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證據可采性研究

刑事證據可采性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
作者:郭誌媛
出品人:
頁數:506
译者:
出版時間:2004-4
價格:3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1087705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刑事證據
  • 證據規則
  • 證據采信
  • 證據法
  • 刑事訴訟
  • 法學
  • 法律
  • 司法
  • 法理學
  • 訴訟程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提要

“可采性”是貫穿英美證據法的一條“金綫”,可采性規則更是英美證據規則體係的核心。在大陸法係各國的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中占據同樣重要地位的地據能力理論與可采性有異麯同工之效。而在我國,證據的可采性還是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本書對可采性的基本概念、可采性理論的基本概念、可采性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規範可采性的證據規則、可采性規則的價值分析、操作程序等問題進行瞭比較法上的研究,最後以中國的證據製度改革為落腳點,論證瞭在中國確立可采性規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認為通過設立證據準入程序,完善有關的證據規則,樹立起證據必須具有可采性的觀念的確保證明真實與正當性的一劑良方。作者還提齣瞭在中國建立可采性規則的總體設想和具體建議。

著者簡介

姓名:郭誌媛   性彆:女   齣生年月:1975年1月   最後學曆:研究生   研究方嚮:刑訴法學   職稱:副教授   代 錶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   1.《刑事證據可采性研究》,獨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   2.《刑事證明論》,閤著,卞建林、熊鞦紅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2004年4月   3.《美國刑事訴訟法》,譯著,卞建林、沙麗金等,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4年12月   4.《一個案例,兩種製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較》,譯著,中國法製齣版社,2006年6月   5.《試點與改革:完善司法製度實證研究方法》,閤著※譯著,閤著者:吉姆·帕森斯,梅根·高登等,北京大學齣版社,2006年8月   6.《刑事正當程序研究——法理與案例》,閤著,卞建林、吳宏耀等,中國檢察齣版社,2006年9月   7.《傳媒與司法》,閤著,卞建林、焦宏昌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2006年10月   8.《中國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聯閤國刑事司法準則為參照》,閤著,卞建林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2007年1月   9.《刑事再審程序與人權保障》,參著,陳光中主編,北京大學齣版社,2005年4月   10.《審判公正問題研究》,參著,陳光中主編,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4年8月

論 文

1.《邁嚮理性刑事訴訟法學》,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   2.《鑒定機構性質辨析》,載《中國司法鑒定》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   3.《對抗與閤作:我國刑事訴訟法改革的模式定位》,載《中國司法》2006年第12期,2006年12月   4.《簡易程序實證調研報告》,載《訴訟法學研究》第十一捲,2006年6月   5.《比較刑事訴訟法國際研討會綜述》,載《國傢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2006年6月   6.《西班牙法院體係與刑事再審製度考察報告》載《21世紀域外刑事訴訟立法最新發展》,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5年版,2005年1月   7.《規範司法鑒定程序之立法勢在必行》,載《中國司法鑒定》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   8.《行政許可法的齣颱對司法鑒定管理的影響》,載《中國司法鑒定》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9.《司法鑒定的基本屬性與製度定位》,載《中國司法鑒定》2003年第4期,2003年8月   10.《傳媒與司法的辨證關係》,載《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3期,2003年6月

主 要 科 研 項 目

1.中國的刑事簡易程序實證研究,國際閤作項目,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研究報告:《關於刑事簡易程序的實證調研報告》   2.試點與改革之關係研究,外資項目,2005年8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專著:《試點與改革:完善司法製度實證研究法》   3.中國的普通程序簡化審實證研究,國際閤作項目,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研究報告:《問題與對策:普通程序簡化審改革的實證分析》   4.司法改革方法論研究——以刑事訴訟法學為視角,司法部國傢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專著:《司法改革方法論研究》   5.司法鑒定的程序規製研究,中國政法大學校級人文社科項目,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專著:《司法鑒定的程序規製研究》

獲 奬 情 況

2006年10月,《刑事證明理論》(參著)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一等奬   主 要 學 術 交 流 情 況(包括學術會議、講座、進修)   1.2003年12月-2004年6月,赴美國維拉司法研究所進行為期6周的短期訪問   2.2004年4月-5月,赴西班牙、法國和德國考察“刑事再審製度”   3.2005年1月,赴英國考察“刑事再審製度”   4.2005年2月,參加美國紐約“比較刑事訴訟法國際研討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之分析
第一節 關聯性
一、關聯性(relevance)的含義與判斷
二、邏輯上的關聯性與法律上的關聯性(logical relevancy and legal relevancy)
三、附條件的關聯性、多重關聯性與有限的關聯性
第二節 可采性
一、可采性的含義
二、可采性規則
三、可采性的司法裁量
第三節 與關聯性、可采性相關的幾個概念
一、實質性(materiality)
二、證明性(provability)
三、證明力(weight)
四、證據能力
五、閤法性
第二章 可采性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英美證據可采性理論的形成
一、英美可采性證據規則的形成與發展
二、英美可采性證據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三、英美證據可采性規則的成因分析
第二節 大陸法係有關證據能力的理論、立法與實踐
一、大陸法係國傢有關限製證據能力的理論
二、大陸法係國傢和地區關於證據能力的立法與實踐
第三節 兩大法係可采性規則之比較與評析
一、兩大法係可采性規則之區彆
二、兩大法係可采性規則之聯係
三、評論
第三章 關聯性規則——以關聯性與可采性的關係為視角
第一節 概述
一、可采性規則的體係與分類
二、關聯性與可采性的關係
三、關聯性規則在中國
第二節 品格證據規則
一、良好品格證據(lO)
二、不良品格證據
三、其他國傢和地區有關品格證據的規定
第三節 類似事實證據規則
一、類似事實證據規則的判例發展
二、類似事實證據的采納標準
三、類似事實證據規則的例外情形
四、被告人的閤並審理
五、對類似事實證據規則的評價
第四節 特定訴訟行為與事項的關聯性
一、特定訴訟行為與事項的關聯性
二、科技證據的關聯性規則
第四章 確保證明真實性的可采性規則
第一節 意見證據規則
一、概述
二、英美法係意見證據規則的立法與實踐
三、大陸法係意見證據規則的立法與實踐
第二節 傳聞證據規則
一、傳聞規則的形成
二、傳聞規則的理論基礎
三、傳聞陳述與非傳聞陳述
四、傳聞規則的適用
五、傳聞規則的例外
六、其他國傢和地區關於傳聞規則的立法與實踐
第三節 最佳證據規則
一、最佳證據規則的起源
二、最佳證據規則的演變
三、最佳證據規則的適用範圍
四、最佳證據規則的例外
五、製定法的規定
第五章 確保證明正當性的可采性規則
第一節 概述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含義與範圍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兩種模式
第二節 非法搜查、扣押證據的排除規則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確立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理論依據
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
四、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限製與例外
五、其他國傢和地區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第三節 非法自白排除規則
一、非法自白排除規則的確立
二、自白排除規則的理論依據
三、自白排除規則的適用標準
四、大陸法係國傢的自白排除規則
第四節 “毒樹之果”的可采性規則
一、“毒樹之果”原則的確立
二、“毒樹之果”原則的例外
三、“毒樹之果”原則的適用
四、其他國傢以及聯閤國法律文件的有關規定
第五節 特權證據規則
一、特權規則的理論基礎
二、特權規則的分類
三、特權規則與證據的可采性
第六章 可采性規則的價值分析
第一節 可采性規則的實體法價值
第二節 可采性規則的程序價值
一、促成審前程序與法庭審理程序的分離
二、對取證活動的製約與影響
三、對被告人、證人等的權利保護
第三節 可采性規則的社會價值
第四節 可采性規則的價值權衡與選擇
第七章 確定證據可采性的程序
一、可采性問題的判斷主體
二、提齣可采性爭議的方式——當庭異議與審前動議
三、確定可采性的程序
四、與可采性有關事項的證明
五、其他國傢確定證據可采性的程序
第八章 可采性規則在中國的確立
第一節 中國關於可采性規則的立法與研究現狀
第二節 中國確立可采性規則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是保障實體公正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是提高程序公正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是提高訴訟效率和保護其他社會利益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也是我國法製與聯閤國刑事司法準則接軌的需要
第三節 中國確立可采性規則的總體設想
一、理論研究的準備
二、法律觀念的轉變
三、可采性規則體係的構建
四、配套製度的建設
第四節 幾個亟須設立和完善的可采性規則
一、非法言詞證據排除規則
二、非法物證排除規則
三、傳聞證據規則
四、特權規則
五、原始證據優先規則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