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沈伯俊 三国演义 学术
发表于2025-01-24
三国演义新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沈伯俊先生的新著《三国演义新探》,是从他二十年来发表的大量论文中精选而成的。这部著作的笔墨烙印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足迹,有作者和版本的考证,有思想艺术的探讨,有人物形象的论析,有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内容十分丰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而且长期身兼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秘书长和常务副会长,倾注大量的精力于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因而,沈先生的研究与新时期中国《三国演义》研究不但同步,而且笔锋所指常常是研究中最新的课题,反映了《三国》研究的最新水平。所以将这部书称之为《三国演义新探》,是很恰当的。这不同于时下有的学者将其书名为"新探",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也不同于那些泛泛的零散文章结集,无所归旨,聊以"新探"名之。缘此,就不能不简要地指出沈先生《三国演义新探》的特点。
一、一部学术著作品位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形式上是论文还是专著,重要的是看其学术含金量的多少。《三国演义新探》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其中许多论文的产生是依托在专著、专书浩大的工程、整体的视野的基础之上,像这样的论文,其概括性之大、深刻性之强决非是一般性地选择一个角度,构思成文即可的。沈先生二十年出版专著,专书16部,发表百余篇论文,在这些科研成果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最受好评的是《三国演义》校理本和点评本。他从八十年代初就大声疾呼:重新校理《三国演义》。并为之焚膏继晷,孜孜矻矻,披览史册,旁搜博采,笔耕不辍,推出《三国演义》普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毛氏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嘉靖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和李卓吾评本(巴蜀出版社1993年版)四种版本的校理本,并在校理本的基础上,又推出《三国演义》评点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辩伪匡误"一组论文便是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即《再谈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等。如果说前面那几大《三国演义》校理本是艰苦的梳理和校正,那麽这些论文则是理性的思考和提升。它们体现出一种整体思维,系统地概括了《三国演义》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性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深刻地论述了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必要性,校理的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没有干预小说家主体性对于历史真实的深刻参与和调节作用,相反,更进一步强化这种深刻参与和调节作用对历史文学的真实含量和真实品性的追求,特别是表达层面上细微之处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极富启发意义。
二、二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在新时期呈现的最主要的特色是多元化,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是相适应的。中西文化的撞击、影视文学的勃发、旅游文化的兴起等等,无不在《三国演义》研究这个领域得到展现。《三国演义》研究不再仅仅是书斋里的事情,它走进了社会,走出了国门。《三国演义新探》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源流探析"一组论文,对《三国演义》几个重要的版本,如嘉靖本、李卓吾评本、毛氏本都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国内外同人或取得共识,或独抒己见。总之,沈伯俊先生对《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提出了具有开拓性的新见解,要而言之,第一,"《三国志传》的祖本比校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可能就是罗贯中的原作";第二,"《三国演义》的版本主要有三个系统;(1)《三国演义》系统;(2)嘉靖本系统;(3)毛本系统。"此外,《李卓吾评本》虽然属于嘉靖本系统,但因其承先启后,可视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第三,其演进的主要轨迹是:罗贯中原本--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李卓吾评本"--"毛本"。这些新探索新见解不仅改变了传统定论("明代各种版本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而且为以后《三国演义》版本研究廓清基本方向和路数做出了开拓。再如影视文学的探讨,《三国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提出了古典小说名著改编电视剧在理论上的重大课题。还有三国文化的论述,如"传播影响"一组论文,由提出三国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到三国文化之旅具体开发的思路,都显示了沈先生从一开始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就体现了他的治学宗旨:面向现实,面向广大读者,面向弘扬民族文化,面向中外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三、最早进行《三国演义》研究综述的沈先生,长期着眼于《三国演义》研究线索的勾勒,形成了一组论文,三个阶梯,即建国以来--新时期--新世纪《三国演义》研究史的基本脉络。对于《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也许是出自先见之明,也许是长期作为《三国演义》研究的领路人,他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研究史的述评,一般不好写,需要对诸多的素材进行条分缕析,梳辩爬理,付出的心血很大,而真正落到笔下的文字却寥寥数行。相反,对研究者和读者来说,阅文虽不长,却受益非浅。正如沈先生所言:"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只有充分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才谈得上发展和创新;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人看得更远。因此,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应该首先把握其研究史,了解在自己着手之前,别人以往研究了多少,研究到什麽程度,有些什麽观点,存在哪些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选取适当的研究角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治学之道。"(第442-443页)
《三国演义新探》一书共收入36篇文章,其中有17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等学术机构转载,可见其学术品位之高、学术信息之大。此书对《三国演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以及爱好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一读。
沈伯俊,男,1946年4月生于重庆。原籍安徽庐江。汉族。197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研究人员考试,以四川省文学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曾任副所长、副研究员。现任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华文化论坛》副主编、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主要科研成果有:
(一)专著、专书
1.《西游记》缩写本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2.《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三国演义辞典》(与谭良啸合著)巴蜀书社1989年6月第1版,1993年12月增订版,日本潮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日文版,韩国汎友社1999年12月出版韩文版;
4.《校理本三国演义》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1995年2月第5次印刷;
5.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6.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2版;
7.《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巴蜀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8.《三国漫谈》 巴蜀书社1995年2月第1版;
9.《三国演义》评点本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10.《三国演义》回评本(本人校注,丘振声回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1.《明清小说比较研究》(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12.《三国演义》新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13.《三国演义》整理本天地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14.《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15.《三国漫话》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6.校点《后水浒传》、《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明代小说。
(二)编书
1.《〈水浒〉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1994年3月第1版;
2.《〈三国演义〉艺术论》(与黄钧共同主编)待出。
(三)参加《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明清小说鉴赏辞典》、《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等十六部书的撰写,共撰稿约45万字。
(四)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短评、札记、随笔等170余篇。
曾获得一次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四次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新在哪里?
评分曾经亲身听过沈老的讲座,也讲《三国演义》,内容大多出自本书。一些论文的集合,想更快地了解三国,本书是不错之选。
评分新在哪里?
评分曾经亲身听过沈老的讲座,也讲《三国演义》,内容大多出自本书。一些论文的集合,想更快地了解三国,本书是不错之选。
评分曾经亲身听过沈老的讲座,也讲《三国演义》,内容大多出自本书。一些论文的集合,想更快地了解三国,本书是不错之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三国演义新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