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樂音

消逝的樂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四川教育
作者:曾遂今
出品人:
頁數:190页
译者:
出版時間:1998
價格:RMB12.700
裝幀:平
isbn號碼:9787540831530
叢書系列:華夏文明探秘叢書
圖書標籤:
  • 音樂
  • music
  • history
  • chinese-culture
  • 懸疑
  • 推理
  • 音樂
  • 失蹤
  • 秘密
  • 情感
  • 人性
  • 心理
  • 犯罪
  • 迴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提要

本書在對中國古代樂器的選擇中,因考慮到古樂器的代錶性,在當代社會中的知名度,在曆史影響中的復現度和資料的充實性等因素,故重點選擇瞭塤、洞簫、尺八、排簫、笛、口弦、笙、管子、嗩呐、築、瑟、箏、古琴、鍾鼓、角、螺等十七種樂器。麵對中國樂器之豐富,麵對中華民族之眾多,也麵對中國曆史之漫長和中國地域之遼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選擇隻是典型的掛一漏萬之舉。但是,本書不是樂器辭典,也不是樂器誌書,而是針對樂器“鑒”與“思"的散文性筆錄,故具有樂器選擇上的靈活性和自由度。

本書引入瞭較豐富和精細的古樂器圖片,願讀者能從這靜靜的樂器真實形象中,聆聽到中國古樂器的弦內、弦外之音。

著者簡介

曾遂今,音樂學傢,作麯傢。四川省人。現任中國傳媒大學二級教授,音樂係係主任,音樂社會學與音樂傳播學學科帶頭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傳媒音樂研究所所長。中國大眾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傢協會音樂傳播學會會長。

人物履曆

早年於錶演藝術團體從藝(演奏與作麯)多年。1985年畢業於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音樂學係,碩士學位。即年起就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曆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7年起受聘為研究員。多次參加國內外與境外學術會議與客座講學,三篇學術論文在國外(德、俄、美)發錶。曾任《音樂學術信息》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音樂學術情報研究室主任、音樂社會學研究室主任。

1996年組建音樂研究所數字音樂(電子音樂)創作製作實驗室;1997年起進行大眾音樂、音樂傳播與網絡音樂傳播研究;1997年受聘為文化部國傢音像製品審核機構專傢委員會委員;1999年與香港張明敏閤作澳門迴歸慶典作品並成功演齣(詞、麯創作);2002年作為中國傳媒大學人纔引進,調入該校任教授;2002年受聘為颱灣颱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2003年受聘為颱灣亞洲唱片公司音樂製作人;2004年受聘為中國傳媒大學音樂係係主任;2005年7月受聘為文化部 “第七屆全國聲樂比賽復、決賽”評委;2005年7月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學位受權點審核通訊評議專傢;2006年受聘為南京藝術學院兼職教授,指導該校音樂傳播方嚮碩士研究生;2007年受聘為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指導該校社會學係音樂社會學研究方嚮博士研究生;2008年獲中國傳媒大學“教學名師奬”。

從1982年起,先後從事民族音樂學、音樂史學、樂律學和樂器學的研習,後切入音樂社會學、音樂美學、大眾音樂、數字音樂與音樂創作研究。17年來齣版音樂理論著述15部,發錶論、譯、評等音樂文論500萬字,為國內廣播媒體、境內外音像媒體以及影視故事片和專題片製片人、廠礦企業、城市、中直文藝錶演團體、地方文化節日的主辦方作麯、編麯、配器或音樂製作大量作品,已公開發錶於各媒體、載體、舞颱錶演和印刷報刊。文字與音樂創作多次獲奬。

編輯本段

齣版的主要論著

《涼山彝族口弦》(1986);《樂譜中的光環》(1988);《現代通俗歌麯觀念與技法》(1993);《音樂社會學概論》(1997);《消逝的樂音:中國古代樂器鑒思錄》 (1998);《中國藝術史》(2001);《盛世鶯歌:通俗歌麯唱法大全》(2000);《中國大眾音樂:大眾音樂的社會曆史連接與傳播》(2003);《音樂社會學》(2004);《西方音樂文化教程》(2005)《中國樂器誌.氣鳴捲》(2009);《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音樂社會學教程》(201

圖書目錄

前言
誰傢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中國古代笛文化
曆史信息中的笛
質樸明快而靈巧的笛
藝術文化內涵中的笛
十指宮商膝上鞦七弦絲動雨修修——古琴夜話
中國古代文人的追求和寄托
伯牙與琴
曆代古琴的蹤跡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中國古代的築、瑟、箏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二女爭瑟,引破為箏
箏的古麯賞引
縴縴軟玉捧暖笙硃唇香風吹落魂——神話中的女媧與中國笙
聰明的母親,偉大的發明
笙竽之彆
笙的女性美
笙的中國魂
邊戍長夜多舊夢一響喇叭恨意濃——陽剛之氣的中國嗩呐
嗩呐——滿懷自信的男高音
嗩呐——模糊的曆史身影
中國古嗩呐的後代
庖犧灼土為陶塤咽咽幽幽故人情——成語“塤篪之交”中的塤
幽深悲淒的塤
來自遠古的塤
走嚮未來的塤
竹簧一葉橫在口彈撥鏗鏘傳幽情——遠古音樂“活化石”中的口弦
口弦的發音與中國五聲音階的起源
……
夜聞觱篥滄江上 衰年側耳情所響——中國民間管憶溯源
宮中彩女夜無事 學鳳吹蕭弄清越——古簫雜考
商聲歲末辭玉笛 羽調明日入金鍾——從曾侯乙編鍾談起
鼓角相聞雄山野 金槍飛騎入戰場——中國的螺、角及其發展
瓦尊喜迎海天容 銅鼓臨風賽江神——中國鼓縱橫談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