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追求

生命的追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世紀齣版股份公司辭書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作者:吳亞魁
出品人:
頁數:361
译者:
出版時間:2005-9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618507
叢書系列:上海欽賜仰殿道觀道教文化叢書
圖書標籤:
  • 陳攖寜
  • 道教
  • 宗教
  • 宗教學
  • 內丹
  • 養生
  • 廈大
  • 生命哲學
  • 個人成長
  • 自我實現
  • 心靈感悟
  • 積極人生
  • 夢想追求
  • 內心力量
  • 幸福生活
  • 成長故事
  • 生命意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命的追求——陳攖寜與近現代道教》,是一部係統而深入研究陳攖寜的學術專著。該書據各種史料對陳攖寜先生的生平事跡作瞭全麵考證和描述,又據陳攖 寜先生的各種著述對他的思想進行瞭係統的介紹和分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通過本書的研究,我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陳攖寜先生的人格魅力和遠見卓識。正如本書作者所言:每當我們意欲找尋道教振興的力量之源時,陳攖寜先生總是能夠為我們提供最有價值的精神財富和思想養料。所以,探索陳攖寜先生的人生道路和思想軌跡,對於當代中國道教的建設和發展,對於中國道教的未來走嚮,實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陳攖寜先生對中國道教事業的貢獻是劃時代的,他的思想和精神是值得後世繼承和學習的,這也正是本書的價值所在。正因為如此,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將此書作為本觀“道教文化叢書”之一嚮廣大讀者推薦,當是十分有意義的,也是很有價值的。

  本書作為第一部係統介紹陳攖寜的著作,應該說是成功的,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它的成功和意義主要錶現在四個方麵:一是陳攖寜先生的弘教精神值得我們當代道教徒學習,為道教界樹立瞭榜樣。陳攖寜先生一生為道教所作齣的傑齣貢獻,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當代道教徒必須要奮發有為;陳攖寜先生在逆境中都能發憤圖強,更何況我們是生長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一代道教徒呢?因此,陳攖寜先生的弘教精神永遠是我們當代道教徒學習的楷模,值得發揚光大。二是陳攖寜先生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當代道教徒繼承。先生的一生,正是我國近代史上急劇動蕩、外患內憂接踵而來的時代,也是愛國主義誌士力圖振興祖國的時代。先生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勢力的麵前,始終是一位忠貞的愛國者。他從樸素的民族自尊心齣發,把土生土長的道教經籍中包含的古老民族文化傳統視為精粹,力主發揚,並矢誌以國粹創造理想太平之國土。他的這種愛國思想在本書中有專門分析和介紹,雖然這種思想是針對當時的社會提齣來的,但是這種愛國的精神和情懷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的。三是陳攖寜先生嚴謹的治學作風值得我們當代道教徒學習。先生以畢生經曆研究仙道之學,融會貫通,創卓然一傢 “新仙學”。提倡“對學理,重研究,不重崇拜”,他研究學問既嚴謹又創新,主張明辨深思,獨立思考,不蹈故常,不輕信權威:即使對經典著作的一詞一句也認真考證,決不附會其辭。這種嚴謹的思想和治學作風是永遠值得我們研究道教文化的道教徒和社會中人所學習的。四是本書的齣版是道教學者為道教領袖立傳,充分展示瞭道教學者的風範,體現瞭教內、教外的團結閤作,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

  本書的作者吳亞魁先生,是一位年輕的道教學者,他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專門從事道教研究工作,後考入香港中文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吳亞魁先生長期從事道教學的研究工作,多年的學習和研究使他打下瞭紮實的宗教學識功底,他的文字流暢、語言生動活潑,加上他對道教學術研究的熱情,他的研究理念、研究態度和研究方法都是富有特色的。

著者簡介

吳亞魁,男,1963年10月生,浙江嘉興人。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86至1989年,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1989至2001年,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從事中國道教,特彆是近代道教曆史和上海地方道教的研究。2001至2004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宗教係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序一(丁常雲)
序二(陳耀庭)
引言:“賢者作矣,道將興矣”
上篇
第一章 上下求索(1880—1911)
一、道教百年迴眸
二、幼讀儒書
三、髫齡學道
四、罹患癆疾
五、二十學道
六、齣佛入道
七、曇鸞有四錯
第二章 大隱市朝(1912—1949)
一、閱《道藏》全書
二、三十學佛
三、初為人師
四、仙眷天成
五、廬山乩壇緣起
六、天仙降壇實錄
七、四十又學道
八、翼化堂善書局
九、專門仙學雜誌
十、不願做“自瞭漢”
十一、小隱林藪
十二、僻居南石橋
十三、刻經會顧問
十四、道教會緣起
十五、仙學院教授
十六、期盼聯閤
十七、《仙道月報》主筆
十八、雙星輝映
十九、講道紫陽宮
二十、“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廿一、“惟一”入室弟子
廿二、流離於戰亂中
第三章 晚歲餘暉(1949—1969)
一、道教的新生
二、暫居杭州
三、傳習靜功
四、團體成立
五、負責有人
六、情係白雲觀
七、任重道遠
八、創辦道協研究室
九、創辦《道協會刊》
十、創辦道教徒進修班
……
下篇
第一章 獨到的學說
第二章 精湛的研究
第三章 卓著的貢獻
第四章 深邃的思想
附錄一:陳攖寜自傳
附錄二:陳攖寜著述年錶
附錄三:陳攖寜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160722 獨立於釋道儒之外的神仙學

评分

步武先賢,發現自己,追求生命的自由。生生大德,光明在焉。

评分

步武先賢,發現自己,追求生命的自由。生生大德,光明在焉。

评分

20160722 獨立於釋道儒之外的神仙學

评分

步武先賢,發現自己,追求生命的自由。生生大德,光明在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