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齣成就獎得主
•上海市作傢協會評選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作傢
•《務虛筆記》、《我與地壇》被上海市作傢協會評選為「九十年代十大最具影響力文學作品」。
•我對史鐵生滿懷景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齣的作傢,更是一個偉大的人-莫言
•黃錦樹 專文推薦在史鐵生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的推薦序中,王安憶寫道:「史鐵生的小說,或多或少都有些寓言的意思。在他的早期,坐輪椅還不久的時候,小說還多是描寫具體的生活經驗:寫街道手工作坊的〈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寫知識青年下放農村生活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等等。隨著坐輪椅的時間增長,離開自由行動的日子越遠,史鐵生的小說越變得抽象。思想的涵量增加,故事則漸漸不象形現實,比如〈命若琴弦〉,比如〈毒藥〉,比如〈中篇1或短篇4〉……
《史鐵生 小說精選集》選入王安憶在上文中所提及,史鐵生早期中期晚期的代錶作三篇。另還收錄: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奶奶的星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選十大中文創作的「我與地壇」;導演陳凱歌電影〈邊走邊唱〉的原創小說「命若琴弦」。書前並以史鐵生有名的創作自述「答自己問」,作為序言。
《史鐵生 小說精選集》是這位「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作傢」的創作精華。
史鐵生
上海市作傢協會邀請百多名批評傢推薦九十年代十部最佳作品,於二000年十一月公布結果,總結九十年代中國文學最大成就,十大最具影響力的作傢為:王安憶、餘華、陳忠實、韓少功、史鐵生、賈平凹、張煒、張承誌、莫言、餘鞦雨。十大最具影響力作品:《長恨歌》、《務虛筆記》、《我與地壇》、《白鹿原》、《馬橋詞典》、《許三觀賣血記》、《活著》、《九月寓言》、《心靈史》、《文化苦旅》。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迴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史鐵生小說〈命若琴弦〉曾被導演陳凱歌改編為電影〈邊走邊唱〉。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詩人北島曾與史鐵生同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齣成就獎提名,但由史鐵生獲獎。韓少功評論史鐵生代錶作〈我與地壇〉:「〈我與地壇〉的發錶,對當年的文壇來說,即使沒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壇也是一個豐年。」
高三时,跟认识不久的朋友在聊着天。 “嘉颖,你都有什么兴趣爱好啊?吃?泡妞?打机?足球?麻将?” “恩,你说的这些我都喜欢。但你说漏了一样东西—看书。” “滚粗!少来装文艺!就你这上课睡觉插科打诨夜修翻墙出去吃烧烤一付吊儿郎当老不正经样子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作家张炜说:“网络时代繁衍出多少文字,纵横交织的声音震耳欲聋,却难遮掩从北京一隅的轮椅上发出的低吟。” 他说的就是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 自从被突如其来的命运摁在轮椅上后,史铁生经历了人生中的绝望,他曾无数次叩问命运为何给了他残缺的身躯,最后,他终于明白“就命...
“目的本來沒有。不錯,他的一輩子都被那虛設的目的拉緊,於是生活中叮叮當當纔有瞭生氣。”
评分大學語文的第一篇上看過。 果不然,看到作者便知道這文字必定精彩。 在語文書裏,這是印象最深的文字。
评分比較簡短的小說,揭示的道理是比較易懂的,是一個小故事~~
评分喜歡史鐵生帶點冷峻的色調
评分不大洗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