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语言学

批评语言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辛斌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
出版时间:2005-9
价格:12.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109573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意识形态
  • 批评话语分析
  • 权力
  • 话语
  • 語言學
  • 语文
  • 工具书
  • 批评语言学
  • 语言学
  • 批评理论
  • 话语分析
  • 社会语言学
  • 文本分析
  • 语言权力
  • 意识形态
  • 语用学
  • 语言变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有关语篇分析方法的学科。它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不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说话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意义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它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上,但也不排斥其他语言理论中有关的概念与方法。它在分析中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因此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

批评语言学一出现便迅速得到西方语言学界的重视。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关系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它在英国、美国、荷兰、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方兴未艾,形成语篇分析的研究热潮。近年来批评语言学也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的重视,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迄今尚无对批评语言学进行比较有系统的研究的专著。这就是笔者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本书分为十二章,第一到第六章主要介绍、评析批评语言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语言观和理论源泉等。批评理论的重点在于实践。在第七到第十一章里,我们力图把批评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对具体语篇的分析,以便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第十二章对批评语言学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和它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评论。总之,本书既有广泛的理论探讨又有大量的实例分析,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易懂。笔者相信本书对我国的英语语篇的研究和教学将具有重要的参考。

作者简介

辛斌,1959年出生,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篇章语言学、批评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等学科的研究,任中国语用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承担过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主持一个省教育厅项目,现在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报纸新闻互文性的比较研究”。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结论
第二章 语言和意识形态
2.1 意识形态: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
2.2 意识形态的本体论特征
2.3 意识形态的语言性
2.4 语言的意识形态功能
2.5 结语
第三章 语言和权力
3.1 权力
3.2 语篇里的权力关系
3.3 语篇里的权力斗争
3.4 语篇秩序与权力
3.5 语篇的非政治化和权力的习惯化
3.6 结语
第四章 语篇、常识和意识形态
4.1 意义的合法化和习惯化
4.2 常识的语篇功能
4.3 常识的意识形态功能
4.4 语境与意识形态意义
4.5 如何凸显语篇中的常识
4.6 结语
第五章 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1)
5.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语言学
5.2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般方法
5.3 汤普森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
5.4 结语
第六章 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2)
6.1 分类
6.2 及物性
6.3 情态
6.4 转换
6.5 结语
第七章 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7.1 新闻报道的选择性.
7.2 英语新闻语篇的制作
7.3 英语新闻语篇的分析方法
7.4 两篇英语新闻的对比分析
7.4.1 语料
7.4.2 分类
7.4.3 转换
7.4.4 情态
7.5 结语
第八章 英语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
8.1 转述引语及其分析方法
8.2 语料
8.3 消息来源
8.4 转述形式
8.5 转述动词
8.6 结语
第九章 语篇的互文性分析
9.1 互文性的分类
9.2 互文性的语用分析
9.3 体裁
9.4 体裁互文性
9.5 结语
第十章 主体位置、阅读位置和体裁互文性
10.1 阅读位置和主体位置
10.2 体裁互文性与主体位置的转换
10.3 结语
第十一章 “话语殖民”、“话语霸权”和体裁互文性
11.1 社会意识形态与体裁互文性
11.2 “话语霸权”和“话语殖民
11.3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11.4 公共语篇、私人话语和体裁互文性
11.5 结语
第十二章 批评性语篇分析:同题与讨论
12.1 语篇分析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解释的权威性来自何处?
12.2 关于混合型语篇(mixed texts)的描写有什么主张?
12.3 语篇、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12.4 语料是如何筛选的?是否具有代表性?
12.5 与其他语言和认知的建构理论有何关联?
12.6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汉英、英汉术语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强大的书,目前中国唯一一部批评话语分析的专著,内容全面有深度。缺点是整本书都是作者的论文拼成的,内部结构差强人意。

评分

感觉是那种拼凑整理的产物,不是特别深入,而且有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已经比较老了

评分

其实很好的一本书,不过也许这个专业有点偏了,所以比较小众,可是其中的很多理论在英语新闻阅读中还是很实用的!

评分

从某些方面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处理加工过的,真相与事实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评分

批评语言学课本,不怎么容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