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厚英,(1938-1996),安徽穎上人。1960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一直從事文藝理論研究、文藝評論和教學工作。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人啊,人!》《詩人之死》《空中的足音》《流淚的淮河》《懸空的十字路口》《腦裂》,中短篇小說集《鎖鏈,是柔軟的》《落》,散文隨筆集《戴厚英隨筆》《結廬在人境》,以及《性格·命運——我的故事》等。
《人啊,人!》,廣東人民齣版社1980年11月初版。
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这应该是名著吧。其实,听说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打开来看,竟然是这样有趣的故事啊。从头到尾,就像《同居男女日记》那样,站在每个角色来写的,随着一个个角色逐渐鲜活起来,故事也渐渐从回忆来到了今天。 虽说是写文革,写自然灾害,写那段“拨乱反正”...
評分这是我读过最好的文革小说了吧,让我理解了80年代,理解了那场运动,理解了我的母亲,甚至更加理解了东欧剧变。原来他们有那样的渴望,有那样的恐惧。于是我更想反思文革对与现在中国社会的影响,人们心头的那道疤痕。人是不会变的。反思文革对于今天的影响才是更有意义的。
評分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这应该是名著吧。其实,听说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打开来看,竟然是这样有趣的故事啊。从头到尾,就像《同居男女日记》那样,站在每个角色来写的,随着一个个角色逐渐鲜活起来,故事也渐渐从回忆来到了今天。 虽说是写文革,写自然灾害,写那段“拨乱反正”...
評分那时候,流行一些小品,象汪国真的,刘镛还没有开始。 改革开放才刚进入90年代,那时候的书啊,好遥远。 只有一些简单的记忆,没有情感的记忆,但是记住了。 过了这么多年了,还记得一点啊。
評分又惊心又遗憾。写一些没有丧失思考能力的人,如何解决文%革带给他们的信仰危机。差不多纯心理的描写,情节是其次,那个时代的人能做出那样的反思,我认为是勇敢。危机的不是身体,而是信仰。遗憾的是,被洗过脑的人,在无法获得被禁闭的知识的情况下,那些抗挣最后又几乎回到原...
手中是一本87版的,書早已發黃,也在封麵上貼上瞭膠布,這部書伴瞭我十幾年瞭,故事構造和描述都很有意思,和我所有的書都不一樣,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占據著我的記憶,以至於不管我搬到哪它都一直跟隨著我。
评分長篇大論中夾雜著愛情。作品以每章每個人的獨立視角展開。討論的話題也去世在文革過後社會上很熱的話題一樣。讓人想起張賢亮“唯物論者啓示錄”
评分人啊,人!
评分很多年前藉來看的,那是看的時候比較震驚這種小說的寫作方式,後來在報紙上獲悉她被自己的親戚殺死,頓時更加震驚!這本小說應該是那個年代對“文革”進行反思的濫觴或肇始~
评分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