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夏目漱石较富思想性的一部文学作品;
处理现代知识人因自我怀疑而产生的孤独情境。
——自李永炽《现代知识人的内在困境》
《行人》一书由四个短篇构成,分别为《朋友》、《兄》、《归后》、《尘劳》,各篇之间连结紧凑。
文中以二郞作为叙述者揭开序幕,兄一郞作为主角在第二篇方出现,他极为理智,潜心研究学问,在他的生命中,自我掌握着一切,过度的理智与敏锐使他孤独痛苦,感情丰富却控制失当,无法与人相处。最后一篇H先生的旅行报告信,更显示出作者必对自我有过深切的反省,使读者跟随他们旅行的脚步,为一郞焦急叹息,情绪由不解,同情,无奈转为惋惜,嘘唏。
一郞渴望抛弃理智,舍弃自我而落得轻松,事实上,他认为没有自我流露的无欲单纯至高无上,然而对他来说,自我一旦抛弃便无法生存。而得救之道便是从精神的研究转变为实践者,全心全意投入某些事物。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重要的文学家,本名夏目金之助。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等。作品大多以细腻的心理分析,刻画知识阶层精神上的孤独和彷徨,揭示出现代人的乖谬命运。
和上一部《春分之后》相比,确实能感受到本书很明显的改善,不论是人物在一整本书的出场以及对全书情节的推动完善作用,还是对隐含主人公内心细节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描绘,都书写得比较完整、连贯、深刻,每一个人物大都有自己对整篇的作用。上一部《春分之后》是通过非“我”主...
评分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Ta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所以也有千万种爱情。大部分人的爱情始于欲望止于...
评分 评分 评分什么加强了一郎的敏感?使得更加显露出与周围的格格不入? 为什么会有这一转变? 是妻子的冷漠?还是弟弟的躲闪?家人的回避? 又或者是因信任感缺失?不坦诚? 使者/行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写朋友及一郎? 疑惑,加之莫名其妙,但从文末的长信中可窥得一二。 那件作为一郎的人...
讨论的东西…很陈旧啊…
评分一开始就读晚期作品有点艰涩,文笔也看着清淡,不知道是不是译者的问题。但是最后写哥哥的精神痛苦很有共鸣,正因为理智无比清晰,才又焦虑又痛苦。
评分很写实的内心刻画、
评分最喜歡的夏目漱石之作,知識分子心中的孤獨及自卑
评分期待的东西没有出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