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代香港人

我這一代香港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冠中,香港作家。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湾居住,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绿色力量、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电影导演会等发起人,现任绿色和平国际董事。1976年创办生活潮流月刊《号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读书》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盛世》、《裸命》,评论集《城市九章》等。

陈冠中,一个可以同时用中国近60年来主流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进行非主流思考的作家。

梁文道曾经这样说过:“从前我一直都说不准陈冠中的形象。最早他是全华文世界第一个写专书介绍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冷门作者,后来创办《号外》,引领城市文化风潮,再后来他写电影剧本、管理唱片公司、写小说。但自从陈冠中定居北京之后,我对他的印象反而清晰了。原来他始终是个作家,一个锐利的作家。几年前,他开始有系统地书写香港,其自省之身足令不少他的同代人汗颜,开启了香港集体反思的精神运动。”

出版者: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陳冠中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05
价格:HKD85
装帧:精裝
isbn号码:9780195456141
丛书系列:陳冠中作品(香港牛津版)
图书标签:
  • 香港 
  • 陳冠中 
  • 文化 
  • 我這一代香港人 
  • 散文 
  • 陈冠中 
  • 文化探讨 
  • 文化評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這一代是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成功所在,也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所在。香港的好與壞我們都要負上絕大責任。1980年代我們的一些作為,決定了今日香港的局面。

舉世無雙的香港本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 不知道是天才的劇本,還是自然渾成:土地是皇家的,政府做莊家,以限量供地造成稀有令房價不斷上揚,我這一代香港人紛紛向銀行貸款買房,世代相傳了地產必升的神話。有餘錢就繼續買房,或投在當時七大地產公司主導的股市,有恆產者與地產商、股市、銀行利益與共。至於在私人住宅市場買不起恆產的人,政府建公屋,或租或賣讓大家住。政府同時靠賣地增收入,保持低平窄稅,聯繫匯率,法治開放,繁榮安定,進一步吸引全世界包括中國的直接投資、避難逃資、投機熱錢湧入我們香港。房價股市越發猛升,大家發財,順便造就了我城幾十年的富貴與浮華、我這一代人的燦爛與飛揚 - 思之令人感傷,然後不禁啞然失笑,簡直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天仙局。誰還理會製造業空洞化,資源投在非生產性的建設,競爭力消失,房價比新加坡高三倍,大陸在改變,地緣優勢在磨滅,熱錢靠不住?

往前走,不能不解掉那些1980年代以來我們這一代香港人自己設下來的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说起香港,往远处想,那是自由港,法制社会,亚洲四小龙之一。而往近期想,却只有最低工资制,奶粉限购令之类的了。 在文化上,英政府并没有对香港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改造,因为其殖民地的特殊地位,香港也幸运避免了内地文革的清洗。香港至今仍然是很西化,同时很传统...  

评分

最精采的放在第一個章節的几篇文章都是舊文﹐都在《文化起義》及其他刊物裏拜讀過了。我以為﹐取這個名目的這本新書會就那几篇饒有反省意味的文章作再一步深化的探討﹐但原來放在這名目旗下的二三章節全是顧左右而言他的短文﹐有文章賞析﹐有電影評論﹐更多是作者在中港台的社...  

评分

首先是有些误解,指的是看到书名《我这一代香港人》,再加上作者陈冠中,事关陈冠中是有印象的,在那本超级本杂志——还未被现代传播集团收购前的——《号外》,就是这位仁兄捣腾出来的,记得当时只能在一些独立书店买到过刊号,不是过很久的那种,大概就是本月可买上月吧。我...  

评分

文/夏丽柠 许鞍华曾经拍过两部在她的生命里有重要意义的姊妹篇:《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后者还获得了第29界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天水围在香港新界的元朗区,不少大陆来港的新移民居住在其中的公共邨屋里。因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及面对新生活的压力,外加港府的...  

评分

我知道陈冠中老师是从他那本《盛世》开始。反乌托邦小说咱也看了不少了,但中文背景的反乌托邦小说,还是相当罕见的,至于原因你懂的。而在陈冠中老师这那本小说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对知识分子自身状态的反省,大多数人乐呵呵中的遗忘,以及少数铭记者的无能无力,仓...  

用户评价

评分

陈冠中先生是那种眼光很准、审美格高,敦厚内敛又不妥协的讨人喜欢的自由主义左派……另外,香港请加油。

评分

陈冠中先生是那种眼光很准、审美格高,敦厚内敛又不妥协的讨人喜欢的自由主义左派……另外,香港请加油。

评分

有些内容在《城市九章》里读过了。 | 世界上比较上路的政府,很少故意搞地产过热,玄妙的是香港历任政府竟甘于会同发展商和银行扮演地产热钱化的主谋共犯,而沾沾自喜的我这代有恒产者岂能不成从犯?

评分

文章的见解论证像论文一样讲究论据,透过香港作家看到另一个丰富的世界,对城市有了一点宏观的看法。

评分

文章的见解论证像论文一样讲究论据,透过香港作家看到另一个丰富的世界,对城市有了一点宏观的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