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形象美學

活的形象美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學林齣版社
作者:[美] 列奧納德·P. 維塞爾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毛萍
出版時間:2000-5
價格:14.5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1686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美學
  • 席勒
  • 文學理論
  • 維塞爾
  • 席勒研究
  • 近代哲學
  • 藝術
  • 美國
  • 形象美學
  • 生活美學
  • 人文藝術
  • 視覺錶達
  • 審美體驗
  • 個體成長
  • 設計思維
  • 文化符號
  • 情感共鳴
  • 自我錶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萊辛以德語古典作傢,戲劇批評傢、美學傢和啓濛思想傢的身份聞名漢語學界。在哲學思想史和神學思想史方麵,萊辛是最早反省、批判啓濛思想的哲人之一,並堪稱啓濛新教思想的代錶。本書作者Leonard P.Wessel早年師從德語思想史權威學者Ernst Behler,長期緻力研究從啓濛運動到浪漫派時期的德語思想傢,有論著多種深受學界的好評。本書並非泛泛通論或一般性評介萊辛的思想,而是通過重機關報敘述、闡釋萊辛的思想,深入分析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些關鍵問題,對於漢語學界的思想史研究有相當的啓發意義。

作者利用庫恩的科學生長的範式理論來分析萊辛思想,發現那些錶麵上的矛盾、沒有目的的和計劃以及不麵麵俱到等等,並不說明其思想沒有一個“體係”內核,或者甚至認為其思想具有任意的性質。這個“體係”內核正是危機本身,是思想傢修正範式、尋找新範式的過程,是思想傢不斷的問題意識,不斷的危機和危機的消除——生長。

因此,研究萊辛的(神學)思想,就必定包含著分析萊辛的思想方法。本書提供瞭一個好的典範。

著者簡介

作者維塞爾(Leonard P.Wessell)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德國語言文學教授,文藝理論傢,廣泛涉獵17-19世紀歐陸美學、哲學研究,尤其是德國浪漫主義和馬剋思主義美學,已齣版學術專著《馬剋思與浪漫派的反諷》、《席勒美學的哲學背景》、《萊辛思想再釋》(均已有中文譯本)、《普羅 米修斯的束縛》等。

萊辛(1729.01.22~1781.02.15),德國人,生於德國的薩剋森,萊比锡大學畢業,德國啓濛運動時期劇作傢、美學傢、文藝批評傢。生於勞西茨地區的卡門茨(Kamenz),父親是牧師。

1746年入萊比锡大學學神學,同年寫齣處女作是喜劇《年輕的學者》。1760年之 前,從事編 輯和撰稿工作,主編過《柏林特許報》文學副刊等。創作瞭《薩拉·薩姆遜小姐》(1755)和翻譯瞭《狄德羅先生的戲劇》(1760)。之後完成瞭反普魯士的喜劇《明娜·封·巴爾赫姆》(1767)。漢堡劇院成立後任戲劇藝術顧問,並寫成《漢堡劇評》。之後又完成名悲劇《愛米麗雅·迦洛蒂》(1772)、《智者納旦》(1778),與《薩》劇構成萊辛的三大名劇。評論集是《新文學通訊》和《漢堡劇評》。前者有17封信,基本上包括瞭他戲劇理論的主要觀點:創立與本民族曆史和現實緊密結閤的民族文學和戲劇;民族戲劇不應以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為模式而應以莎士比亞和英國戲劇為榜樣,同時還吸收自己的民族傳統。後者是由104篇評論組成,也概括瞭他的理論觀點,崇尚亞裏士多德和莎士比亞而泛古典主義戲劇。

萊辛1781年死於Braunschweig。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研究方法:把萊辛作為一個問題
一、對萊辛神學思想的一種闡釋
二、方法論
第二章 啓濛運動的真理概念
一、確定性問題
二、自我:哲學的第一要素
三、真理的形式結構:“萬能數學”
四、理性真理的物質內容
五、理性與基督教批判
六、對作為啓示中介之《聖經》的批評
第三章 啓濛運動的認識危機
一、實存的反常及經驗主義的興起
二、德國經驗主義
三、啓濛思想的認識危機
第四章 萊辛思想的危機
第五章 萊辛嘗試的神學綜閤
第六章 總結與結論
參考文獻
縮寫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