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第一部分药物新剂型的制备3
         1速释制剂的制备3
         11分散片生产技术3
         111项目要求3
         112制订生产计划3
         113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3
         114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3
         115原辅料的预处理3
         116配料9
         117制粒9
         118压片17
         119铝塑包装27
         1110相关知识28
         12泡腾片生产技术30
         121项目要求30
         122制订生产计划30
         123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30
         124维生素C泡腾片30
         125原辅料的预处理30
         126配料31
         127制粒32
         128压片33
         129包装34
         1210相关知识35
         13口腔崩解片生产技术36
         131项目要求36
         132利福平口腔崩解片36
         133生产工艺36
         134相关知识37
         2缓释制剂的制备40
         21亲水凝胶骨架片生产技术40
         211项目要求40
         212双氯芬酸钠缓释片40
         213原辅料的预处理40
         214制粒41
         215湿粒干燥42
         216整粒与混合42
         217压片43
         218相关知识43
         22溶蚀性骨架片生产技术44
         221项目要求44
         222硝酸甘油缓释片44
         223原辅料的预处理44
         224制备操作45
         225相关知识45
         23不溶性骨架片生产技术46
         231项目要求46
         232复方苯巴比妥钠缓释片46
         233原辅料的预处理46
         234制备操作46
         235相关知识46
         24膜控缓释小丸生产技术47
         241项目要求47
         242双氯芬酸钠缓释小丸47
         243原辅料的准备和预处理47
         244双氯芬酸钠缓释小丸的制备48
         245相关知识53
         25膜控缓释片生产技术56
         251项目要求56
         252处方56
         253片芯的制备56
         254包薄膜衣57
         255相关知识60
         3控释制剂的制备——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生产技术66
         31项目要求66
         32处方67
         33片芯制备67
         331所需主要设备、原辅料及要求67
         332操作人员进入片剂制备车间67
         333生产前的准备67
         334领料67
         335原辅料的验收67
         336粉碎、过筛与混合67
         337制软材67
         338制湿颗粒68
         339湿颗粒的干燥68
         3310整粒与混合68
         3311压片68
         3312结束工作68
         34包衣68
         341所需主要设备、原辅料及要求68
         342进入包衣车间68
         343包衣前的准备68
         344领料68
         345原辅料的验收69
         346包衣液的配制69
         347用空气悬浮包衣技术包衣69
         348打孔70
         349结束工作70
         35相关知识70
         351渗透泵控释片的概念70
         352渗透泵控释片的特点70
         353渗透泵控释片的分类和控释原理70
         354组成渗透泵片的材料71
         355影响渗透泵片释放药物的因素72
         第二部分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申报与审批73
         1药物新剂型的设计73
         11查阅资料73
         12可行性评价和市场调研73
         13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准备73
         14制剂处方前的研究74
         15药物剂型实验设计的数学方法74
         151正交设计法74
         152均匀设计法75
         153因子分析法75
         2实验室研究与小量试制75
         21处方筛选与生产工艺研究75
         21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处方和工艺研究76
         212不溶性骨架片的处方和工艺研究79
         213包衣缓释制剂81
         22实验室样品的制备82
         3放大试验与初步质量研究82
         31放大试验82
         32质量研究83
         4临床前研究84
         41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84
         42非临床研究84
         5临床研究84
         51Ⅰ、Ⅱ、Ⅲ期临床研究84
         52Ⅳ期临床试验与正式生产85
         6新制剂与新药注册办法85
         61注册分类85
         611中药与天然药物85
         612化学药品86
         62新药制剂的申报86
         621综述资料86
         622药学研究资料87
         623药理毒理研究资料87
         624临床试验资料87
         63新药制剂的主要研究内容87
         第三部分新剂型、新技术基本知识与研究进展89
         1固体分散技术89
         11概述89
         111固体分散体的定义与特点89
         112固体分散体的发展89
         12载体材料89
         121水溶性载体材料90
         122难溶性载体材料90
         123肠溶性载体材料91
         13固体分散体的类型91
         131固体溶液91
         132简单低共熔混合物91
         133共沉淀物91
         14常用固体分散技术92
         141熔融法92
         142溶剂法92
         143溶剂熔融法92
         144研磨法93
         15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93
         151溶解度及溶出速率93
         152热分析法93
         153X射线衍射法93
         154红外光谱法93
         155核磁共振法93
         16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94
         161速效原理94
         162缓释原理94
         17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应用举例95
         171磺胺噻唑PVP共沉淀物95
         172吲哚美辛滴丸95
         2包合技术96
         21概述96
         211包合物的定义与特点96
         212包合物的种类96
         22包合材料97
         221环糊精97
         222环糊精衍生物97
         23包合作用的影响因素98
         231药物与环糊精的比例98
         232对药物的要求98
         233药物的极性或缔合作用的影响98
         24常用的包合技术98
         241饱和水溶液法98
         242研磨法99
         243超声波法99
         244冷冻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99
         245液液法和气液法99
         25包合物的验证99
         251X射线衍射法99
         252红外光谱法99
         253核磁共振法99
         254荧光光谱法99
         255圆二色谱法100
         256热分析法100
         257薄层色谱法100
         258紫外分光光度法100
         259溶出度法100
         26包合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00
         27包合物的制备举例——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101
         271制备方法101
         272制备操作101
         273注意事项101
         3微型包囊技术101
         31概述101
         311微型包囊的相关概念101
         312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101
         313药物微囊化的发展102
         32囊心物与囊材102
         321囊心物102
         322囊材103
         33药物微囊化方法104
         331物理化学法104
         332物理机械法106
         333化学法107
         34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107
         35微囊中药物的释放108
         351微囊中药物释放的机制108
         352影响微囊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109
         36微囊质量的评定109
         361微囊的形态与粒径109
         362微囊的药物含量与包封率110
         363微囊药物的释放速率110
         37微囊制备举例110
         371活性炭微囊110
         372液状石蜡微囊111
         4口服速释制剂112
         41概述112
         411口服速释制剂定义与研究进展112
         412口服速释制剂的特点113
         413口服速释制剂的种类113
         42自乳化口服释药系统113
         421自乳化口服释药系统定义与特点113
         422影响自乳化口服释药系统中药物口服吸收的因素114
         423处方组成114
         424制备实例114
         425质量评价115
         426自乳化口服释药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115
         43速液化咀嚼片115
         431速液化咀嚼片的辅料115
         432制备工艺115
         5口服缓控释制剂115
         51概述115
         511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定义115
         512缓控释制剂的种类116
         513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116
         514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发展116
         52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117
         521缓控释制剂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117
         522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影响117
         523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对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影响118
         53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原理与方法121
         531控制溶出速度来控制药物释放122
         532控制扩散过程控制药物释放122
         533溶出过程和扩散过程同时控制药物释放125
         534离子交换树脂型缓控释制剂125
         535非pH依赖型控释制剂126
         536渗透泵型控释制剂126
         537延长胃肠转运时间的缓释制剂127
         54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评价129
         541溶出介质130
         542溶剂pH对释放度的影响130
         543搅拌速率131
         544取样时间点的设计131
         545释药机制的分析131
         55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过程评价132
         56体内外相关性133
         561整个相关133
         562参数相关133
         563单点相关关系133
         6靶向制剂133
         61概述133
         611靶向制剂的分类134
         612制备靶向制剂的目的134
         613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135
         614靶向性评价135
         62被动靶向制剂136
         621脂质体136
         622微球138
         623纳米球、纳米囊138
         624注射用乳剂、微乳138
         63主动靶向制剂138
         631修饰的药物载体138
         632前体药物139
         64物理靶向制剂139
         641磁性靶向制剂139
         642栓塞靶向制剂140
         643热敏靶向制剂140
         644pH敏感脂质体140
         65多功能靶向制剂140
         7透皮给药系统141
         71概述141
         711透皮给药系统的定义141
         712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141
         713透皮给药系统的组成与种类141
         72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142
         721开发透皮吸收制剂要考虑的因素142
         722透皮给药系统吸收的影响因素143
         73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144
         731透皮给药制剂的常用材料144
         732透皮贴剂的生产工艺146
         74药物聚合物薄膜的通透性和经皮渗透性的实验方法151
         741体外渗透性实验薄膜152
         742体外通透性及渗透性实验152
         743体内渗透性的测定153
         75透皮给药制剂的评价154
         751透皮贴剂释放速率、透皮速率和释放度测定法155
         752黏贴性能的测定155
         753透皮吸收贴剂含量与生物利用度的测定156
         8脉冲式给药系统157
         81脉冲式给药系统的释药原理157
         811磁性触发式释药157
         812超声波触发式释药158
         813温度控制释药158
         82脉冲式给药系统的特点158
         83脉冲式给药系统的类型158
         831按用药途径分类158
         832按控制释药机理分类159
         参考文献161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