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执委、博学会士。近百次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奖、新闻奖。
1998年8月,组照《俺爹俺娘》获首届国际民俗摄影比赛最高奖——“人类贡献奖”大奖;
1998年12月1日,摄影展《俺爹俺娘》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媒体评论:“感动京城,轰动全国”“是近年来惟一让人落泪的影展”,全国各地争相邀请巡展,至今已在十几个省市、一千多所高校巡回展出,观众达百万人次,反响巨大,被教育专家称为“一百年都不过时的思想教育教材”。
北京大学向全国大学发出题为:“看《俺爹俺娘》,想俺爹俺娘,孝敬俺爹俺娘”的倡议书。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教材中选用《俺爹俺娘》一书中的图片、文字作品。
知道焦波和他爹娘的人已经不少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作为作者和读者的中介,我们不要求所有儿女都像焦波这样认识爹娘、记述爹娘和怀念爹娘,但我们希望更多一些的儿女在百忙中,在白驹过隙般的人生旅途中,能用心的眼睛哪怕多注视父母一分钟,这对父母而言就是爱了。古语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之说,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其实示爱父母竟是如此简单。如果,有谁能像焦波这样发现父母在生活中令人忍俊不禁又令人百感交集的种种细节,那简直就是一种幸福了。
焦波用30年时问观察父母,关怀父母,书写父母,但与爹娘给予他的爱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个道理适用于绝大多数父母子女关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对焦波这个人心存感念,他以一个孝子心用镜头和文字留住了父母,为天下儿女做出榜样,使得中华民族崇尚孝弟的传统美德得以承传和光大,让父母儿女之爱永存世间。焦波之于父母,正如孔子所说:“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如果《俺爹俺娘》中的情愫延展至兄弟姐妹之间,朋友之间,人人之间,和谐吐会和世间博爱的愿景将为期不远矣。
就像焦波自己说的那样,他的照片未必张张精彩。 但是《俺爹俺娘》里的每一个画面都凝聚着这对老人70多年来的相濡以沫, 所有的真情都被定格在这一张张黑白照片中,让读者不由动容。 耳边放着朋友发来的The Day I Lost My Love, 我在网上找到了这样一段没有被包括在影集里的文...
评分读焦波的《俺爹俺娘》,感觉内心渐渐被一种温暖而坚定的柔软所包裹,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悲伤感怀,读到最后竟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焦波在这些黑白照片中展现了一代中国人的乡村生活和风俗习惯,他原本只是想多给自己的爹娘拍照,想用照片和录像留住爹娘的生活景况和音容笑貌,...
评分纪实文学很容易打动人,其实看看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素材。
评分这应该是我在边城买的最早的书之一了,那时边城刚开业,小脸路过遇见了,买了一本,回来推荐给我。其时,我已经看过山东画报的薄薄的那本,不过瘾。这本更加丰富,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那些日子,小脸常常歪在上铺用他的丰县方言读着里面的小故事,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至今想来,亲切有味。
评分十年前就看过他这个专题的影展,印象深刻。
评分亲情的真诚我不怀疑,但作者笔下的一些文字略显煽情造作浮夸,尖刻点说这是对亲情的亵渎!今年看得几本关于亲情回忆的书,还是吴念真写得最好!这书也有民俗记录的意义。
评分作者是我的老乡,有种天然的亲近。他笔下的父母,跟我的爷爷奶奶是一代人,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生命轨迹。我们被包围在繁华之中,因而懂得歌颂 质朴,但像爷爷奶奶这一代人,质朴其实是唯一的选择,是宿命,是全部,这也是他们的质朴如此让人震撼的原因。泪流满面,是为孝悌之义,更为他们狭窄而顽强的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