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阅读本书
Develop a Winning Investment Strategy -- with Expert Advice from "The Nation's #1 Money Manager" Peter Lynch's "invest in what you know" strategy has made him a household name with investors both big and small. An important key to investing, Lynch says, is to remember that stocks are not lottery tickets. There's a company behind every stock and a reason companies -- and their stocks -- perform the way they do. In this book, newly revised and updated for the paperback edition, Peter Lynch shows you how you can become an expert in a company and how you can build a profitable investment portfolio, based on your own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and on straightforward do-it-yourself research. There's no reason the individual investor can't match wits with the experts, and this book will show you how. In Beating the Street, Lynch for the first time: * Explains how to devise a mutual fund strategy * Shows how he goes about picking stocks, step-by-step * Describes how the individual investor can improve his or her investment performance to rival that of the experts of the investment clubs.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其共同之处在于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69年,林奇进入富达公司。1977~1990年间,他一直担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基金的经理人。在这13年间,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投资绩效名列第一。
1990年,彼得•林奇光荣退休,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轰动华尔街。
(1)华尔街的专业人员要完成大量销售任务,本身缺少时间和意愿去深入追踪某些行业,缺少实地调研和独立研究使得自身很难发现大牛股。 (2)专业人员时刻关心股市的走势,判断最佳投资时机反而缺少了长期投资的心态,同时易受整个股市焦虑恐慌心理的影响,做出不理智的判断。 ...
评分 评分内容:★★★★☆ 翻译:★★★★☆ 排印:★★★☆☆ 装帧:★★★☆☆ 自己听到过很多人说,彼得·林奇的这套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他们认为在中国没有价值投资,更有甚者愤愤地说:“中国的股市连外国的赌场都不如。外国的赌场还有规则可言,而中国股市是一个完全没...
评分据说电影的续集一般都很难超过第一部。不幸,这本书也不能免俗。 显然,由于第一本书成功,在第一基金经理人的光环下,林奇很难不写本续集,就像一部卖座的片子拍续集一样平常。但显然,林奇并没有把写书特别当回事,续集也就理所当然地比较一般了。 相比第一部,这本书更像...
评分内容:★★★★☆ 翻译:★★★★☆ 排印:★★★☆☆ 装帧:★★★☆☆ 自己听到过很多人说,彼得·林奇的这套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他们认为在中国没有价值投资,更有甚者愤愤地说:“中国的股市连外国的赌场都不如。外国的赌场还有规则可言,而中国股市是一个完全没...
always easier said than done...
评分不如One Up On Wall Street
评分One up的姊妹篇。前者主要是GARP这个流派的理论铺陈,而本书主要着眼于具体的案例分析(作者在1992年巴朗周刊的评论)。很喜欢47页的比喻,对理解周期很有价值:如果你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下,那么当外面的温度跌到零下,你不会认为这是下一个冰川时代的到来。你会穿上自己的派克大衣,把盐撒到走道上,并提醒自己,寒冬会过去,温暖的夏天不久就会到来。历史上可转债和企业债的收益差徘徊在2%,在1987年达到了4%,说明可转债贵了;而在海湾战争与萨达姆恐慌的1990年,可转债居然收益率比企业债高了1%。这样无效的定价时不时会出现。第一百页林奇总结的第一段麦哲伦基金的经历有借鉴意义。人们常指着林奇书中讲到的企业说93年后就不行了。然而他提到的很多公司在之前都是小公司。今日的巨无霸必然起始于当时的名不见经传。
评分One up的姊妹篇。前者主要是GARP这个流派的理论铺陈,而本书主要着眼于具体的案例分析(作者在1992年巴朗周刊的评论)。很喜欢47页的比喻,对理解周期很有价值:如果你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下,那么当外面的温度跌到零下,你不会认为这是下一个冰川时代的到来。你会穿上自己的派克大衣,把盐撒到走道上,并提醒自己,寒冬会过去,温暖的夏天不久就会到来。历史上可转债和企业债的收益差徘徊在2%,在1987年达到了4%,说明可转债贵了;而在海湾战争与萨达姆恐慌的1990年,可转债居然收益率比企业债高了1%。这样无效的定价时不时会出现。第一百页林奇总结的第一段麦哲伦基金的经历有借鉴意义。人们常指着林奇书中讲到的企业说93年后就不行了。然而他提到的很多公司在之前都是小公司。今日的巨无霸必然起始于当时的名不见经传。
评分举例详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