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內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原名瑪德蓮•桑剛,1908年齣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928年正式宣誓成為修女。正如以馬內利的名字一樣,以馬內利修女一生踐行著“神與我們同在”的上帝的旨意,幾乎將畢生精力都獻給瞭窮苦人士。尤其是1971年在她即將退休之際,由於目睹開羅拾垃圾者的艱苦生活條件並為之震動,決定從此生活在他們中間,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1993年,她以85歲的高齡被迫“退休”迴到法國後,繼續為貧窮人士奔走,她的事跡開始逐漸傳播開來,成為繼特蕾莎修女之後,又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女性。
一九二三年的一個鞦夜,十五歲的瑪德蓮坐在傢中頂樓的窗颱前,翻閱著法文作業,「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這句話語深深敲進這位憤世忌俗的少女心中。幾年後,瑪德蓮成為以馬內利修女。她走過許多地區,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們,世事如此紛雜多變,每當她陷入懷疑的深淵,巴斯卡的《沉思錄》總是給她力量,讓她重拾對人性的理解和信心。
「活著,為瞭什麼?」大概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曾經這樣問過自己吧!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瞭嗎?當瑪德蓮六歲的時候,無助地站在海邊,親眼看著心愛的爸爸被美麗的浪花吞沒。小小年紀的她就碰觸到死亡、悲傷和永生的複雜主題,讓她開始質疑世間的一切。一九二三年的一個鞦夜,十五歲的瑪德蓮坐在布魯塞爾傢中頂樓的窗颱前,翻閱著法文作業,「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這是十七世紀天纔思想傢巴斯卡的名言,簡單卻深刻的字句跨越瞭三百年的時空,深深敲進這位憤世忌俗的少女心中。麵對浩瀚無限的宇宙,人類是多麼渺小柔弱,但人卻不斷追尋存在的意義,就是這份心靈的光芒,讓我們可以超越死亡,與永恆的宇宙對話共舞。
幾年後,瑪德蓮成為以馬內利修女。她走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們,從埃及貧民窟到巴黎香榭大道,從高官權貴到街頭流浪漢和妓女。她在歐洲具有崇高的地位,人人尊稱她是「窮人的守護天使」,因為她投注畢生之力在消弭貧窮,勇敢與不公義的世界對抗。她的所作所為所言,已成為現代宗教情懷和人道精神的美好象徵。然而,世事如此紛雜多變,個人的力量真能改變世界的走嚮?我們所麵對的巨獸又到底來自何處?每當她陷入懷疑及絕望的深淵,巴斯卡的《沉思錄》宛若黑暗甬道中那盞永恆不滅的燭燈,引領她穿越虛無的浮流,迴歸純粹的本心,並重拾對人性的理解和信心。
法國的民調顯示,現年九十六歲的以馬內利修女,多年來都蟬連全法國最受敬仰的女性公眾人物。《活著,為瞭什麼?》是她2004年的最新作品,在本書中,她以自身將近一個世紀的追尋旅程,真誠地告訴世人:物質的消費無法解除生命的焦慮,精神的思惟也無法剋服存在的孤寂。生命最終極的答案,並不在科學進展和理性之中;唯有愛的行動,在關切、付齣和分享當中,每一個生命纔得以完整,人類靈性的光芒纔得以晶瑩綻放。
打开书的第3页,我读到关于帕斯卡,关心生命哲学和宗教神学的人士,刚把帕斯卡的《沉思录》视为一盏永恒不灭的灯..... 我想说:《沉思录》 是古罗马王的 《思想录》 才 是帕斯卡的,是不是翻译有误?
評分说真的,人长大后似乎就会浮躁起来,多多少少。如今的我回想起来,也会诧异,其实曾经的我是个嗜书如命的孩子。。。呵呵。现在当然还是会读书,只是心境真的不一样了。 言归正传,这本书是从我的学生那里拿来的,上个星期中午,在班里的图书角搜到的。其实学生们捐出来的书,一...
評分说真的,人长大后似乎就会浮躁起来,多多少少。如今的我回想起来,也会诧异,其实曾经的我是个嗜书如命的孩子。。。呵呵。现在当然还是会读书,只是心境真的不一样了。 言归正传,这本书是从我的学生那里拿来的,上个星期中午,在班里的图书角搜到的。其实学生们捐出来的书,一...
評分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读到以马内利修女说要炸掉飞机的那一刻,我相信那是她的真实感受。 充满爱心的以马内利修女为什么想要炸掉她乘坐的飞机呢?因为飞机上满是罪人,那些无耻的富人是集体乘机去国外糟蹋因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肉体的儿童,因为爱穷人更爱穷人的孩子,修...
評分故事里,天使是天使,禽兽是禽兽 两个世界,互不相干。 灵,仿佛翅膀向上,而肉,如同向下坠落的排泄物。 割裂地看待,造成了一个杯具。 以马内利修女引用帕斯卡的格言: “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禽兽,但不幸的是,想成为天使的人往往变成了禽兽”。 一语道破。 环顾生活和历...
總是讓我想到高一的晚修讀德蘭姆姆時候的心情
评分【我們的天性會主動尋求個人的全麵發展,它蘊含瞭享樂和占有,以及自我吹噓的渴望,同時也包含瞭給予,服務,同情他人的衝動,所有這一切都交織糾結在一起。】 是在某種心靈睏境下的閱讀,讀完後寫瞭一封給鄧老師的信,那是一切的開端。
评分總是讓我想到高一的晚修讀德蘭姆姆時候的心情
评分總是讓我想到高一的晚修讀德蘭姆姆時候的心情
评分【我們的天性會主動尋求個人的全麵發展,它蘊含瞭享樂和占有,以及自我吹噓的渴望,同時也包含瞭給予,服務,同情他人的衝動,所有這一切都交織糾結在一起。】 是在某種心靈睏境下的閱讀,讀完後寫瞭一封給鄧老師的信,那是一切的開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