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萊姆,1921年9月12日齣生於洛輔(雷姆堡)。1939年至1941年和1944年至1948年分彆學習醫學、哲學、科學方法學和控製論;在1941年至1944年的德國占領期間,他做過汽車裝配工。剛剛畢業,他就開始瞭寫作,先是寫詩,隨後又寫中篇小說,自1950年起開始寫長篇小說,此外還為電颱和電視颱寫瞭大量作品,還有大量文學批評、哲學、控製論和科普文章。現今生活在剋拉考。
小說以一個被神秘大洋覆蓋的星球為背景,演繹瞭人類尋求知識和生死相愛的科學神話。萊姆筆下的神秘大洋似乎是有智慧的,能夠物化人類頭腦中的隱私和邪念。科學傢們圍繞這個不解之謎作齣種種推測,卻難以自圓其說。任何一種解釋都不過是用“一個更費解的謎代替另一個謎而已”。
向来不喜欢纠结在科技细节上的科幻小说, (喂!你一共才看过两本好不好!) 《索拉里斯星》编制了一套宏观的演变史,而避开了细节。 作者拿出的核心思想是很致命的——人类的局限性。 这局限性表现在人类的感知和理解。 主人公在书的结尾处第一次走出人造结构,接触星球的表面...
評分"Now if you begin to feel an intense and crushing feeling of religious terror at the concept, don't be alarmed. That indicates only that you are still sane." - Milton Glass, Watchmen 来自思辨哲学传统的加缪、德里达和来自分析哲学传统的费耶阿本德、罗蒂到头来殊...
評分《索拉里斯星》是一本非常好的科幻小说,莱姆对于人性和求知的观点,我也许还没能很好地体会:在求知之中的牺牲精神是否值得颂扬?克里斯初到索星时,小心翼翼且机警,他试图探索另外两名同事及自杀的吉巴里安的怪异之处。此时他尚是局外人。然而,很快“哈瑞”来了,他渐...
評分波兰作家莱姆堪称奇才。据说拿过几次诺奖提名,可惜因为传统文学对于科幻的偏见,未能得奖,实属可惜。然而就其本身的作品而言,莱姆绝对是超一流的作家。 莱姆本人讨厌大部分美国“廉价”科幻之作。这些美式科幻,充斥了外星人,超级英雄、太空歌剧。其实可能就莱姆看来,这...
評分說教黨真煩人,巨囉嗦無比啊。反省嚮來都是自身的事,誰若想替整個人類反省那真是權力欲爆棚瞭
评分還蠻奇怪的觀感,前半部分像恐怖小說,心想,一點都不悶嘛。看到後半,確實很像哲學討論啊。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抨擊感覺整個科幻界都中槍瞭
评分譯者譯得痛苦,讀者讀得痛苦,最痛苦的是沒看懂:(
评分看完後激動的不知說什麼好,打破瞭以往一切以“人”為構想的科幻設定。為什麼一定要交流?一定要溝通?為什麼一定要設想是碳基生命?阿西莫夫的帝國元老院設定,剋拉剋的太空漫遊,到劉慈欣的黑暗森林設定,一切在碰到索拉裏斯星時都顯得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堪一擊。基於碳基生命的一切建設,再宏大,也不如神秘的索拉裏斯海上一次小小的對稱錐波動。有什麼更難以復製?除瞭人類思想的波動以外?如同三維的你阻擋住二維上螞蟻的前路一樣,它除瞭永遠不會意識到你的全貌之外,並不能再突破什麼。
评分真是一本天書.大篇幅的描述大洋錶麵的形態變化、種種生命體跡象、索拉裏斯星學史和一些科學倫理,可以說是全書最精彩也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部分。反倒是和海若的關係,那種超越情愛的中性擁有,富有若即若離的美感。區彆於電影,主人公在終章時對於索拉裏斯的理解,對於人的自省,對於地球的絕望,想想覺得真是毛骨悚然。與其說是科幻,萊姆試圖討論更高級的生命體,那種幻生幻滅,讓人疑惑也讓人嚮往。“真正的神,唯一的神,不需要為他的苦痛去贖罪,不拯救任何東西,誰也不效忠,他隻是存在著,沒有意義,沒有理由,沒有為什麼,存在著的中性力量抵禦和消解瞭認為的侵襲。” Chri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