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心理学:中英文合本,ISBN:9787533602543,作者:朱光潜著
观看悲剧是出于我们对于各种不幸的好奇心,对别人遭受痛苦的同情心,灾难发生在别人头上的庆幸,对于悲剧中崇高的英雄式悲壮渴望,还有我们本能中对残暴场面的欲望。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还是生活的补充。悲剧是一种艺术欣赏的话,那么悲剧欣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遇...
评分本书第七章引述“永恒正义”论,其中提到黑格尔心中“最完美的悲剧典范作品”,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 “……在黑格尔看来,国王和这位少女都各有道理,克瑞翁维护国家权威和安全是正确的,安提戈涅维护家人应负的神圣责任也是正确的,但他们又都有错误,克瑞翁不该损害...
评分笔记/以悲为美文献抄 作者/十生 王振复认为:“中国文化在印度佛教入传以前,一般只承认人格之悲,不承认人性之悲;只承认生活之悲,不承认生命之悲。”干振复:《中美学史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版,第页。 “在我们人生理想追求中存在的这种痛苦有如下诸种不同的表现...
评分虽然顶着一看就很让人感兴趣的书名,内容也比较好读,罗列了很多在当时很新鲜又有趣的观点。但时至今日再来看这本书,我觉得哪怕拿它来当入门科普都不太合适,有太强的误导性,主要问题就是观点太陈旧了,加上这是朱老爷子年轻时的书,内容比较浅显,论述也不够清晰,使得这本...
评分佛教认为,人生来便是吃苦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于是,于生命无穷尽的痛感中寻求快感,使得悲剧审美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同情和隔岸观火的安全感。我们既满足于在别人虚构的故事里投入真实的情感留下自己的泪,又丝毫不被剧中的苦难所伤。因此,悲剧的美一...
我读到的文笔最好的一片博士论文,文笔和逻辑,思维和美学!
评分这本书不错,虽然有些观点在《文艺心理学》中有过类似的表述,但是放在悲剧的体系下来探讨无疑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有关悲剧的探讨无疑避免了哲学家那种由一个固有的形而上的哲学体系去有意包含悲剧范畴的不切实际,但是另一方面又陷入了悲剧自身,无法从整个人类文化的高度给悲剧一个定位,缺乏对于悲剧本体论的论述。全书虽然以综述他人的观点为主,但是总体上逻辑还算严密,亦有自己的针砭。偶尔有观点太过偏颇亦无可厚非,最大的问题还是和他其他的书一样,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往往用显而易见这样的话蒙混过去,但是尽管如此,这仍然是关于悲剧理论的一部不错的书。。。
评分看的是初版
评分曾经的中国人是这样的,即使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他也敢于向西方数百年的哲学经典挑战。朱光潜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的中国人”。
评分借梯上屋之作。在这本书上花了三个月,值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