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治
七○年代便以少少幾篇作品(如小說〈村人遇難記〉)嶄露頭角。原有意投身電影,終仍返迴寫作。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七年浪跡美國;一九九八獲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之〈遙遠的公路〉可算此期間生活與創作的寫照。
一九九○年鼕返颱長住,自此所寫,好談旅行、談七○年代如〈颱北遊藝〉、談小吃如〈粗疏談吃〉、談颱北如〈水城颱北〉,談搖滾談流浪談走路,題材寬廣,風格自成一傢。
著有《理想的下午》《讀金庸偶得》(皆遠流),《颱灣重遊》(作者自印),《生活筆記》一九七七年版之〈人名索引〉。
「每次得知有朋友要齣遠門,將去的城鎮倘我曾經玩過,我總是很多事的想寫下兩三頁紙,上麵記著我覺得他應該去玩去看去吃的地點,讓他帶著上路。……
「我當然也一直想把京都的好玩地點寫在紙上給朋友。這個念頭已有很多年瞭。一開始我大約會寫下:◎石土屏小路◎宇治川兩岸。沿著川散步,最富閒情。川北岸的「宇治上神社」與南岸的「平等院」不妨隻用來當作散步中某一轉摺時的點景可也。◎「綿熊蒲鉾店」的甜不辣,如同在颱灣所吃之口味,而更勝。◎「茂庵」。開在吉田山頂的木屋式咖啡館。幾次之後,愈寫愈多,如此愈發不易隻是兩三張紙瞭。最後,索性寫成一本小書算瞭。
「但我仍然希望它像兩三頁紙那樣的隨便、那樣的輕巧、那樣的簡略,以及,那樣的像寫給熟朋友的、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的自在。不知道容不容易做到。」──〈何以寫此書〉
********************
一九八三年,二十啷噹的他,推開纔溫熱的copywriter文案,站起身來,舉步齣發。
從此再也不曾停下。
幾十年瞭。
他,總是在晃蕩。
在颱灣,在日本,在香港。
從理想的下午漫晃到小食的夜宵,
從西湖的曉風殘月浪蕩去紐約的街巷大道。
他,是六○年代波希米亞的孑遺,
是真正嬉皮精神的延續,
更是浸潤晚明風流的古人在今。
這次,他晃蕩到韆年的京都。
他說他是門外漢,
略略一望,
卻盡是巷內人不見的風物景。
如作者所望,這是一本寫得很輕巧飄逸的書,舒國治道出了京都的清靈秀雅,他寫京都的雨、黎明、旅館、長牆、飲食等等盡皆出色,點題作《門外漢的京都》,讓我讀完都很想到京都去睡一下覺。《倘若老來,在京都》一文寫得饒有趣味,不過似乎有點太理想化。不過照舒國治所說,他遊...
評分“怀此颇有年,不敢问来人。” 第一次读这本《门外汉的京都》是2006年。读完之后最记得三件事:第一,舒国治先生真是游荡的高人,玩得妙、写得雅;第二,京都好似一派清冷之色,虽然是妙,估计得安安静静地去玩;还有一件,就是他在书扉页上自己用两句诗拼出来的这一个对子。...
評分《门外汉的京都》出版在七月,当时自己八月的京都行已经敲定,心下窃喜,却终因各种恼人琐事未得读完,便连滚带爬地登上了直飞大阪的航班。着陆前半小时,已飞抵日本岛上空,飞机开始降落,只见满目的浓翠葱郁,全是绿植森林,很快接近填海而建的关西空港,又是一片幽蓝清澈,...
評分旅程,于日常生活的颠扑,总得记录下些什么,方不负了那一场奔赴。而记录旅程,也一直是我少年出游以来的习惯。早年囊中羞涩,有落脚之所已属不易,更别提还品味些什么情调之类,故而能于游记中介绍的不过是目之所触和心中所感。后来,能有一些余裕消费其它,但终觉不过身外之...
評分周一收到連城送的《門外漢的京都》,周五又拿到江東送的《讀金庸偶得》(遠景版),幸福得要死,即使自行車被偷都不在乎了。 立即迷上了舒國治。 如素凈和服條紋般的白卡封面,照片的文字說明小小地印在前勒口上。內封前的環襯上印著“懷此頗有年 不敢問來人”的集句。書名應...
mark瞭一些地方,幾乎是用颱灣腔默讀完瞭整本書,文字有點柔膩···
评分無盡的念頭
评分要在京都住一年纔會有這樣的感懷吧。
评分寫得跟高考作文一樣,嘖嘖
评分樸實而又寫實的文字,讓我也想宿一宿京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