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倩
出品人:
页数:17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3
价格:20.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301081563
丛书系列:法史论丛
图书标签:
  • 近现代
  • 法律史与法律文化
  • 法律史
  • 契约
  • 中国近代史
  • 社三
  • 法律
  • 法学
  • 民国时期
  • 契约制度
  • 法律史
  • 中国近代史
  • 契约
  • 制度研究
  • 历史研究
  • 法学
  • 法律制度
  • 社会契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国时期的契约制度,是清末修律以来法律制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本书关注的焦点在于该时期契约制度的各种“变化”:国家契约法是否发生了近代化的实质性变化,何时、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近代化;民间的契约实践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与国家契约法的近代化是同步,还是存在冲突;司法机关又如何解决这一冲突……通过对传统与近代、国家法与民间实践等方面的考察。描述出中国近代民法发展的一个侧面。

作者简介

本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94-2003年,先后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法律系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契约”要旨
(一) 中国传统契约概念
(二) 西方契约概念
(三) 本书“契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关于“近代契约制度”
(一) 契约制度的结构
(二) 近代契约制度理念
(三) 从近代契约制度到现代契约制度
三、时间界定
四、材料与研究方法
(一) 材料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契约制度
一、“官有政法,民从私契”——民间契约习惯与国家契约法的关系
(一) 传统契约法的构成
(二) 国家契约法与民间契约习惯的关系
二、传统契约制度的特点
(一) 契约种类丰富,调整对象广泛
(二) 契约形式程式化
(三) 反映出强烈的宗法家族色彩
(四) 契约行为具有“人格化”特征
(五) 广泛使用单契
(六) 契约行为重重受限
(七) 商事契约制度不发达
三、几点分析
(一) 自然经济下的财产制度
(二) 乡土社会下的身份制度
(三) 专制统治下的法律制度
第三章 中国契约制度近代化的动因
一、经济动因——自然经济的破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自然经济的破坏
(二) 近代城市的崛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思想文化动因——传统观念的转变与西方法学理论的引进
(一) “天赋人权”思想的引进与传播——由“主权在君”至“主权在民”
(二) “商政”思想的勃兴——由“抑商”转为“重商”
(三) 西方法学理论的引进——由“中学”转为“西学”
三、政治动因——近代中国的法律改革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推动
(一) 清末修律对近代法律原则的肯定
(二) 辛亥革命对人性的解放
四、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国家契约法的变革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民间契约实践的考察
第六章 对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的总体分析与评价
附录契约文书索引
参考书目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薄。但是可以参考。存备。

评分

很薄。但是可以参考。存备。

评分

很薄。但是可以参考。存备。

评分

很薄。但是可以参考。存备。

评分

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立足于法学基础上的法律史研究。作者的法学基础肯定没问题,但是对历史学方法关注太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感觉作者是在用80年代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去讨论问题,文中很多空洞刻板的历史论断制约了对于契约制度的讨论深度。如果作者更具历史学的眼光与学术思维的话,这本书一定会写的更出色。总体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