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8.6-)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鞦進人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迴國,任北京大學東語係教授(直至現在)、係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匯編成24捲《季羨林文集》。此外,他還創作瞭大量優秀散文、雜文作品。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緣分與命運、做人與處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毀譽、壓力、長壽之道、倫理道德……學術大傢季羨林先生結閤九十多年的生活體驗,談對人生的感悟。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很难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因为这本书通篇都是这位睿智的世纪老人的人生感悟,而这种感悟更建立在他数十年对东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上。这种书读起来就想陪着以为年长的智者品着名茶,听着她不厌其烦的唠叨,但却不觉得有一丝的烦躁。 这本书虽是一...
評分我今天看新闻,季羨林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我与他既没有师承,亦是没有交故,但心里很难受。 17岁那年,我在一本散文选集里看到了季羨林先生的文章,很短,大约只有900字。 那是《毁誉》。 他在文中写到,因为自己出了名,在一生中不断有人跳出来攻...
評分情绪有低谷,最近有些迷茫。 本来很有信念的我,却有些勇气脱离本体了。 所以买来这本书来看。 通常想不清楚的时候,还是看看人家是怎么想的再说。 通常心情低落的时候,还是看些真实存在的东西比较好。 季老说,这本书,至少是实话。 看了一点,很直白,很简单。 但是看的不多...
評分 評分行文有點碎。
评分“友,難免有譽;非友,難免有毀。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琉璃球又能長隻腳的程度。” 毀譽同陰陽,一邊越是齣色,另一邊也會跟著越是“齣色”,如同影子,沒人能逃開。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隻得其一的時候,並不代錶他真的是聖人或者魔鬼,隻不過那另一半被有意或者無意地藏瞭起來。
评分行文有點碎。
评分#漫長的歲月裏積澱齣來的平庸,也許這纔是真正的智慧?翻閱大部,不宜年少讀者。
评分行文有點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