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到药物的桥梁3
         11疾病的分子基础3
         12疾病治疗的分子途径7
         13寻找蛋白质靶点8
         131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10
         132基因/蛋白质所能提供的信息10
         14药物开发11
         15生物信息学的概貌12
         151生物信息学的内在属性14
         16生物信息学的扩展属性16
         161基本贡献: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和基因组比较16
         162应用之一: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数据17
         163应用之二:药物筛选18
         164应用之三:遗传变异18
         参考文献19
         2序列分析20
         21引言20
         22序列分析21
         221二级结构预测22
         23双重序列比对24
         231点阵作图法24
         232序列比对25
         24数据库检索 Ⅰ:单一序列的启发式算法28
         25比对与相似性搜索的统计31
         26多重序列比对33
         27多重比对和数据库搜索35
         28蛋白质家族和蛋白质结构域36
         29结论37
         参考文献37
         3真核基因的结构、性质以及计算识别42
         31真核基因的结构特点42
         32哺乳类动物基因组中拼接位点的分类44
         33识别功能信号的方法47
         331搜寻保守序列的非随机的相似性47
         332位点特异性识别器49
         333内容特异性测定方法51
         334基于框架特异性的蛋白编码区识别方法51
         335精确性量度52
         336线性辨识分析的应用52
         337供体受体拼接位点的预测53
         338人类DNA中启动子序列的识别56
         339poly(A)位点的预测58
         34基因识别方法61
         35用于多基因预测的差异分析概率法61
         351使用HMM的多基因预测方法62
         352基于模式的多基因预测方法64
         353基因识别程序的准确性67
         354利用蛋白质或EST相似性信息来改进基因预测69
         36基因组测序计划所产生序列的注释70
         37InfoGene:已知基因和预测基因的数据库72
         38预测的基因功能分析和确证74
         39基因发现与功能位点预测的常用网址76
         致谢76
         参考文献77
         4分析基因组中的调控区域82
         41真核基因组中调控区域的主要特征82
         42调控区域的主要功能82
         42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位点)83
         422序列特征83
         423结构元件83
         424调控区域的组织原则83
         425用于分析和检查调控区域的生物信息学模型87
         43元件检测的方法88
         43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检测88
         432结构元件的检测89
         433其他元件的检测89
         44调控区域的分析90
         441训练集的选择90
         442统计学和生物学显著性90
         443上下文依赖性91
         45调控区域的检测方法91
         451调控区域的类型92
         452调控序列的识别方法93
         46大的基因组序列分析97
         461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平衡98
         462长的上下文序列98
         463比较基因组学的特征99
         464基于高通量方法的数据集分析99
         47结论99
         参考文献100
         5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同源模建103
         51引言103
         511同源模建的概念103
         512同源蛋白是如何产生的?104
         513同源模建的目的105
         514基因组计划的影响106
         52数据输入107
         53方法109
         531在不同层次的复杂性上模建109
         532环模建110
         533侧链模建119
         534完整模建的方法127
         54结果129
         541靶蛋白的范围129
         542举例:淀粉状前体蛋白β分泌酶130
         55优势和局限性134
         56检验135
         561侧链预测的精度135
         562CASP会议136
         563蛋白质健康度137
         57可获得性139
         58附录139
         581骨架构象139
         582侧链构象分析145
         致谢149
         参考文献149
         6蛋白质结构预测163
         61概述164
         611术语的定义166
         612本章所涉及的内容167
         62数据169
         621输入数据169
         622输出数据169
         623其他输入数据169
         624结构比较和分类170
         625评分函数和(经验)能量势172
         63方法175
         631二级结构预测175
         632基于知识的三维结构预测177
         64结果189
         641远缘同源检测189
         642结构基因组学189
         643为结构基因组学选择靶标194
         644基因组注释196
         645序列到结构到功能的范式(Paradigm)196
         65预测的验证197
         651基准集(Benchmark set)测试197
         652盲法预测实验(CASP)199
         66结论:优势和局限性201
         661线串法201
         662优势202
         663局限性202
         67获取方式203
         致谢203
         参考文献204
         7药物设计中的蛋白质配体对接216
         71引言216
         711对接的分类217
         712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应用218
         72蛋白质配体对接的方法219
         721刚性结构对接219
         722柔性配体对接算法223
         723模拟对接228
         724组合库的对接231
         725蛋白质配体复合物计分232
         73验证与应用234
         731X射线结构的再造234
         732盲法预测验证235
         733筛选小分子数据库235
         734组合库的对接237
         74实际中的分子对接237
         741输入数据的准备237
         742分析对接结果238
         743选择正确的对接工具238
         75总结239
         76可获取的软件240
         致谢240
         参考文献240
         8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DNA对接的模建248
         81引言248
         811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DNA对接的必要性248
         812计算方法概述248
         813本章的范围250
         82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研究250
         83蛋白质蛋白质对接的方法251
         831用傅里叶相关理论来进行刚性结构对接251
         832用残基对势为对接复合物再排序256
         833距离限制的使用258
         834复合物的精细化和附加筛选258
         835对接的实现260
         84蛋白质蛋白质对接的结果261
         85蛋白质DNA复合物的模建264
         851方法264
         852结果265
         86蛋白质蛋白质对接方案267
         861对接模拟结果的评估267
         862傅里叶关联法268
         863其他刚性对接方法268
         864柔性蛋白质蛋白质对接270
         865用刚性处理法对假定的对接复合物重排名270
         866在假定的对接复合物重排名过程中引入柔性271
         87蛋白质蛋白质对接的盲法实验271
         88蛋白质对接的能量方面273
         89结论274
         致谢275
         参考文献275
         第2篇应用
         9分子生物学资源的集成与获取281
         91引言281
         92分子生物学资源282
         921数据库282
         922应用程序286
         923全球范围的数据库与应用程序286
         93SRS概述287
         931元定义层288
         932SRS核心288
         933包封程序288
         934客户端程序288
         94集成分子生物学资源289
         941SRS标记服务器289
         942分子生物学资源的元定义290
         943索引数据库291
         944查询与链接数据库291
         945浏览器和对象加载器291
         946应用程序——分析数据292
         95SRS数据仓库292
         96访问集成数据293
         961网页界面293
         962应用程序的界面(API)295
         963其他界面296
         97其他方法296
         98总结297
         参考文献297
         10基因组测序计划的生物信息学支持298
         101引言298
         102方法302
         1021相似读序对的快速鉴定303
         1022低质末端区的去除305
         1023重叠区的计算和评估306
         1024叠连群的构建306
         1025一致序列的构建308
         103示例308
         104其他拼装程序313
         105结论315
         致谢315
         参考文献315
         11序列差异性分析317
         111引言317
         112序列差异性317
         113连锁分析318
         114关联分析320
         115为什么由遗传分析转移到单核苷酸多态性?321
         116SNP的发现321
         117基因型定型技术323
         118在人类基因组中SNP是频繁出现的并且其组织结构很复杂325
         119混合池策略(Pooling Strategies)327
         1110结论327
         参考文献328
         12蛋白质组分析332
         121引言和原理332
         122蛋白质分离336
         1221实验方面:一种实验操作技术——二维电泳技术的介绍336
         1222应用二维电泳技术作为诊断学和疾病描述的工具337
         123二维电泳图谱的计算机分析339
         1231二维电泳分析软件341
         124分离后蛋白质的验证和性质测定347
         1241引言347
         1242工具349
         125蛋白质组数据库352
         1251引言352
         1252蛋白质序列数据库352
         1253核酸序列数据库356
         1254蛋白质家族、结构域及功能位点的数据库:InterPro357
         1255二维电泳数据库357
         1256翻译后修饰数据库358
         1257结论359
         126蛋白质组分析中的自动化359
         1261引言359
         1262应用肽质量指纹技术的机器化蛋白质鉴定360
         1263分子扫描362
         1264其他技术364
         127结论365
         参考文献366
         13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中靶标的搜寻369
         131引言369
         132大规模基因表达研究和药物靶点鉴定的实验设计369
         133药物靶点发现中的计算分析372
         1331Shannon 熵372
         1332聚类374
         1333分析方法联合应用于实验药物的开发377
         1334如何选择这些方法378
         1335未来展望:遗传网络的逆向工程378
         1336基因组和蛋白质组380
         134结论380
         参考文献380
         14数据库的筛选382
         141引言382
         142计算机虚拟筛选的方法384
         1421基于配体相似性的虚拟筛选384
         1422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387
         143虚拟筛选应用389
         144第一个测试方案:快速相似性筛选算法的应用389
         1441库生成389
         1442计算细节391
         1443筛选结果的讨论391
         145第二个测试方案:对接作为一种虚拟筛选工具397
         1451库生成398
         1452对接程序398
         1453对接结果讨论398
         146总结和展望402
         致谢403
         参考文献403
         15未来方向407
         151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进展将如何改变我们对生物学
         和医学的观点?407
         152生物信息学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409
         1521新的实验数据409
         1522新的分析方法411
         1523生物学上的整合观点413
         153生物信息学的展望和内在局限性416
         参考文献417
         附录生物信息学中算法术语词表419
         第2篇应用
         第9章1
         第2章药物开发过程27
         本书适用于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生物学、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同时可供药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