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丁明玉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29.8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5025875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 化学
  • 分离科学
  • 分离技术
  • 色谱学
  • 质谱学
  • 电泳
  • 萃取
  • 蒸馏
  • 膜分离
  • 分析化学
  • 现代分析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共10章。前4章为分离科学的概述和分离原理的简要介绍,主要包括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第5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多种萃取分离技术,除常规溶剂萃取外,还介绍了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溶剂徽胶囊萃取等新型萃取分离技术。第6、7两章介绍了色谱分离技术。第8章介绍了在分析样品前处理和工业上都有着广泛应用的膜分离技术。第9章介绍了电化学分离技术。第10章简单介绍了分子蒸馏、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体系和超分子分离体系等三种新的分离技术以及泡沫吸附分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1章绪论1
11分离科学及其研究内容1
12分离科学的重要性3
13分离过程的本质4
14分离方法的分类5
141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6
142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类6
15分离方法的评价8
16分离技术的展望9
复习思考题9
参考文献10
第2章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11
21化学平衡11
211封闭体系中的化学平衡12
212敞开体系的化学平衡15
213有外场存在时的化学平衡17
22分配平衡18
221分配等温线18
222分配定律20
23相平衡21
231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21
232双组分体系的相平衡23
复习思考题25
参考文献25
第3章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26
31分子迁移——费克第一扩散定律26
32流体的迁移与扩散29
33带的迁移——费克第二扩散定律32
34有流存在下的溶质输运33
复习思考题34
参考文献34
第4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35
4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5
411静电相互作用36
412范德华力37
413氢键39
414电荷转移相互作用39
415分子间相互作用总能量41
42物质的溶解与溶剂极性41
421物质的溶解过程41
422溶剂的极性43
43疏水相互作用45
复习思考题48
参考文献49
第5章萃取分离法50
51溶剂萃取50
511萃取平衡51
512萃取过程热力学54
513主要萃取体系及其应用55
514影响溶剂萃取的因素63
515连续萃取实验技术65
516溶剂萃取新技术67
52胶团萃取71
521胶团的形成71
522胶团萃取机理74
523影响反胶团萃取的主要因素76
524反胶团萃取在生物样品分离中的应用78
53双水相萃取79
531双水相体系的形成与分配机理79
532双水相体系的相图81
533双水相萃取体系的影响因素81
534双水相萃取的应用83
54超临界流体萃取85
54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及其特性85
542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与装置87
543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88
544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90
545超临界流体萃取联用技术91
55固相萃取92
551固相萃取的原理与类型92
552固相萃取仪器与操作93
553固相萃取的应用97
554固相微萃取97
56溶剂微胶囊萃取100
561溶剂微胶囊的制备100
562溶剂微胶囊萃取的特点101
563溶剂微胶囊萃取的应用101
复习思考题101
参考文献102
其他主要参考文献103
第6章色谱分离原理104
61概述104
62色谱过程及其分类104
63区带迁移107
64色谱保留值108
641基本关系108
64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111
643气相色谱保留规律111
644液相色谱保留规律112
645洗脱的普遍性问题114
65谱带展宽115
651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117
652速率理论118
653折合参数122
654柱外效应124
655等温线的影响126
656峰形模型127
66分离度127
661分离度与色谱柱特性128
662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指标131
663色谱柱的峰容量132
67分离时间133
复习思考题134
参考文献135
第7章制备色谱技术136
71制备薄层色谱法136
711概述136
712常规制备薄层色谱法136
713加压制备薄层色谱法139
714离心制备薄层色谱法140
72常规柱色谱技术141
721概述141
722常规柱色谱法142
723干柱色谱法152
724减压柱色谱法153
73加压液相色谱技术154
731概述154
732加压液相色谱制备分离方法的建立154
733制备加压色谱对设备的要求157
734快速色谱法159
735低压和中压液相色谱法160
736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161
74逆流色谱法163
741液滴逆流色谱法163
742旋转小室逆流色谱法164
743离心逆流色谱法165
744高速逆流色谱法166
75超临界流体色谱法168
751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原理和仪器169
752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色谱柱169
753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流动相和改性剂170
754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应用171
76模拟移动床色谱法171
761模拟移动床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71
762模拟移动床工作参数的选择173
77制备气相色谱法174
771仪器装置175
772色谱柱175
773操作175
78径向柱色谱法177
79顶替色谱法177
791填料类型178
792顶替剂的选择178
793操作参数178
复习思考题179
参考文献179
第8章膜分离181
81概述181
811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简史及膜分离的特点181
812分离膜和膜组件182
813膜分离过程183
814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187
82微滤、超滤和纳滤187
821微滤187
822超滤195
823纳滤198
83反渗透201
831反渗透膜201
832反渗透分离技术的应用202
84透析(渗析)203
85膜蒸馏204
851膜蒸馏的特点204
852膜蒸馏用膜204
853膜蒸馏的应用205
86膜萃取206
87液膜分离207
871液膜的形成207
872液膜分离的机理208
873液膜分离的应用209
88亲和膜分离210
881亲和膜的分离原理210
882亲和膜210
883亲和膜分离方式212
884亲和膜的应用212
复习思考题213
参考文献213
第9章电化学分离法215
91自发电沉积215
911基本原理215
912自发电沉积法的应用216
92电解分离法217
921基本原理217
922电解分离法的分类和应用219
93电泳分离法223
931分离原理223
932电泳分离法的分类224
933电泳分离法的应用225
94电渗析分离法227
941基本原理227
942电渗析膜的制备227
943电渗析法的应用227
95化学修饰电极分离富集法228
951分离原理228
952修饰电极的应用实例229
96溶出伏安法231
961基本原理231
962溶出分离法的应用232
97控制电位库仑分离法233
971基本原理233
972控制电位库仑分离法的应用233
复习思考题234
参考文献234
第10章其他分离技术236
101分子蒸馏236
1011分子蒸馏技术原理236
1012分子蒸馏装置237
1013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239
102分子印迹分离240
1021分子印迹技术240
1022分子印迹技术在分离中的应用242
103超分子分离体系244
1031小分子聚集体超分子包接配合物在分离中的应用244
1032冠醚、穴醚在分离中的应用246
1033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分离中的应用248
1034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分离中的应用256
104泡沫吸附分离258
1041泡沫吸附分离的概念与类型258
1042泡沫吸附分离机理260
1043泡沫吸附分离实验流程与应用261
复习思考题26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