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黛雲(1931年1月-),苗族人,生於貴州貴陽,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英語、俄語可閱讀。現任北京大學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外國語大學顧問教授、東北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兼任教授。1990 年獲加拿大麥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全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1984-1998)、深圳大學中文係主任(1984-1989) 。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1990-1997)。
我在大一的读书经历: 这本书,我在昌平的图书馆里看到过。当时很想看,因为这种“比较文化”的题材是我最感兴趣的。但当时翻了翻,感觉可能我看不懂于是就没看。现在觉得多亏当时没看,我今天都没能看进去(都是哲学的“字儿”,没有故事),当时更看不懂了。若干年后我才发...
評分我在大一的读书经历: 这本书,我在昌平的图书馆里看到过。当时很想看,因为这种“比较文化”的题材是我最感兴趣的。但当时翻了翻,感觉可能我看不懂于是就没看。现在觉得多亏当时没看,我今天都没能看进去(都是哲学的“字儿”,没有故事),当时更看不懂了。若干年后我才发...
評分我在大一的读书经历: 这本书,我在昌平的图书馆里看到过。当时很想看,因为这种“比较文化”的题材是我最感兴趣的。但当时翻了翻,感觉可能我看不懂于是就没看。现在觉得多亏当时没看,我今天都没能看进去(都是哲学的“字儿”,没有故事),当时更看不懂了。若干年后我才发...
評分我在大一的读书经历: 这本书,我在昌平的图书馆里看到过。当时很想看,因为这种“比较文化”的题材是我最感兴趣的。但当时翻了翻,感觉可能我看不懂于是就没看。现在觉得多亏当时没看,我今天都没能看进去(都是哲学的“字儿”,没有故事),当时更看不懂了。若干年后我才发...
評分我在大一的读书经历: 这本书,我在昌平的图书馆里看到过。当时很想看,因为这种“比较文化”的题材是我最感兴趣的。但当时翻了翻,感觉可能我看不懂于是就没看。现在觉得多亏当时没看,我今天都没能看进去(都是哲学的“字儿”,没有故事),当时更看不懂了。若干年后我才发...
fed up...
评分被迫熟悉校友作品!嗬嗬。。。
评分會議論文集,很多是垃圾
评分要求書目之一,比較文學必看之一。關於文化的誤讀,這些確實值得深思。每個人都以自己文化的本位去看待其他文化,這種就是所謂的僞普遍性。而僞普遍性並不是文化的多樣性,必須尋找一種和諧的形式,來處理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衝突。
评分隻看瞭艾柯的那篇,不得不說那時的學術水平比現今要高不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