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晓秋
出品人: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8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12462
丛书系列: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图书标签:
  • 晚清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历史学
  • 中国史
  • 清史
  • 民国史
  • 中国政治
  • 改良
  • 革命
  • 社会变革
  • 历史进程
  • 思想演进
  • 政治转型
  • 文化发展
  • 制度创新
  • 进步运动
  • 变革动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分专题集中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围绕晚清的几次改良运动和五四运动、辛亥革命,论证晚清历史上改良与革命的辩证关系;晚清中国改革先驱者和政府对世界的认识和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对晚清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如《日本变政考》、《海国图志》进行发掘、解读,考证它们的文本、传播和影响;京师大学堂及北京大学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的相关事实等等,均依据第一手资料,作了仔细的考订和论证,新见迭出,多有创建。

作者简介

王晓秋 男,1942年8月生,江苏海门人。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主要著作有《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东亚风云》、《民族英雄林则徐》、《中日文化交流史话》、《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等。

目录信息

自序/1
辑一改良与革命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晚清改革史研究论纲/
试论康有为的“仿洋改制”/
试论清末京城立宪派/
试论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
民国元年孙中山与袁世凯北京会谈新论/
五四运动在东京新探/
辑二中国与世界
晚清中国改革先驱者的世界认识/
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
1887年海外游历使新探/
晚清中国官员三次集体出洋的比较/
晚清民初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回顾和启示/
晚清民初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
辑三文献与传播
黄遵宪《日本国志》初探/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初探/
林之望《庚申日记》初探/
魏源《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日本《革命评论》与中国同盟会/
辑四北大校史丛考
戊戌维新与京师大学堂的创立/
京师大学堂与日本/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
孙中山与北京大学/
五四时期北大师生与日本思想界的交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NO.10 康有为“仿行洋制”,京城立宪派,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在日留学生的反抗运动颇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收获较大。个人认为缺点有两个:1.唯物史观痕迹太重,不是说唯物史观不好,但是几句话就带一句“封建帝制的落后性”,重复的说明让人有些烦躁。个别论述逻辑简单粗暴,比如黄遵宪反对阶级斗争的结论让人看的一头雾水。2.可能受篇幅限制,很多内容浅尝辄止,没有详细的分析,读起来有意犹未尽之感。总体好书,作者笔耕不辍也值得尊敬。

评分

2019-NO.10 康有为“仿行洋制”,京城立宪派,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在日留学生的反抗运动颇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收获较大。个人认为缺点有两个:1.唯物史观痕迹太重,不是说唯物史观不好,但是几句话就带一句“封建帝制的落后性”,重复的说明让人有些烦躁。个别论述逻辑简单粗暴,比如黄遵宪反对阶级斗争的结论让人看的一头雾水。2.可能受篇幅限制,很多内容浅尝辄止,没有详细的分析,读起来有意犹未尽之感。总体好书,作者笔耕不辍也值得尊敬。

评分

2019-NO.10 康有为“仿行洋制”,京城立宪派,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在日留学生的反抗运动颇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收获较大。个人认为缺点有两个:1.唯物史观痕迹太重,不是说唯物史观不好,但是几句话就带一句“封建帝制的落后性”,重复的说明让人有些烦躁。个别论述逻辑简单粗暴,比如黄遵宪反对阶级斗争的结论让人看的一头雾水。2.可能受篇幅限制,很多内容浅尝辄止,没有详细的分析,读起来有意犹未尽之感。总体好书,作者笔耕不辍也值得尊敬。

评分

按需。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