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變遷與農民記憶

鄉村變遷與農民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張學強
出品人:
頁數:298
译者:
出版時間:2006-7-1
價格:2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01665
叢書系列:社會史研究文庫
圖書標籤:
  • 曆史
  • 鄉村
  • 土地改革
  • 社會史
  • 大眾動員
  • 黨史
  • 中國農村
  • 田野
  • 鄉村變遷
  • 農民記憶
  • 社會變遷
  • 曆史記憶
  • 農村發展
  • 文化傳承
  • 集體記憶
  • 地方社會
  • 生活變遷
  • 身份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鄉村變遷與農民記憶(山東老區莒南縣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ISBN:9787802301665,作者:張學強

著者簡介

張學強,男,山東郯城人,1969年3月生,曆史學博士,現為臨沂大學山東根據地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副教授。2000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碩士學位;2004年6月畢業於南京大學曆史係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近現代社會史、沂濛文化史。參與國傢社科基金課題《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第二位),主持市廳級課題和橫嚮課題2項;著有《鄉村變遷與農民記憶:山東老區莒南縣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在《中共黨史研究》、《江蘇社會科學》、《求索》、香港《二十一世紀》等刊物發錶論文20餘篇;主講《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傳統文化》等課程。

圖書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緒論
第一章 莒南縣的曆史和地理
一 莒國屬地:莒南縣的地理與建縣前的曆史沿革
二 抗戰烽火:莒南縣抗日根據地的形成
第二章 莒南縣土地改革前的社會經濟關係
一 土地占有和使用關係的主要特點
二 盛行的封建租佃製度
三 雇傭關係
四 莒南縣農村的藉貸關係
第三章 減租減息運動
一 “五一減租”
二 “二五減租”與拔地和增資鬥爭
三 查減鬥爭114四減租減息運動與莒南縣農村土地占有和階級關係的變化
第四章 和平土改
一 以土改為中心?
二 “推平土地”、“取消剝削”
三 “以生産為中心結閤貫徹土地改革”
第五章 從反特入手的土改復查
一 “國民黨來瞭”
二 拔去“剿鱉窩”的絆腳石
三 反特的擴大化及其原因
第六章 糾正“富農傾嚮”的反蔣當傢公平團結運動
一 打通思想:“爭取在全國當大傢”
二 解決問題:“天下窮人是一傢”
第七章 翻天覆地的大復查
一 “一切由農民做主,領導上大膽放手”
二 農民的政治狂歡:“大復仇”
三 管製地主:“讓地主嚮農民低頭跪門”
四 停止土改
第八章 糾偏與結束土改
一 大復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搞生産
二 糾偏和結束土改方針的確定
三 有條不紊的糾偏
四 和平結改
五 莒南縣土地改革的完成
第九章 大眾記憶中的莒南土地改革
一 個案調查之一:洙邊環河崖村
二 個案調查之二:相坻何崖頭村
三 個案調查之三:路鎮麯流河村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成書較早,雖以史為基,取材於相關檔案,且已然意識到傳統革命史學不足取,力圖從社會史學角度重新認識“土改”。但卻最終仍未能突破窠臼,以至於未能實現史論結閤,導緻書籍在整體風貌上呈現齣敘述單一,理論欠佳以及洞見不足等缺陷。尤其是對於土改與政權建設和社會改造未能過多著墨,深度廣度皆需待進一步拓展。

评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评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评分

成書較早,雖以史為基,取材於相關檔案,且已然意識到傳統革命史學不足取,力圖從社會史學角度重新認識“土改”。但卻最終仍未能突破窠臼,以至於未能實現史論結閤,導緻書籍在整體風貌上呈現齣敘述單一,理論欠佳以及洞見不足等缺陷。尤其是對於土改與政權建設和社會改造未能過多著墨,深度廣度皆需待進一步拓展。

评分

成書較早,雖以史為基,取材於相關檔案,且已然意識到傳統革命史學不足取,力圖從社會史學角度重新認識“土改”。但卻最終仍未能突破窠臼,以至於未能實現史論結閤,導緻書籍在整體風貌上呈現齣敘述單一,理論欠佳以及洞見不足等缺陷。尤其是對於土改與政權建設和社會改造未能過多著墨,深度廣度皆需待進一步拓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