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将数据挖掘应用于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知识。本书涵盖五个主题:数据、分类、关联分析、聚类和异常检测。除异常检测外,每个主题都包含两章:前面一章讲述基本概念、代表性算法和评估技术,后面一章较深入地讨论高级概念和算法。目的是使读者在透彻地理解数据挖掘基础的同时,还能了解更多重要的高级主题。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示例、图表和习题。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数据挖掘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数据挖掘研究和应用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Pang-Ning Tan现为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教授数据挖掘、数据库系统等课程。此前,他曾是明尼苏达大学美国陆军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2-2003)。
Michael Steinbach 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研究员,在读博士。
Vipin Kumar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曾任美国陆军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主任。他拥有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是数据挖掘和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国际权威,IEEE会士。
这本书介绍的比较全面,某些内容在一般的书中是很少介绍的,内容浅显易懂。本人开始看中文版的,觉的中文版的写的不错,后来又看英文版的,就发现中文版的差太多了,推荐英文版的
评分该书特点:以实例为重,给出了常用算法的伪代码,和《模式识别》、《模式分类》等专著比起来,该书略去了各个定理的证明部分,并通过大量枚举具体的分类实例,来简要说明算法的流程和意义。 根据个人的体验,觉得这本书作为第一本数据挖掘的入门读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评分作为数据挖掘导论,这本书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书中介绍了很多数据挖掘方面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对于入门来讲是很友好的。因为刚刚看完机器学习的书,所以前半部分基本不需要看了。后面的关联分析和聚类方法还是可以一看的。虽然这本书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但是让人大概了解了数据...
评分主要是一些理论的讲解,对数据挖掘的总体起一个概述的作用,偏向于实际应用的较少!对各种算法也只是简单进行说明,然后进行应用,对于刚刚接触数据挖掘的同学有一些意义 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对于要深挖某个主题的话需要另找书籍结合阅读
评分该书特点:以实例为重,给出了常用算法的伪代码,和《模式识别》、《模式分类》等专著比起来,该书略去了各个定理的证明部分,并通过大量枚举具体的分类实例,来简要说明算法的流程和意义。 根据个人的体验,觉得这本书作为第一本数据挖掘的入门读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有了UMLS后这本就用不着了
评分超级通俗易懂!可以快速了解数据挖掘,适合入门
评分大一时候读的。(当做综述
评分只看了100多页,跳跃性太大,很难看懂,加之时间有限--放弃!
评分8.4 DBSCAN 327 8.4.1 传统的密度:基于中心的方法 327 8.4.2 DBSCAN算法 328 8.4.3 优点与缺点 329 8.5 簇评估 33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