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漫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其中较著名的二十几首以前已由晓拂等人输入,我这次做了校对,并予补足,大体按写作的时间顺序排列。
李煜有文集30卷,不过大多已散佚失传。清嘉庆时董诰等人编的《全唐文》收录李煜文7篇。本书也依此进行了注解。本书后面有附录若干,主要是史书有关李煜的传记、前人对李煜词作的评语、李煜父亲李璟的传世名词以及本书作者写的《李煜年谱》、《论李煜词》、《论李煜诗》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李煜其人与其作品。“名言警句”在正文中用着重点标出,以方便读者查阅。
用浅浅的笔画你,描你 画你如沉霭中的远黛 薄凉,薄凉 用悠悠的心读你,品你 读你如玩味后的残香 悠长,悠长 你用浓浓的胭脂泪 将自己喝成一杯浓浓的香醇 徐徐饮尽 于是九殿华彩,六宫粉翠 也随你醉成 长江边的烽火,石头...
评分用浅浅的笔画你,描你 画你如沉霭中的远黛 薄凉,薄凉 用悠悠的心读你,品你 读你如玩味后的残香 悠长,悠长 你用浓浓的胭脂泪 将自己喝成一杯浓浓的香醇 徐徐饮尽 于是九殿华彩,六宫粉翠 也随你醉成 长江边的烽火,石头...
评分当年七夕 你无言一队春,不学鱼龙构强名 当年七夕 你可奈的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当年七夕 你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当年最是繁华,只一句车如流水马如龙 如今却是萧索,何止于朝来寒雨晚来风 当年你 位尊九五,鲜为人君之事 身披缁衣,常诵禅家妙谛 ...
评分读李煜词,仅"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已是天上人间.其遭国破,身毁,铸如此之词值矣. 诗词,文章--境界之事,实是非意愿所为;境界实难创造,词章表达仅是适时内外写照而已.而那天上人间的参悟,表达,实是难得的天意-人求.重光身为帝王,纵然是偏安求生,终是性格-命运使然,才有那天上人间...
评分用浅浅的笔画你,描你 画你如沉霭中的远黛 薄凉,薄凉 用悠悠的心读你,品你 读你如玩味后的残香 悠长,悠长 你用浓浓的胭脂泪 将自己喝成一杯浓浓的香醇 徐徐饮尽 于是九殿华彩,六宫粉翠 也随你醉成 长江边的烽火,石头...
买这本书还是高二时候 莫名忧伤的季节 正与李煜词中的忧伤契合 那时几乎书不离手 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了
评分每天背在包里的书。
评分好些喜欢的篇章
评分李后主作得一手好死啊。詞寫得實在漂亮,“往往歡愉作,不如憂患工”體現得淋灕盡緻。但我愚鈍,並不太看得出與納蘭詞的相似之處什麽后主後身啊兩人性格和處世上也是天差地別吧,到底是不是納蘭身邊一群明遺灌他迷魂湯啊亡國之君與有誌青年差別很大好嗎。顧貞觀的和悼亡尤其讓我反感舊江山香階剗襪什麼的康熙沒興文字獄你就跪謝吧!(跑題……)
评分最喜欢他的“一梦浮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