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三千年

中國繪畫三千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新 中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

班宗華 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史教授

聶崇正 中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高居翰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藝術史教授

郎紹君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近代美術研究室主任

巫鴻 美國芝加哥大學中國藝術史教授

出版者:聯經
作者:楊新等
出品人:
页数:402
译者:
出版时间:1999-2-1
价格:NT$ 1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8188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中國藝術史 
  • 艺术 
  • 中国 
  • 美术 
  • 中国艺术 
  • 绘画 
  • 台版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書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國繪畫最為全面的論著,其內容涵蓋史前至現代各個時期。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將成為研究中國畫的學者,以及對中國繪畫感興趣的一般讀者所必備的參考書。

本書具有諸多優點。書中所收錄大量鮮為人知的中國畫作,均為中國和世界各地博物館館藏的珍品。這些作品及相關的精闢論述,對學者和普通讀者將會有莫大的裨益。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亞洲藝術館館長、教授 JAMES C.Y.WATT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古代的画家中留名者多为文人的风景画,士大夫品性高洁,以画言志,画就成为了他们抒发情怀,寄托理想的工具,在一个早已成熟的既定的程式中不断被后来者摹仿、完善,追寻的境界也臻于高远虚空,而画本身作为艺术的实际的技法和创新却被忽略了。中国画的另一重要的部分画工...  

评分

http://www.douban.com/group/162340/地址在我小组里的介绍 关注艺术史聚会活动  

评分

中国古代的画家中留名者多为文人的风景画,士大夫品性高洁,以画言志,画就成为了他们抒发情怀,寄托理想的工具,在一个早已成熟的既定的程式中不断被后来者摹仿、完善,追寻的境界也臻于高远虚空,而画本身作为艺术的实际的技法和创新却被忽略了。中国画的另一重要的部分画工...  

评分

http://www.douban.com/group/162340/地址在我小组里的介绍 关注艺术史聚会活动  

评分

http://www.douban.com/group/162340/地址在我小组里的介绍 关注艺术史聚会活动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古代美术自成体系,它的艺术创造始终保持着自然造化与人之心源的交融,而逐步趋向主观情趣化的稳态演变,有别于欧洲古代美术以追求模仿自然为目标的发展演变,逐渐走向了一条写意、寓兴的道路,在平面与深度之间、具象与抽象之间寻求的适当张力。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不像西方美术那样在剧烈冲突中求新求变,而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形成各不相同的时代亮点。

评分

文化史视角出发的绘画史,有别于风格分析式的著作,多着眼于社会文化的变动。内容上适宜入门,可惜排版别扭。

评分

巫鸿先生的部分最为精彩

评分

中国古代美术自成体系,它的艺术创造始终保持着自然造化与人之心源的交融,而逐步趋向主观情趣化的稳态演变,有别于欧洲古代美术以追求模仿自然为目标的发展演变,逐渐走向了一条写意、寓兴的道路,在平面与深度之间、具象与抽象之间寻求的适当张力。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不像西方美术那样在剧烈冲突中求新求变,而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形成各不相同的时代亮点。

评分

中国古代美术自成体系,它的艺术创造始终保持着自然造化与人之心源的交融,而逐步趋向主观情趣化的稳态演变,有别于欧洲古代美术以追求模仿自然为目标的发展演变,逐渐走向了一条写意、寓兴的道路,在平面与深度之间、具象与抽象之间寻求的适当张力。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不像西方美术那样在剧烈冲突中求新求变,而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形成各不相同的时代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