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知识性的回忆录,从个人的经验来勾画出哈佛生活的面貌和情趣。对于这家知识名学府――它既是我曾任教十年的地方,又是我的母校――我当然心存感激,也不可能把它批评得体无完肤。然而我由于身在其中,自然不受其惑,多年下来,对母校早已没有什么神秘感。
李欧梵:1942年生,河南太康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现为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员院士。著述主要有《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上海摩登》,《狐狸洞呓语》等。
看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时,读了李欧梵的序言。序言是他为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写的总序,涉及他在哈佛求学、教学的事,挺有意思的。也是通过序言,知道了他写过一本自传性质的书《我的哈佛岁月》,借来一看,手不释卷,读了两天。 哈佛大学,那是...
评分 评分李欧梵在哈佛拿的学位,又从哈佛教授的任上退休。他有感于哈佛学生的妈妈都可以写书,于是自己也写了一本。这本书,前半部写求学,后半部写教书。在后记里,李欧梵对有人说他是二流学者念念不忘,其实,二流虽然比一流差,但是比三流总更好吧。 这本书里除了一些故事外,我的...
评分我要推荐给贤文一本书,就是这本我在飞机上两个小时可以翻100页的《我的哈佛岁月》——当然出自名家之手,李欧梵是也。 不过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也不是整本书都那么有趣,如果时间无多,干脆只看第一部分“在哈佛求学的日子”便可;当然附录之中由李欧梵现任夫人李玉莹所撰的...
评分李欧梵:作为狐狸的一生 文/孤云 《我的哈佛岁月》/李欧梵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清水湾畔的臆语》/李欧梵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作为“他者”的李欧梵 读书如坐地铁,到达终点之前必要一站一站地经过。李欧梵对我而言,也是一个站点。一度迷恋李...
我看这种书只看的到八卦,学术牛人们的苦逼学术青年时代,看的我很欢乐啊。
评分......本科时候读过
评分抽空读完了李欧梵先生的《我的哈佛岁月》,固然对书中先生记录的在哈佛求学和任教生涯心生向往与敬佩,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妻子李玉莹的一篇文章。二人于十七年前相识,直至十七年后才再在一起。我倒并未为这爱情所打动,更欣赏的是读书人之间对待自己的过去那种坦然真诚却又克制的态度。其次,她写到欧梵先生在过去的这十七年中,一直过着有着婚姻的王老五的生活。他最怕过周末,总是睡到很晚才起,早饭中饭混着一起吃,等等。看,每个人都有无法被言说的孤独至死的时刻。也仍然回想起自己,先生名校毕业还一直都如此精勤,反观自身,一直在学术门外徘徊,前路漫漫,看不见曙光。
评分抽空读完了李欧梵先生的《我的哈佛岁月》,固然对书中先生记录的在哈佛求学和任教生涯心生向往与敬佩,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妻子李玉莹的一篇文章。二人于十七年前相识,直至十七年后才再在一起。我倒并未为这爱情所打动,更欣赏的是读书人之间对待自己的过去那种坦然真诚却又克制的态度。其次,她写到欧梵先生在过去的这十七年中,一直过着有着婚姻的王老五的生活。他最怕过周末,总是睡到很晚才起,早饭中饭混着一起吃,等等。看,每个人都有无法被言说的孤独至死的时刻。也仍然回想起自己,先生名校毕业还一直都如此精勤,反观自身,一直在学术门外徘徊,前路漫漫,看不见曙光。
评分所谓狐狸的小聪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