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40-1992),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个人风格突出,魔幻现实、哥特风、女性主义等色彩摇曳其中。著有《魔幻玩具铺》(1967)、《数种知觉》(1968)、《英雄与恶徒》(1969)、《爱》(1971)、《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1972)、《新夏娃的激情》(1977)、《马戏团之夜》(1984)、《明智的孩子》(1991)等长篇。其短篇小说集有《染血的房间》(1979)等。卡特亦翻译、编辑童话和民间传说选集,出版有《歪道女孩和邪门女人:颠覆故事选集》(1986),另有新闻性作品和电影剧本。
十五歲的梅勒妮剛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一天深夜,她趁著父母遠行,偷穿母親的結婚禮服,幻想自己的成長,但莫名襲來的恐慌,讓母親的結婚禮服綻裂成片,而這個夜晚也以驚懼告終。
隔日醒來,梅勒妮收到電報,父母因難雙亡,梅勒妮跟她的弟弟妹妹都被送往菲利普舅舅家。在這個陰霾黑暗的玩具鋪中,她體驗到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除了經濟狀態的改變,污穢但充滿異性魅力的兩個男孩、無法說話的舅媽、兇暴邪惡的舅舅,讓她感覺生活在夢境中。
某日下午,一個亂倫的場景引起一場大火,終於讓這個玩具鋪成為廢墟,所有鬼魅般的玩具也一同葬生灰燼。
看标题的时候我想这无非是一个女孩的梦吧。特别是,当我看完了第一章,当女孩梅拉尼失去双亲,生活一落千丈去投奔舅舅舅母的时候,我差不多心里已经构思出了大概,大概是另一本像《失物之书》一样的小说,所有关乎成长的小说都是从失去开始的,最终在失去全部的时候将所有失去...
评分看标题的时候我想这无非是一个女孩的梦吧。特别是,当我看完了第一章,当女孩梅拉尼失去双亲,生活一落千丈去投奔舅舅舅母的时候,我差不多心里已经构思出了大概,大概是另一本像《失物之书》一样的小说,所有关乎成长的小说都是从失去开始的,最终在失去全部的时候将所有失去...
评分可能是因为不太喜欢这部安吉拉•卡特的长篇处女作《魔幻玩具铺》,所以导致我从动笔的第一秒就知道很难把这篇文评写的层次分明,血骨丰盈。 安吉拉•卡特的书我看过几本,基本都是后期,比如《明智的孩子》。而这部早期的作品通览下来果然是和成熟期有所差异的。 不过在大...
评分 评分标榜女性主义的作家,一般理论先行,写出来的小说不见得好看,就像波伏娃的《名士风流》。但安吉拉·卡特是个异数。 她是一个以大胆前卫著称的、风格卓异的作家,善于将经典的童话改头换面,描绘出色彩浓烈瑰丽的魔幻现实,更加入哥特式的诡谲渲染,将小说场景设置得“...
.................
评分.................
评分台版的好处是让我回归到逐字阅读的状态,每一字的细微描述和每一个绝妙比喻鲜明地影像化呈现在脑海,那该是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式的场景和配乐,强烈的反差,浓重的阴郁,尖锐的沉默,狰狞的咆哮,噬人的咒符,成长的恐惧......无一不扼住故事内外之人的喉咙,让人无声地死命挣扎,想要撞破这令人窒息的被诅咒的玩具店,掀翻他们身处的伦敦永不曾消散的厚重的湿答答的浓雾,掘出一道光一条裂缝一个孔洞一个生命得以喘息的出口。虽然,这出口的结局出现得仓促且形式化了一点儿。
评分henhaokan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