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津,一九六九∼一九九五,台大心理系畢業,劉學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心理系臨床組。曾於張老師心理輔導中心擔任輔導員,後進入《新新聞》雜誌擔任記者。曾獲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中央日報小說獎,著有小說集《鬼的狂歡》、《寂寞群眾》、《鱷魚手記》等。
作者有濃厚實驗性及都市風格,人物性格強烈,具對現實架構的破壞與建設性,情節敘事用構圖式的電影剪裁手法,視覺意象豐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难以解释有阵子的迷恋。
评分政治小说或参杂较多政治元素的短篇小说集,读起来还是觉得《鬼的狂欢》更有意思。(1)第一篇谈了科学与意识形态之争的老主题,不过在一番波折后,主角半目空一切,放弃保研的机会,走出系馆后,发现自己的笔友女友居然是自己的同性室友,还蛮诙谐的。(2)第二篇是一则国家神话,寄托女性、国家与海岛(台湾?),关于人的衰亡与女性成分的问题,题材蛮特别的。(3)第三篇〈寂寞的群众〉,让人觉得问题最多的一篇,故事同时交叉着台北的学运、无壳蜗牛运动等事与北京往事,借由两地差异来书写政治的复杂与人性离合,虽然偶有几句读来感人,不过里面谈的思想调调就蛮普通且样版的,至于最大的问题在于北京的部分,北京线的人物语气语句都有点那么不大陆,或是有些描写比较样板或刻板印象,这部分大概算非战之罪,毕竟那年代接触大陆的信息很少= =
评分3.5 其实很意外原来她写过这样实验性的题材和社会批判的东西:“政治原本是极简单的,加入人性后,成为复杂得恐怖的丛林,我不再知道自己对不对,因为我也在丛林里。发自天真第一次想去实践对世界的期望,单纯的信念发出后竟扭曲成丑陋的面目回来,连我父亲的无辜也繁衍成复杂的无底洞。唯有逃出人性,远远地。”;“虽然想要拯救人类,或至少希望以某种手段对他们有所帮助,但一方面却又感觉到对此完全无能为力的时候。我可要说,由于我们深深体会了人类的苦恼,在我们心中,对人类的爱反而可能变成对人类的恨了。”/ 从这本书里我读出了她的闭塞敏感,光有写作热情是不够的,爱情与自身的确是她最精彩的写作方向,当然也最危险,所以从《鳄鱼手记》开始她才真正开窍了。
评分沉重
评分还不错,技巧很好,尝试多种题材,不若第一部小说集那么私人化,更有距离感,所以也就没第一部那么满足人们窥私欲的“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