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以假设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写成的。在其1978年出版后,曾引起轰动,被作为许多西方军队军官的必读书。甚至成为了一些军官学校的教科书。
约翰·哈克特上将生于1910年,在其军事生涯中,担任过英国陆军参谋长,英军莱茵集团军司令兼北约北集团军群司令。在其离开军队后,曾担任过英国皇家学院院长,联合王国古典文学协会和英语协会会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大像一本小说,更像是一份战争推演报告,假设苏联发动进攻,欧洲美国会怎么样或者能怎么样。就像美国2006年做过的模拟武装颠覆伊朗政权的战争推演模型一样,对发动并赢得战争所涉及的各个条件进行估算。本书对冷战中两大阵营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基本概况的描述犹如史料般真实,这可能是最大的看点吧。
评分同样写三战,不得不承认腐国退役上将比起岛国的久留岛龙夫不论眼界还是逻辑都要高那么一点点。当然这种高度也极其有限,大致就相当于红脖子汤姆·克兰西抽变态宅男折原一而已,毕竟想当然到YY的程度也就削弱了军事预测作品的可读性与严肃性
评分冷战文学,作者们是二战时期的英国将军,他们的思维也停留在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年代。总而言之,苏联人很厉害但是他们都是靠人海战术啦,钢铁洪流西德都冲不过去啦,大英帝国海上无敌啦……文字真的很无趣,也没有太多指挥上的艺术,作为冷战文学欣赏还不错
评分作者基于1978年的现实条件(其中苏联方面仅基于模糊的估计)对1984年北约与华约在西欧及第三世界地区展开的高烈度战争进行了一次较为粗略的假想。针对北约常规军事力量的资料收集非常准确(而这也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对于苏联常规军事力量的估计则多有错漏,以至于对战争本身的描写仅局限于最宏观的态势图与最微观的小部队战地记录,并不足以被称为战争推演。针对苏联外交政策与内部局势的推断充满了对共产主义和俄罗斯民族的偏见,因此错漏极多,作者的傲慢几乎跃然纸上。由于没有预测到1978年到1984年间的多个黑天鹅事件(伊朗革命,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放弃意识形态宣传等),在1984年早已过去的现在看起来颇有荒谬感。总体上说是个不错的架空小说。在历史信息逐渐解密的现在再做一次推演,应该会很有意思。
评分远见不够,兵种描写翔实,但似乎是二战升级版,没有对未来信息战和心理战的准确把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