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第1辑)

长安讲坛(第1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丛书编委会
出品人:
页数:522
译者:
出版时间:2006-7
价格:65.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23020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经济
  • 经济学家
  • 经济
  • 历史
  • 文化
  • 长安
  • 讲座
  • 学术
  • 中国历史
  • 唐朝
  • 历史文化
  • 专题研究
  • 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长安讲坛”(原名“长安论坛”),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举办了第100期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在这个讲坛上,中国经济学者所做的100期演讲中的一部分记录,我们把它们选编成一个文集,以庆贺“长安讲坛”100期。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完全是一个非官方的学术组织,其目的是使一些学者能够经常地相互交流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一起讨论一些大家正在进行着的研究课题,相互启发一些研究思路。它不像美国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是一个政府机构,也不像法国总理府搞的“经济40人”,德国科学院的“智人团”等,多少有些“官方色彩”。“中国经济50人论坛”完全像是一个“同人会”,尽管它的一些成员有政府职位,尽管在最初的成立阶段,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经济信息网起到了重要的组织方面的支持,但它本身不是一个(也没有意图成为一个)正式的机构,而只是一些经济学者自发组织进行交流的平台。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立以来,搞了不少“封闭式”(没有媒体报道)的研讨会,但“长安讲坛”,则是一个面对公众的政策论坛,对任何参加者都不收取任何费用,每次活动请一位经济专家或学者,就自己近期研究的一个问题,作40~60分钟的演讲,然后听取听众的批评、提问,并答疑、讨论30分钟,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可以将一个问题相当深入地讨论一番。对听众来说,可以从专家的演讲和答疑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可快捷地了解到这一方面问题目前研究的前沿状况;而对讲演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发布自己研究成果的讲坛,也是一个直接听取批评、发现问题、得到反馈、以便改进自己研究的绝好机会。“中国经济50人论坛”几年来坚持每两个星期搞一次“长安讲坛”,几乎所有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学者、专家,都到论坛上宣讲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广泛,讨论问题深入。回顾起来,已颇为壮观。也正因如此,出版界和我们论坛的组织者觉得,将“长安讲坛”和其他一些相关的公共论坛上大家的发言或发言的论文收为文集,或许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得以使大家的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在这套丛书出版过程中,各位作者当然会对自己的论文或演讲稿进行一些修改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这里收集的东西,已经不同于当初在论坛上宣讲的内容,但这其实也是论坛本身的成果,体现了论坛的作用,因为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更广泛的讨论和辩论当中,使大家的观点得到修正和完善。不过,在这套丛书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几年来大家所关心、所讨论的问题的踪迹,这也是一个历史的记录。

  我们将努力把论坛的活动继续办下去,因此,这套丛书也会不断地出下去,也许会更加及时地反映论坛上大家所讨论的问题,使更多不能身临论坛的读者,能够及时了解论坛上的话题,以各种方式加入到经济问题的讨论中来。毕竟,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与,需要有更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新办法,需要有更多的民主机制,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和将要面临的各种难题,确保中国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名录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会名录

宏观经济篇
企业利润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
2004年经济形势回顾及2005年经济展望
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分析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三种可能结果
经济发展、体制改革与收入差距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改革走势
2005年经济形势回顾及2006年经济展望
就业篇
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步
能源篇
石油需求与国家安全
世界能源格局下的中国
“三农”问题篇
农村金融改革
中国的粮食问题
当前“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出路
财政、金融篇
金融市场流动性与基础货币管理
破冰而出的中性财政政策
尊重维护产权更新监管理念拓宽金融发展的宽度与深度
未来5~10年中国财税战略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成本收益分析
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
当前的货币形势及金融改革
对外开放篇
入世三周年的回顾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思维
发展战略篇
以自主创新带动增长方式转变
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逻辑
新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国情与发展背景
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
体制改革篇
电子政务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关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几个问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些不错的章节

评分

有些不错的章节

评分

有些不错的章节

评分

有些不错的章节

评分

有些不错的章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