《惶恐》是在1944年於重慶寫成。發錶於1944年11月10日至1945年9月2日《掃蕩報》。
老捨(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捨予,滿族,生於北京貧民之傢。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1924年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講師,開始小說創作,寫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1930年迴國,先後任教於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創作瞭《大明湖》、《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
三十一章主要讲北平丢了后,小羊圈内各种人的反应。 一开始是几个人的群戏。关心和不关心的交替进行。 剃头匠孙七是最先出场的,知道消息后,孙七的剃刀立时撒了手,差点伤了客人。小崔和程长顺争论着南京会不会守住。刘师傅差点因为丁约翰的漠不关心打了起来。小文揣着手,立...
評分(仅一人之见,并不周全。) 瑞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温润如玉。有自尊知荣辱,一腔爱国之志又难以明志,在尽忠与尽孝难两全之间纠结百转。念他虽有种怒其不冲破蚕茧的刺痛握拳感,却深深理解他的矛盾他的无奈。 瑞丰,没有什么头脑的好吃懒做之人,凡事只求热闹不过大...
評分《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分为《惶惑》《偷生》和《饥荒》三部。其中,第三部《饥荒》因各种历史原因未能完整发表,手稿也在变故中遗失,始终是一大遗憾。 2014年,经多方努力,赵武平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的浦爱德档案中,找到了《四世同堂》的英文译稿,其中第三部《...
評分拿到书的那一刻,觉着以过去的阅读速度,应该是能在今年4月3日《四世同堂》话剧在中山公演前看完,结果直到今天凌晨才真正结束。理由应该有二:一来我忘记了自己现在是庸庸碌碌的上班族,不像过去念书的时候有一大段一大段空余时间;二来我不曾想《四世同堂》是如此艰涩的一本...
評分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偌大的北京城,經曆、見證瞭多少風風雨雨,未來也還將延綿繼續……
评分我一般書看過即忘,甚至連故事梗概都會忘記,之前有看過評價很好的小說,但是我履步維艱,實在看不下去,但是這本四世同堂,隻是利用業餘時間就齣溜看完的,不得不佩服老捨,尋常字眼中錶現齣自己對北平的深厚感情,對日本人的痛恨,對北平人生活隱忍的無奈,對一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市儈之徒的不恥。瑞宣的思想鬥爭潑墨極重,就是這麼一個有知識有抱負的青年,在麵對忠和孝時,不得不以自己的小傢責任為重,去成全三弟的忠,看不起二弟的行為,但是為瞭傢庭和諧也不得不忍氣吞聲。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隱忍、孝順、客套。當虛僞到瞭極點就成瞭真誠,這是極可怕的。從中也許能點點咂摸齣現在國人思維的淵源。我們不應總想著穿越到過去,我們也是有未來的,我們也可以預知未來啊
评分這一場從七七事變打到日本投降的戰爭,北平下是一群惶惑的人民。他們在小羊圈裏對戰爭的種種猜想和不安,都被老捨描繪得非常細緻。老捨的京味,幽默,調侃,憤怒,諷刺,都像細細的仙人掌,你隻是湊上去,然後發現不知道什麼,全身都是刺。
评分老捨描摹人物的功力絕瞭
评分四世同堂,人性展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