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艾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一次意外,现代人史瓦兹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若干万年后的银河帝国,地球因放射线而在帝国中地位低微。
与此同时,天狼星区的著名考古学家艾伐丹为证实自己惊世骇俗的猜想——人类生命起源于地球,来到地球寻找证据。身处全新而陌生的世界的史瓦兹被当做“外星人”送去进行突触放大器手术。突触放大器是地球科学家谢克特研制出的一种能增进学习能力的装置。围绕这个装置。地球上暗流涌动:以教长和教长秘书为首的反动势力正在阴谋发动一场足以毁灭整个银河帝国的细菌战。为了捍卫银河帝国,为了芸芸众生免于浩劫,艾伐丹和谢克特父女说服手术后能感知别人心灵世界的史瓦兹加入他们的行列,共同阻止这个行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展开了……
断断续续的将银河帝国系列间杂着全部看完,不知道是花了多久的阅读时间。从此以后,夜晚仰望时将不由得会把阿西莫夫的银河世界代入到头顶上的这片星空里,基地、川陀、地球......在每一片星区里幻想演绎出来的一章接一章的诗篇,似童话、似史诗、似传奇,浸淫在其间,能不叫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出版社非要生硬地把阿西莫夫的小说划分为机器人系列、帝国系列和基地系列,但是事实上,阿西莫夫自己也说过,他尝试构建的是一部长达两万年的银河帝国史,所有的小说都不是孤立的,譬如银河帝国的发展史,在各个小说里都是相同的背景,又譬如那个遵守“机器人第零定律”的机器...
作者最后的后记特别让我留意。一位科幻小说作家居然会因为自己小说里的科学设定在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而写后记向读者道歉,实在是让人敬佩。国内似乎从来不管自己的科技术语用对了还是用错了,用了就是科幻。
评分这本不好看
评分结果这居然就是那套少年科幻丛书里的《颠覆帝国的阴谋》。当年看的时候觉得这是个不甚严禁的科幻背景冒险故事,放到这么多年后看观感仍然一致。讨厌红果果的谈情说爱剧情因此有减分。故事虽然评价不高,但放到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的背景中来想就觉得很奇妙,管中窥豹的感觉。
评分一边读一边好莱坞大片既视感,只不过这本书写于将近七十年前。说来在各种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受到核战等影响、科技倒退进入后现代时代的人类文明,很多都具有原始而粗犷的类宗教的精神社会体系,还会出现魔法等超自然能力;深入想一想的话,作家们这种如同心有灵犀的默契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评分阿西莫夫起初的风格,不是我所喜欢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