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 Clause witz)在1780年6月出
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十二岁时在
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中充当士官生。1793年,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
法国作战时,他曾参加围攻美因兹城等战斗。1795年升为少尉。
1801年秋,他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深得校
长香霍斯特的赏识。香霍斯特是以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克
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
1803年春,他在该校毕业后,被香霍斯特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
的副官。在这一段时期,他经常参加香霍斯特主办的军事协会的活
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的哲学课,研究军事、哲学、历史和文
学等著作,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1806年10月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他随奥古斯特亲王所率的
步兵营参加了奥尔施塔特会战,退却时在普伦次劳被法军俘虏。1807
年10月释放回国后,根据亲身的体验,力主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
1808年到科尼斯堡(仍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积极参加香霍斯特
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结识了军事改革委员会成员格乃泽瑙、波燕
等人。1809年秋回到柏林,后来进总参谋部,在香霍斯特属下工作。
1810年升为少校。
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即以后的威
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1810年年底,与布吕尔伯爵的
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
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去俄国准备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先在俄军
参谋部任职,领中校衔,后任军参谋长等职。当拿破仑进攻俄国时,
他曾参加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迪诺会战等。以后随维特根施坦
军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12月,作为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
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服他反对拿破仑。1813年3月随维特根施
坦军团回到柏林。9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上校。1814年回到普
鲁士军队。1815年任布留赫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过林尼会战
等。
1815年秋在科布伦次任莱茵军团参谋长(格乃泽瑙为司令),利
用空闲时间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工作。
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升为将军。在任校长的十二
年间,致力于《战争论》的著述工作。他先后研究过一百三十多个
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并整理了亲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
经验。1830年春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
他将手稿三千多页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准备以
后修改,但一直没有得到机会。
1830年8月去布勒斯劳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同年12月调
任格乃泽瑙军团的参谋长。1831年11月16日患霍乱逝世。死后,他
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分
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书中论述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这本《战争论》使读者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就能了解《战争论》的精髓和克劳塞维茨思想的重点,对于喜欢军事理论书籍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书可谓西方军事学的宗师之作,可能其地位与《孙子兵法》相当,不过作为德国书籍的传统,委实晦暗难懂,并且还有着相当多的细节(其实这点反而是《孙子兵法》的弱项),对于普通大众来阅读理解有些难度。当然关于此书的解读也颇多,我也就关于中国当今作一些粗浅的想法。 “战...
评分折服于西方理论学家的缜密思维和略带戏谑元素的幽默感。克氏拥有国内军事理论家所难以拥有的细腻和大气,读他的作品颇有回味,即使过了近200年后,对我们的生存实践依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非职业军人推荐仔细阅读第一篇,他对于人的微妙心理,以及这些心理对于实践所造成...
评分《战争论》 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 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震撼世界的经典著作 改变世界的16本书之一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
评分“曾星智100本推荐书目”第37本、《战争论》,[德]克劳塞维茨,军事决策/军事战略。 作者:曾星智,一个跨学科思想的专业投资者,公众号:ztouzi 《战争论》是西方军事思想的最伟大著作,正如《孙子兵法》是东方军事思想的最伟大著作那样,两者都洞悉了“战争”和“兵法...
评分第一章 什么叫战争 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屈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本来就包含两种要素——敌对意图和敌对感情。 在野蛮民族中,出于情感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来自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不过,这种差距并非由于野蛮和文明本身决定,而是由当时的社...
最近看的一集《国家宝藏》中对比了该书和《孙子兵法》,虽然都是讲述战争、虽然有历史原因导致的技术层面的差异,但更大的不同,还是中西方各自的哲学思考方式,道可道非常道?还是说都是可以测量的?5
评分建立一种体系去靠拢,而不是完全预测,拔出完美主义的非行动的拖沓,大一读的现在仍有感触,集中吧!
评分克劳塞维茨很伟大,不过,呵呵,还是没有孙子伟大~~
评分没有时间的也至少应该读一下第一章,恩
评分军事哲学巨著,历久弥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