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哲學用哲學(上下)》是一部真實記錄、全麵展現李瑞環學習、運用馬剋思主義哲學原理心得成就的論著。全書約55萬字,分上下兩冊,由10個部分組成。內容選自作者20多年來從事領導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稿,是作者自身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思想觀點的薈萃。
《學哲學用哲學(上下)》約55萬 字,分上下兩冊,主要由從客觀實際齣發、堅持實踐的觀點、重視總結經驗、掌握辯證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堅持發展的觀點、堅持生産力決定論、堅持群眾觀點、弘揚中華民族“和”的思想、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十部分組成。每一章節的內容,除個彆篇目外,均選自作者1981年以來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稿。
《學哲學用哲學(上下)》既體現瞭作者深厚的理論修養,又體現瞭作者始終堅持實踐一、理論聯係實際、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理論修養的學風,還體現瞭作者求真務實、言之有物、詼諧幽默、平易近人的文風,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很強的可讀性,是一部優秀的當代馬剋思主義哲學讀物。
李瑞環,1934年9月生,天津寶坻人,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51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建工業餘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
1951年至65年在北京第三建築公司當工人(其間:1958年至1963年在北京建工業餘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學習)。1965年至1966年任北京建築材料供應公司黨委副書記兼北京建築木材廠黨總支部書記。1966年至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1年至72年任北京建築木材廠黨委書記。1972年至1973年任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局黨委副書記。1973年至1979年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兼市基建指揮部指揮、市總工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常務委員。1979年至1981年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1981年至1982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長,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82年至1984年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代理市長、市長。1984年至1987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1987年8月任)。
1987年當選為中共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天津市市長。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增補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年3月26日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主席。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政協主席。
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三屆四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
著有:《為人民辦實事隨談》(1990年齣版),《學哲學用哲學》。
愛好:打網球、乒乓球、釣魚、京劇。
读完感受颇深,适合体制内读,许多观点仍旧适应现在的工作和环境。把抽象的哲学和具体工作联系起来,为写公文也好还是具体工作也好,指明了思路和方法,而且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不枯燥,读着舒服。对体制内如何思考、工作、学习有个全面的看法。看多了,真是洗脑,思想观...
評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口碑特别好,不知是因为他品格更好,出身更低,还是同时代领导班子出的书也就这本实用一点,还是书本身好;于是买来一读,才知道是其秘书班子四处摘录,不能说李瑞环同志一点原创没有,但显然不是我想象的学了某书,做点笔记写点心得如我现在这样...
評分大凡领导同志,总要有许多讲话和文章。无论在位与不在位,大到中央领导,小到县委书记,领导同志将自己的讲话和文章结集出版,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只不过,领导同志的著作似乎可读性不强,对普通老百姓和专家学者普遍缺乏吸引力。 但是这种状况在2005年却有了改变,原...
評分否定之否定规律。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状态。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扬弃,保留发展了适应的部分,否定抛弃了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前进。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次扬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进程中,通过改革开放的形式,进行...
評分学哲学,用哲学 该书为李瑞环同志的文选和讲话集。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李大人的传说:木匠出身,官至常委,身无学历,胸有哲学。做工匠能持续发明创造成为标兵,做领导能锐意改革破一城之旧貌,就连退休写本书都能被誉为干部的“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出去思政培训时,我觉得讲...
感覺在上黨課瞭~沒勁
评分有思想,有內容,有內涵,有深度! 會有精神的洗禮,職業精神的提升,工作方法的學習等等,收獲多多!
评分粗一看散漫得一比,沒有體係,也不想細看瞭。
评分講道理,語言並列、排比多,很有氣勢和說服力
评分理論聯係實際。好書。易學易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