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此書的本意,用徐先生“小引”中的話來說,就是:
“現在所處理的這宗古學(指常說的宋明理學),內容不是不高深,優美,在古代不是不普遍,從宋代流傳至今,未嘗斷絕,隻是如今有斷絕的趨勢瞭。姑斷自馬一浮止,可推為迄今最後一宋學大師。馬氏之後,尚未聞有專於宋明理學之大師齣現。然則正在這“絕續之交”點,重溫此一理學,不是沒有意義的事。必然是要有於此學身體力行的人物,走齣瞭其書院或學院,說齣平民大眾皆可瞭解的話,然後對社會有影響。”
目錄
一 小引
二 定名
三 精神哲學的建立
四 為何與如何
五 硃、陸並尊
六 陸學非禪
七 論學之詩
八 所立卓爾
九 非禪之悟
十 姚江之成學
十一 居夷處睏
十二 儒將事功
十三 先知與徹悟
十四 知行閤一
十五 教言摘錄
十六 王、湛新學
十七 王、羅論學
十八 陸、王被攻擊
十九 戴東原攻擊程、硃,牽連陸、王
徐梵澄(1909—2000)原名琥,譜名詩荃,字季海,湖南長沙人。徐梵澄不僅通曉國學各脈,且能用英、法、德、梵、日、拉丁、古希臘、印地等語言進行研究,在中西哲學、宗教、文藝、詩歌每一領域都涉獵頗深,是位集中、印、西學於一身的哲人、學術大師、翻譯傢。徐梵澄早年追隨魯迅,是魯迅最寵愛的弟子。抗戰勝利後,受國民政府教育部的委派,赴印度參與中印文化交流,任泰戈爾國際大學教授。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羅頻多學院,任華文部主任。徐梵澄係統譯齣瞭印度民族大法,即古今韋檀多學一係的經典,有“當代玄奘”之稱。
[本文原刊于《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5期] 摘要:本文以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为中心,考察徐梵澄对陆王心学的诠解。在徐梵澄看来,重温陆王是为了商量旧学、培养新知,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精神哲学。徐梵澄从精神哲学的立场出发,借助“知觉性”的概念,对象...
評分 評分 評分講陸,失之艱澀;講王,失之淺薄
评分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luwangxs/index.htm
评分看過的舊書,補記。
评分保和太和之作
评分徐先生晚年說:中國文化真好,儒傢真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