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教授,法国大学荣誉教授。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和资料中心主任,巴黎东方语言文明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专著有:《旧政权结束时上海的金融危机》(Une crise financière à Shanghai à la fin de L'Ancien Régime,Mouton出版社,1964年);《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L'Age d'or de la bougeoisie chinoise,1911-1937,Flammarion出版社,1986年);《中国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到今天》(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 de 1949 à nos jours,Armand Colin出版社,1987年);《孙中山》(Sun Yat-sen,Fayard出版社,1994年);《清朝官员与买办:东亚危机的关键》(Le mandarin et le comprador;les enjeux de la crise en Asie orientale,Hachette出版社,1998年);《19-21世纪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本家》(Capitalismes et capitalistes en Chine du XIXe au XXIe siècle,Perrin出版社,2007年);《中国,新国家资本主义》(Chine. Le nouveau capitalisme d'État,Fayard出版社,2013年)等。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的记叙涉及到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它力图在短短几百页中汇集概括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其他中外大专院校持续20多年的研究成果。《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目的是要强调在城市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沉浸在当地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多方面研究的综合目标集中于这个或那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或政治——上海史显得极其复杂。它经历了激烈的和对立的历史插曲和片断:被迫开埠、太平天国起义、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以及革命运动、国民党独裁、日本占领,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然而,从远处观察,在异地遥望,这部剧烈动荡的历史似乎由一种定式操纵着,一种超越一切的寻觅,即追求现代性。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第一部分梳理了上海如何在开埠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活动中心,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发展的历史,第三部分以“一个时代的结束”为主题,主要讲抗战时期上海的痛苦发展,最后一部分以“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作结。
上海个工业,大致在拉1910年代挨末纪念开始快速发展,到1920年代进入一个黄金阶段。在拉迭个过程当中,老早来自士绅,土豪以及会馆统治势力家庭个新一代后生,同来自周边地区,能力出挑个经理人,工程师一道,开创出一种同老早经商模式弗一样个生产路径,并从中诞生后势来让交...
评分 评分 评分18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让交关江浙地区个难民进入租界,尽管之后有蛮多人重新回到老家,弗过,也有老多人就此定居下来。1852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增长超过廿万,相当于之前城市人口个将近40%。之后,又有大量江浙人因为工作机会、经商等原因源源不断进入上海,到1910年个辰光...
白吉尔和上海的诸多院校研究机构“合作”的一部上海史,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平淡的,再者当下看来这样的现代化范式也不再时髦了,有用烂和难以解释的嫌疑了。
评分通史性著作
评分越到后面越弱,倒也符合这座只剩躯壳且没有真正个性的城市的命运了
评分越到后面越弱,倒也符合这座只剩躯壳且没有真正个性的城市的命运了
评分在更好的上海史著作出来之前,先读读这本是应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