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维毅,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籍贯江苏,长于北京,“老三届”初中生,1980年考取研究生,1988年赴德留学,1992年在柏林工大获博士学位,其后开始了“工——商——文”三级跳,其发表作品多涉及中德间的文化互动。本书即是作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采访许多“二战”老兵,查询大量的“二战”史书、档案和资料,完成此书。
本书在“二战”的历史记述方面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区,即德国军人作为侵略者的战争回顾。作者通过寻访德国老兵及家属,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观察“二战”的视角。书中记载的老兵们在军种上涵盖海陆空三军。类型上包括国防军、党卫军、孩子兵、女兵和抵抗分子,所涉及的一些史实甚至连很多当今的德国青年都不甚了解。本书不仅第一次向读者展示了一代德国老兵的“二战”心路,还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二战”史实,令人读来耳目一新,同时又发人深省。
连夜看完,感慨万千,明明沉重,却还笑了几次(比如窝棚架,找到了你也笑笑)。 读后感:1、希特勒另有做为,人气高故能发动战争,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2、原来苏联红军也另有作为,兽行。3、德国必然崛起成为大国且受人尊敬,日本拉倒吧! 副作用:偶想去德国看看。...
评分书不是很长 内容也是波澜不惊 但是对我来说则是第一次把电影和游戏当中那些符号化的德国兵变成了真人 德国在二战后的认罪表现毋庸赘言 德国 就算再打无数次世界大战 只要还有德国人活着 他们就会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高素质的国民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财富
评分 评分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历史教科书,那么我们的视野,将只是局限于一条线,我们的思维只是局限于一个点,于是,当更多的人走出了国门,看到了解到了更多的真实,我们就慢慢的长大和成熟了,历史也逐步走出来教科书。 好久没有那么喜欢一本书,当然有题材的原因,男性都喜欢的战争...
了解别人也是了解自己。
评分看完了之后心情很沉重。你永远都不知道你被别人灌输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战争是不会有正义不正义之分的,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而已。但是战争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往往是最弱的人妇女和儿童,尤其是战败国的妇女极大可能会受到战胜国军人的蹂躏。德国在一战以及二战失败后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觉得这也是他们能够深刻反省的原因之一。德国人在得知中国为了中日友好放弃战争赔偿的时候说,中国是战胜国吗?是啊,中国是战胜国吗?战争这样的时候不是以德报怨的时候,该让对手付出代价的时候就必须得让他们付出代价。英美对待德国的态度中国不可能做到,但是太善良的话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软弱可欺。 以及,苏联的某些行为真是让人不齿。
评分刚刚读完,很不错
评分人与强权的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抗争
评分一本低调却极有价值的好书。战争中没有绝对正义的一方,读完此书,只会更加钦佩德国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