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是一部系列长篇小说。它的第一卷《夺宫》着重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以他聪慧的才智和政治品格,一生为国家民族创建了从衰败到鼎盛的伟业,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文韬武略最突出的一位君王被誉为“千古一帝”。《康熙大帝》,共分“夺宫”、“惊风密雨”、“玉宇成祥”、“乱起萧墙”四册,讲述了康熙大帝的丰功伟绩。他一生中除鳌拜、平三蕃、视察黄河、北定疆界、与蒙古诸王结盟、西徵葛而丹,汲取汉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推行富国强民的政策措施,完成统一中华、振兴中华的大业。
二月河(1945年11月3日—2018年12月15日),原名凌解放,出生于山西昔阳,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河南省优秀专家,历史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二月河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他称为“落霞三部曲”,被海内外读者熟知。二月河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任南阳市卧龙区宣传部科长、区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为南阳市文联副主席,被誉为“南阳的形象大使和文化名片”。2017年当选河南省籍十九大代表。
看得我热泪盈眶 血脉贲张 第一次知道康熙擒鳌拜 是因为鹿鼎记 但是鹿鼎记夸大了韦小宝的作用 康熙成了坐享其成的总指挥 八岁登基的康熙 有内忧有外患 他一步步除鳌拜定三番收台湾平葛尔丹 晚年还要被儿子们折腾得死去活来 勤政 并且永不加赋 但是二月河没有说到他到底...
评分康熙是个好皇帝,本书沿用的基本上是文革写人物的思维方式,高大全就是康熙在本书的特点,外貌上英俊潇洒(实际上似乎因为幼时天花的原因,康熙是个麻子脸),办事雷厉风行,政治谋略高超,文学造诣不让高士奇,甚至还是水稻学家,书法家,武术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水利专家...
评分先说段笑话——看这书老是和电视版的对比,以为和电视中演的一样很快就能把鳌拜干翻呢,于是给自己定个目标,今晚就看到干翻鳌拜,看着看着入了迷,回过神来一看表: 尼玛 一点了!明天还有事情,赶紧睡!明晚继续定目标杀鳌拜,熬了一个多礼拜,快熬不住的时候,鳌拜终于死...
评分一声“雍正万岁起驾“,康熙的故事落下帷幕。不同于戏剧故事连贯的人物设定,这本康熙大帝在结构上分为四册,每一册都有自己的主角。乍看起来没有一个故事该有的完整性,但是有几个人物塑造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册主讲杀鳌拜,魏东亭的光环其实是大于所有人的,心思缜密...
评分一声“雍正万岁起驾“,康熙的故事落下帷幕。不同于戏剧故事连贯的人物设定,这本康熙大帝在结构上分为四册,每一册都有自己的主角。乍看起来没有一个故事该有的完整性,但是有几个人物塑造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册主讲杀鳌拜,魏东亭的光环其实是大于所有人的,心思缜密...
越到后来越觉得不好看了,过于突出康熙以仁恕治天下,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其性格显得过于伟岸了,不够复杂。自古天家少亲情,一将功成,何止万骨枯。
评分听评书时迷上的,对封建文人的塑造还是很出彩的。苏麻喇姑的出场让我联想到林妹妹。
评分先看的电视剧,再看书,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评分怀疑第四本是秘书写的。内容和雍正皇帝的第一本差不多,文采语言却天差地别,似乎是应付差事,要把力气留在雍正里边用。
评分戏说成分过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