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製造工程手冊--飛機模綫樣闆

航空製造工程手冊--飛機模綫樣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航空工業齣版社
作者:
出品人:
頁數:371
译者:
出版時間:1993-12
價格:5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8004667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飛機模綫樣闆
  • 飛機製造
  • 航空製造手冊
  • 航空
  • 55
  • 飛行
  • 民航
  • 1
  • 航空
  • 製造
  • 工程
  • 手冊
  • 飛機
  • 模綫
  • 樣闆
  • 技術
  • 參考
  • 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提要

本手冊是飛機製造用模綫樣闆專業的工具書。它包括概述、理論模綫設計、結構模綫設計、樣闆設計與

製造、模綫曬相和附錄。本手冊簡明地給齣瞭模綫設計的各種計算方法和基本公式;具體介紹瞭應用計算機

建立飛機外形數學模型和數控繪製模綫的基本方法;用大量圖錶總結瞭樣闆設計的方法和樣闆製造的途徑;

詳細地給齣瞭模綫曬相的各種配方和操作程序;在附錄中列齣瞭模綫樣闆用的材料、工量具和設備。

本手冊可供飛機製造業從事模綫樣闆工作的技術人員和模綫樣闆鉗工使用,也可供航空院校師生和有

關技術人員參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模綫樣闆技術産生的背景
l.2 模綫樣闆技術的基本內容
1.3 模綫樣闆在飛機製造中的作用
1.4 采用模綫樣闆技術的飛機製造協調
路綫
1.5 我國模綫樣闆技術的發展
第2章 理論模綫設計
2.1 定義
2.2 用途
2.3 技術準備工作
2.3.1 審查和熟悉圖紙資料
2.3.2 編寫設計說明書
2.3.2.1 作用
2.3.2.2 內容
2.4 一般規定
2.4.1 坐標係、基準綫和坐標網綫
2.4.1.1 坐標係
2.4.1.2 基準綫
2.4.1.3 坐標網綫
2.4.2 視圖方嚮
2.5 基本計算和作圖方法
2.5.1 二次麯綫法
2.5.1.1 已知麯綫上五點計算二次麯綫的
顯式方程
2.5.1.2 已知麯綫上四點及其中一點處斜率
計算二次麯綫的顯式方程
2.5.1.3 已知始、頂、終點和麯綫上另一點
計算二次麯綫的顯式方程
2.5.1.4 已知始、頂、終點和判彆值,求二次
麯綫的顯式方程
2.5.1.5 顯式方程中根式正負號的判彆
2.5.1.6 二次麯綫段的共軛
2.5.2 差分法
2.5.2.1 差分錶的編製
2.5.2.2 應用差分法進行麯綫光順
2.5.2.3 差分法的主要插值公式
2.5.3 比例作圖法
2.5.3.1 三角形比例尺
2.5.3.2 梯形比例尺
2.5.3.3 圓形比例尺
2.5.3.4 繪製進氣道唇口縱切麵
2.5.4 球麵三角法
2.5.4.1 常用的球麵三角計算公式
2.5.4.2 用球麵三角法計算空間平麵間的
交綫和夾角
2.5.5 負量計算法
2.5.5.1 負量計算的常用公式
2.5.5.2 用矢量法計算空間平麵的交綫與夾角
2.5.6 樣條麯綫法
2.5.6.1 插值三次樣條函數
2.5.6.2 三次參數樣條麯綫
2.5.6.3 Bezier麯綫
2.5.6.4 B樣條麯綫
2.5.7 參數麯麵法
2.5.7.1 雙三次Coons麯麵
2.5.7.2 Bezier麯麵
2.5.7.3 B樣條麯麵
2.5.8 近似展開直紋麵的三角形法
2.6 機、尾翼理論模綫的設計
2.6.1 工作內容
2.6.2 基本幾何參數的計算
2.6.2.l 機、尾翼錶麵的形成規律
2.6.2.2 弦長、百分母綫和極點
2.6.2.3 名義百分數和實際百分數的換算
2.6.2.4 正常切麵的前緣圓弧半徑
2.6.2.5 翼型射影變換
2.6.3 平麵模綫和百分模綫
2.6.3.1 平麵模綫
2.6.3.2 百分模綫
2.6.4 綜閤切麵模綫
2.6.4.1 基準切麵翼型麯綫光滑度的檢查與修正
2.6.4.2 切麵重閤基準的選擇方法
2.6.4.3 與基準切麵平行的中間切麵的繪製
2.6.4.4 特殊情況下中間切麵的繪製
2.6.5 斜切麵模綫
2.6.5.1 第一種斜切麵
2.6.5.2 第二種斜切麵
2.6.5.3 第三種斜切麵
2.6.6 縱切麵模綫
2.6.6.1 沿直母綫的縱切麵
2.6.6.2 不沿直母綫的縱切麵
2.6.7 扭轉機翼模綫
2.6.7.1 扭轉機翼外形的生成規律
2.6.7.2 稍部基準切麵型值點的求法
2.6.7.3 扭轉機翼中間平行切麵的繪製
2.7 機身、短艙理論模綫的設計
2.7.1 工作內容
2.7.2 縱橫切麵法
2.7.2.1 三麵視圖模綫的協調繪製
2.7.2.2 斜切麵模綫
2.7.3 部件外形按射綫法給齣時理論模綫的設計
2.7.3.1 射綫切麵模綫和綜閤切麵模綫
2.7.3.2 斜切麵模綫
2.7.4 部件外形齣圓弧或二次麯綫形成時理論
模綫的設計
2.7.4.1 橫切麵外形由圓弧構成時理論模綫的設計
2.7.4.2 用二次麯綫給齣部件外形時理論模綫的設計
2.8 外形斜角的求法
2.8.1 外外形斜角的定義
2.8.2 斜角的應用
2.8.3 機、尾翼切麵的外形斜角求法
2.8.3.1 正常橫切麵外形斜角的求法
2.8.3.2 斜切麵外形斜角的求法
2.8.3.3 縱切麵外形斜角的求法
2.8.4 機身、短艙切麵外形斜角的求法
2.8.4.1 橫切麵外形斜角的求法
2.8.4.2 用球麵三角法求橫、縱切麵的
外形斜角
2.8.4.3 用輔助切麵法求縱切麵外形斜角
2.8.5 應用外形數學模型時外形斜角的求法
2.8.6 斜角值錶的說明
2.9 CAD技術在理論模綫設計中的應用
2.9.1 概述
2.9.2 麯麵造型係統
2.9.2.1 係統構成
2.9.2.2 係統功能
2.9.3 飛機外形數學模型
2.9.3.1 外形數模的幾種不同情況
2.9.3.2 飛機外形數模的建立方法
2.9.4 飛機外形數據計算
2.9.4.1 麯麵數據計算
2.9.4.2 麯綫數據計算
2.9.4.3 軸綫、交點數據計算
2.9.4.4 外形斜角計算
2.9.5 飛機公用幾何數據庫與數據管理
2.9.5.1 公用幾何數據庫
2.9.5.2 數據管理
2.10 理論模綫的標注和公差
2.10.1 理論模綫的標注
2.10.1.1 視圖說明
2.10.1.2 綫條標注
2.10.1.3 附注
2.10.1.4 溫、濕度和檢測綫偏差值的記錄
2.10.2 理論模綫的公差
第3章 結構模綫設計
3.1 定義
3.2 用途
3.3 設計要求
3.4 繪製內容
3.5 技術準備工作
3.5.1 讀圖注意事項
3.5.2 熟悉技術文件
3.5.3 編寫模綫設計說明書
3.5.4 繪製濛皮、長桁分布圖
3.5.5 畫坐標網綫
3.6 平麵組閤件結構模綫設計
3.6.1 坐標係
3.6.2 理論外形綫
3.6.3 濛皮真實厚度
3.6.4 長桁軸綫的繪製
3.6.4.1 正常剖麵的長桁軸綫
3.6.4.2 斜剖麵的長桁軸綫
3.6.5 零件外形綫
3.6.5.1 定義
3.6.5.2 零件外形綫到彎麯始點的距離
3.6.5.3 外形綫的畫法
3.6.6 零件內形綫
3.6.6.1 定義
3.6.6.2 零件內形綫至外形綫的距離
3.6.7 零件內部結構綫
3.6.7.1 下陷
3.6.7.2 止裂孔
3.6.7.3 零件端麵和邊緣的工藝間隙
3.6.7.4 缺口
3.6.7.5 零件圓角
3.6.8 零件彎邊展開
3.6.8.1 展開計算基本公式
3.6.8.2 m值錶
3.6.8.3 零件展開綫的畫法
3.6.9 結構模綫常見角度的計算
3.6.9.1 垂直於正常橫切麵的機身縱嚮切麵
與各種橫切麵的夾角
3.6.9.2 不垂直於正常橫切麵的機身縱嚮切麵
與各種橫切麵的夾角
3.6.9.3 機翼母綫平麵與各種肋平麵的夾角
3.6.10 工藝孔
3.6.10.1 工藝孔的名稱、標記和用途
3.6.10.2 工藝孔的選擇原則
3.6.10.3 排鉚釘孔的一般規定
3.6.11 零件彎邊斜角的規定
3.7 立體組閤件結構模綫設計
3.7.1 結構特點
3.7.2 幾種工藝協調方法
3.7.3 設計要求
3.7.4 繪製內容
3.7.5 設計方法
3.7.5.1 理論外形和結構軸綫
3.7.5.2 投影模綫
3.7.5.3 確定切麵數量的原則
3.7.5.4 確定切麵位置的原則
3.7.5.5 切麵布置
3.7.6 艙門和門框的結構模綫設計
3.8 CAD技術在結構模綫設計中的應用
3.8.1 概述
3.8.1.1 工作流程
3.8.1.2 基本條件
3.8.1.3 結構模綫CAD軟件的分類
3.8.2 結構模綫交互式CAD軟件應有的功能
3.8.2.1 基本功能
3.8.2.2 增強性功能
3.8.3 結構模綫CAD的剖麵外形麯綫數據
3.8.3.1 剖麵外形麯綫數據的分類和特點
3.8.3.2 剖麵外形麯綫型值點密度的控製
3.8.4 應用交互式CAD軟件設計結構模綫
3.8.4.1 常用的交互式CAD軟件
3.8.4.2 技術準備工作
3.8.4.3 交互式圖形設計
3.8.4.4 圖形文件的管理
3.8.4.5 工作流程
3.8.5 交互式CAD軟件的二次開發
3.8.5.1 數據前置處理――樣條麯綫數據輸入
與圖形生成
3.8.5.2 數據前置處理―一不等寬偏移麯綫的
數據計算與圖形牛成
3.8.5.3 圖形數據後置處理
3.8.5.4 繪圖機走筆路徑優化
3.9 結構模綫的標注
3.9.1 標注的內容
3.9.2 標注方法
3.9.3 標記要求
3.10 結構模綫的公差
3.11 結構模綫校對的內容
3.12 無尺寸圖設計
3.12.1 概述
3.12.2 術語
3.12.3 無尺寸圖設計總則
3.12.3.1 無尺寸圖的適用範圍
3.12.3.2 一般規定
3.12.4 無尺寸圖設計要求
3.12.4.1 坐標網綫
3.12.4.2 設計內容
3.12.4.3 圖綫和標記
3.12.4.4 圖幅布置
3.12.4.5 標注尺寸的規定
3.12.4.6 標記符號的規定
3.12.4.7 工藝孔的有關規定
3.12.5 尺寸度量及繪製公差
3.12.6 聚酯片基及無尺寸圖原圖的
使用規定
3.13 考慮迴彈角的鈑金零件模綫
設計
3.13.1 鈑金成形零件的迴彈角
3.13.2 影響迴彈角的因素
3.13.3 成形模綫(FBL)
3.13.4 “ D-φ”值錶
第4章 樣闆設計與製造
4.1 樣闆的分類、用途、工藝孔、標記和製造公差
4.1.1 樣闆定義
4.1.2 樣闆的分類、名稱和基本用途
4.1.3 各種生産樣闆的基本特徵
4.1.3.1 外形樣闆
4.1.3.2 內形樣闆
4.1.3.3 展開樣闆
4.1.3.4 切麵樣闆
4.1.3.5 鑽孔樣闆
4.1.3.6 機加樣闆
4.1.3.7 夾具、樣件樣闆
4.1.3.8 專用樣闆(包括化銑樣闆)
4.1.4 樣闆上的工藝孔
4.1.4.1 工藝孔的名稱、標記和用途
4.1.4.2 工藝孔的孔徑和應用範圍
4.1.5 樣闆標記
4.1.5.1 樣闆的基本標記
4.1.5.2 樣闆的專用標記
4.1.6 樣闆製造公差
4.1.6.1 樣 闆的外形公差
4.1.6.2 樣闆的畫綫公差
4.1.6.3 樣闆的鑽孔公差
4.1.6.4 采用數控機床製造樣闆的公差
4.2 各類零件選擇樣闆的一般原則
4.2.1 選擇樣闆的依據
4.2.2 各類零件的典型成形工藝
4.2.3 各類零件選擇樣闆示例
4.3 樣闆設計
4.3.1 樣闆設計的依據
4.3.2 樣闆設計要求
4.3.3 樣闆圖的設計
4.3.3.1 繪製樣闆圖的要求
4.3.3.2 工藝說明的編寫
4.3.4 外形樣闆的設計
4.3.4.1 外形樣闆的幾種特殊形式
4.3.4.2 外形樣闆設計的一般規定和要求
4.3.4.3 幾種典型零件外形樣闆的設計
4.3.4.4 平麵零件外形洋闆的設計舉例
4.3.4.5 鉗焊零件外形樣闆的設計舉例
4.3.4.6 標準擠壓型材外形樣闆的設計舉例
4.3.4.7 鍍金套閤件外形樣闆的工藝間隙
4.3.5 內形樣闆的設計
4.3.6 展開樣闆的設計
4.3.6.1 確定展開樣闆的方法
4.3.6.2 展開樣闆設計的一般規定和要求
4.3.7 切麵樣闆的設計
4.3.7.1 切麵、反切麵樣闆的確定
4.3.7.2 切麵樣闆設計的一般規定和要求
4.3.7.3 濛皮類零件切麵樣闆的設計
4.3.7.4 平麵零件和鉗焊零件局部切麵樣闆的設計
4.3.7.5 標準擠壓型材的切麵樣闆設計
4.3.7.6 軟油箱樣闆設計
4.3.8 機加樣闆的設計
4.3.8.1 機加樣闆設計的一般規定和要求
4.3.8.2 機加樣闆設計舉例
4.3.8.3 套閤件機加樣闆的工藝餘量
4.3.9 化銑樣闆的設計
4.3.9.1 化銑樣闆設計的一般技術要求
4.3.9.2 化銑(展開)樣闆的設計
4.3.9.3 化銑(成形)樣闆的設計
4.3.9.4 化銑樣闆正麵的確定
4.3.10 鑽孔樣闆的設計
4.3.11 專用樣闆的設計
4.3.12 夾具(樣件)樣闆的設計
4.3.12.1 一般規定和要求
4.3.12.2 確定夾具樣闆位置的原則
4.3.12.3 夾具樣闆基準的確定
4.3.12.4 夾具樣闆的加工基準和對閤形式
4.3.12.5 夾具樣闆圖審查的內容
4.3.12.6 夾具樣闆設計圖例
4.4 樣闆製造
4.4.1 樣闆製造的基本方法及工藝過程
4.4.1.1 曬相移形法與非曬相移形法
4.4.1.2 按數據製造樣闆的工藝過程
4.4.2 樣闆下料
4.4.2.1 樣闆的平麵度
4.4.2.2 樣闆的焊接
4.4.2.3 樣闆的移形
4.4.2.4 樣闆的補加
4.4.2.5 樣闆的加強
4.4.2.6 切麵樣闆的外廓尺寸
4.4.3 樣闆外形的加工
4.4.3.1 樣闆外形加工的一般規定
4.4.3.2 樣闆外形加工的一般技術
要求
4.4.3.3 樣闆外形加工的幾種方法
4.4.4 樣闆鑽孔
4.4.4.1 鑽製工藝孔的技術要求
4.4.4.2 樣闆擴孔直徑
4.4.4.3 按尺寸排導孔
4.4.4.4 其他孔的製作
4.4.5 樣闆畫標記綫和打標記
4.4.5.1 樣闆畫標記綫的技術要求
4.4.5.2 樣闆畫綫
4.4.5.3 樣闆打標記的技術要求
4.4.6 樣闆的協調
4.4.6.1 樣闆協調的概念
4.4.6.2 樣闆協調的要求
4.4.7 相闆和樣闆的噴漆
4.4.7.1 相闆和樣闆噴漆的作用
4.4.7.2 相闆和樣闆噴漆的顔色
4.4.7.3 相闆和樣闆的噴漆工藝
4.5 國外某飛機公司所用樣闆簡介
4.5.1 常用樣闆的名稱和用途
4.5.2 樣闆工藝孔
4.5.2.1 工藝孔的名稱、標記和用途
4.5.2.2 有關工藝孔的規定
4.5.3 樣闆標記
4.5.3.1 樣闆標記中常用的英語縮寫詞
4.5.3.2 錶示零件幾何形狀的標記
4.5.3.3 樣闆標記的有關規定
4.5.4 常用樣闆的基本特徵和結構形式
4.5.4.1 LT――展開(外)樣闆
4.5.4.2 LTU――展開(外)相闆
4.5.4.3 RLT――銑切用展開(外)樣闆
4.5.4.4 DLT――試壓展開(外)樣闆
4.5.4.5 IPLT――儀錶闆展開(外)樣闆
4.5.4.6 PLT――局部展開(外)樣闆
4.5.4.7 FBT――成形模樣闆
4.5.4.8 AT――應用樣闆
4.5.4.9 CT――外廓樣闆
4.5.4.10 PBT――衝孔下料樣闆
4.5.4.11 PT――仿形樣闆
4.5.4.12 CMT――化銑樣闆
4.5.4.13 SFDT――拉伸成形模樣闆
4.5.4.14 SST――毛料樣闆
4.5.4.15 RST――粗鋸下料樣闆
4.5.5 有關樣闆設計、製造的若乾問題
4.5.5.1 樣闆上外形交綫、彎麯綫、彎麯
中心綫的使用
4.5.5.2 成形後修切餘量(TAF)
4.5.5.3 裝配中修切餘量(TOA)
4.5.5.4 製動彎邊(Locking Flanges)
4.5.5.5 縮比樣闆
第5章 模綫曬相
5.1 模綫曬相的分類與應用
5.1.1 定義
5.1.2 分類
5.l.3 應用
5.1.3.1 模綫曬相技術的應用
5.1.3.2 各種曬相方法的應用
5.2 重氮曬相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濕法工藝
5.2.2.1 工藝過程
5.2.2.2 感光液配製
5.2.2.3 闆麵除油
5.2.2.4 塗布
5.2.2.5 乾燥
5.2.2.6 曝光
5.2.2.7 顯影
5.2.2.8 水洗
5.2.2.9 乾燥
5.2.2.10 修相
5.2.2.11 檢驗交付
5.2.3 乾法工藝
5.2.3.1 工藝過程
5.2.3.2 感光液配製
5.2.3.3 塗布與乾燥
5.2.3.4 曝光
5.2.3.5 顯影
5.2.3.6 修相
5.2.3.7 檢驗交付
5.2.4 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5.3 鉻膠曬相法
5.3.1 基本原理
5.3.2 著色法工藝
5.3.2.1 工藝過程
5.3.2.2 感光液配製
5.3.2.3 除油
5.3.2.4 塗布
5.3.2.5 乾燥
5.3.2.6 曝光
5.3.2.7 顯影
5.3.2.8 著色
5.3.2.9 水洗脫膜
5.3.2.10 乾燥
5.3.2.11 修相
5.3.2.12 檢驗交付
5.3.3 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5.3.4 染色法工藝
5.3.4.1 工藝過程
5.3.4.2 感光液配製
5.3.4.3 塗布
5.3.4.4 乾燥
5.3.4.5 曝光
5.3.4.6 顯影
5.3.4.7 染色
5.3.4.8 固色
5.3.4.9 乾燥
5.3.4.10 檢驗交村
5.3.5 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5.4 重氮樹脂曬相法
5.4.1 陽曬陽基本原理
5.4.1.1 基本原理
5.4.1.2 成相原理
5.4.1.3 成相原理的化學反應式
5.4.2 陽曬陽工藝
5.4.2.1 工藝過程
5.4.2.2 感光液配製
5.4.2.3 塗布
5.4.2.4 乾燥
5.4.2.5 曝光
5.4.2.6 顯影
5.4.2.7 定影
5.4.2.8 乾燥
5.4.2.9 修相
5.4.2.10 檢驗交付
5.4.3 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5.4.4 陰曬陽基本原理
5.4.5 陰曬陽工藝
5.4.5.1 工藝過程
5.4.5.2 感光液配製
5.4.5.3 塗布
5.4.5.4 乾燥
5.4.5.5 曝光
5.4.5.6 顯影
5.4.5.7 定影
5.4.5.8 乾燥
5.4.5.9 修相
5.4.5.10 檢驗交付
5.4.6 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5.5 幾種曬相方法的分析與對比
附錄A 模綫設計、樣闆製造用材料、
工量具和設備
附錄B 模綫曬相用材料和設備
附錄C 模綫設計和曬相的
環境要求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