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society Rousseau 法國 啓濛時代 盧梭 兒童教育
发表于2025-05-27
Emile (Everyman's Library (Paper))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Our inner conflicts are caused by these contradictions. Drawn this way by nature and that way by man, compelled to yield to both forces, we make a compromise and reach neither goal. We go through life, struggling and hesitating, and die before we have found peace, useless alike to ourselves and to others.
盧梭(1712—1778)是法國傑齣的啓濛思想傢、資産階級民主主義者。本書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
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卢梭生于1712年十八世纪的瑞士钟表匠的家。在呱呱坠地之际即失去母亲,不久又遭父亲遗弃,辗转流浪12年,为主流社会和文明所排斥。他辗转到了十八世纪的法国。这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在思想上,统治者利用天主教会和僧侣阶级,...
評分看第四卷的时候我越来越确信,《爱弥儿》的教育目标并不只是一个能在社会中保持(在《不平等》中自然状态的意义上的)自然之善的“普通人”,更不是为《社会契约论》塑造模范公民。一旦社会形成,历史就已不可逆转,因此前理性(pre-rational)、因而也前道德(pre-moral)状态...
評分五、此时此刻读爱弥儿(下)(第五卷)苏菲或女人 直到这个时候,苏菲出现了。苏菲原来是卢梭想象中为爱弥尔塑造的一个爱人,第四卷483页的时候,卢梭笑着对爱弥儿说:我们给你未来的情人取名叫'苏菲’,‘苏菲'是一个吉祥的名字;如果你所选择的对象本来不叫'苏菲',她...
評分 評分爱弥儿 【法】卢梭 早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就表达了对科学与艺术的排斥,认为对科学与艺术的追求,阻碍了人们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而且,科学艺术至上的观念会使得人们重视那些在科学艺术方面有天赋的人——也就打破了“人生来平等”的基石,使天赋成为天然的划分人的层...
Emile (Everyman's Library (Paper))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