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微出生于江苏宜兴书香名门,天生丽质,才艺俱佳,18岁时和徐悲鸿一见钟情。1917年,蒋碧微瞒着家人与徐悲鸿远赴日本、法国。1927年,蒋碧微随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回国,生下儿子伯阳。三年后,徐悲鸿因“师生恋”与蒋碧微的感情出现裂痕。1933年,蒋碧微随徐悲鸿第二次赴欧洲,她出色的交际才能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帮助徐悲鸿成功举办了中国近代名家绘画展及个人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迈出第一步。其间,徐悲鸿经过与法、德、比、意等国著名艺术家进行切磋和交流,逐渐形成融会古今中外技法的独特风格。此后,徐悲鸿声誉日隆。然而,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痛苦煎熬,仍未能破镜重圆。1945年,蒋碧微与徐悲鸿劳燕分飞,几年后,她留下与徐悲鸿的一子一女,只身去了台湾。66岁时,她出版了这部回忆录,用平实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相识、相知、相恋到分手的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
魅力经久的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与一代艺术巨匠28年的感情沉浮。
本书是《蒋碧微回忆录》的第一部。
《蒋碧微回忆录》包括《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藩》,1964年10月由台湾《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蒋碧微回忆录》提供了研究女性心灵史和解放史的独特文本。蒋碧微出身于江苏宜兴的书香门第,与徐悲鸿是同乡。十八岁的她为追求自由恋爱,与徐一起私奔。此后二十多年,两人的生活远非一帆风顺。作为被遗弃者的蒋碧微,写下了这段沉痛的经历。本书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徐悲鸿的重要视角,提供了研究女性心灵史和解放史的独特文本。自问世以来,大获成功,拥有广泛的读者。
此次出版的本书和《我与道藩》,为《蒋碧微回忆录》的大陆最新版,由徐悲鸿与蒋碧微之子徐伯阳授权,不仅修订和充实了文字,而且增加了丰富的历史珍贵图片。
他说我生性刚强,女生男相,一事不遂,三日不忘,不宜早婚,否则劳燕分飞,儿女无以承欢膝下。……………………
评分能被后世之人称作为大师的,自然是真的大师。大师有大师的人格,虽然不免瑕疵,大师有大师的秉性,虽然未必高远。大师,当然也有大师的情感,情何以堪,回首处,却苦了大师身后的女人们。 徐悲鸿一生所系的女人,如今人们还记得的有三个,蒋碧薇,廖静文,孙多慈。在我们...
评分摘一“我们” 1、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编纂成一本有趣的书,那么我们的至情也许藉此永存于天地之间,至于别人如何批评,只好不理。 2、我觉得文字其次,真感情第一,只要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毫无虚假,句句真言,那就足够宝贵了。 3、为了我们的爱,我们应自视是二十岁的人,假若...
评分人生就是一部短促的断代史。在这历史的末端,我们总是习惯的选择回忆。然而回忆往往是一杯苦涩的酒,叫人欲饮不能。 蒋碧微生活的时代,社会处在变革的时期,中西文化急剧碰撞。风云际会,大师辈出。人生也往往显得那么激烈,对传统、对家庭的背叛也成了许多青年选择的人生道路...
评分数年之前就看过廖静文的《徐悲鸿》,今日又读完了蒋碧微的《我与徐悲鸿》,一种事实,两种叙述,若单看蒋书,通读下来,对徐悲鸿的失望愤恨只会愈来愈深,然对比两本,则不敢对任一叙述妄信矣,人只凭自我感情记录事实,到底谁是谁非,恐怕无人能有资格做公解。 所以看此书就把...
这个版本不知道是否有删节,与漓江2008年版本同样的页码,如果扣除图片,文字篇幅更少了。20070226购于当当网13.5元。
评分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并不顾忌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比起后任妻子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显得更真实、更有人情味。人物传记和回忆录一直是我的最爱,07年读过的当属这本最佳。
评分徐先生不是好马。
评分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并不顾忌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比起后任妻子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显得更真实、更有人情味。人物传记和回忆录一直是我的最爱,07年读过的当属这本最佳。
评分太烂了,不要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