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區域成礦規律及其研究方法,介紹一種綜閤示意圖
1.1區域成礦規律學
1.1.1區域成礦規律學的舊有“學派”
1.1.2“年代-構造-岩相”學派
1.1.3“綫性構造”或“斷裂構造”學派
1.1.4全球構造學派或“俯衝消亡”學派
1.2一種新的研究方法:“金屬”數量法
1.3一種綜閤原理示意圖,一個定理和兩個定律
1.3.1基本定理:金屬域和控礦因素顯示標誌
1.3.2橫嚮構造定律
1.3.3疊加定律
1.3.4金屬域、礦床類型和“滲濾作用”
1.3.5對綜閤示意圖繼續發展的幾點說明
1.4如何探索金屬省
第二章 大陸區域成礦規律的研究
2.1歐洲鉛鋅礦帶
2.1.1阿登北部的礦帶(比利時)
2.1.2阿斯圖裏亞斯-比利牛斯-阿爾卑斯礦帶
2.1.3北極礦帶
2.1.4愛爾蘭-波羅的礦帶
2.1.5波希米亞-西裏西亞礦帶
2.1.6狄那裏剋礦帶
2.1.7莫雷納山脈礦帶(西班牙)
2.1.8各礦帶的間距
2.1.9鉛鋅礦帶與構造綫的關係
2.2螢石礦床的分布
2.2.1與海西晚期擴張作用有關的近南北嚮構造控製
2.2.2螢石與岩漿和地裂作用的關係
2.2.3螢石礦床的不同年齡,古生代螢石的存在
結語
附圖1.歐洲某些金屬域略圖
2.西歐和中歐鉛鋅、重晶石、螢石和銅礦床分布圖
第三章 美國鋅、鉛、螢石和銅礦床的分布
3.1美國鋅、鉛礦床類型
3.238°緯綫的綫性構造
3.3主要鉛、鋅礦帶的存在
3.4與美國和北美其它地區相似的其它礦帶
3.5金屬省的疊加作用
3.6正切構造對主要礦帶形態的影響
3.7北美,特彆是美國的螢石礦床的分布
3.8美國某些銅礦床(小型銅礦床)的分布
3.9綜閤研究:美國與歐洲成礦結構的對比
第四章 環太平洋銅礦帶對闆塊構造成礦作用的初步探討
4.1引言,環太平洋礦帶成礦的主要特徵
4.2銅礦床的各種類型
4.2.1熔岩中銅的浸染作用
4.2.2塊狀硫化物礦體(amas)
4.2.3“席狀礦體”
4.2.4接觸岩
4.2.5礦脈
4.2.6角礫岩筒
4.2.7含銅和(或)含鉬的斑岩
4.3銅礦類型的時空分布
4.3.1塊狀,席狀和斑岩型礦床
4.3.2侵入體的時代,斑岩的時代及其空間分布與構造的關係
4.4斑岩礦床在空間上的化學演化和可能的繼承性。金和鉬
4.5斑岩中銅的先成富集作用,安山岩物質經熔融後可能的轉生岩
4.6環太平洋礦帶的成因,銅的來源問題,關於闆塊(會聚闆塊)構造模
式的討論
4.6.1闆塊構造模式與地熱田存在明顯的矛盾
4.6.2同位素論據的相互矛盾
4.6.3伴生金屬的地理分布是地殼影響的佐證
結語
第五章 各種類型礦床和金屬在地質時代上的分布
5.1同時代成礦省,異時代成礦省
5.2在全球範圍內某些類型礦床在時間上的分布
5.2.1某些類型的礦床齣現在整個年代錶的各個時期
5.2.2另一些類型的礦床和礦省從年代角度看分布不很普遍,或者至少限製在某些
時間間段內
5.3在全球範圍內某些金屬礦床在時間上的分布
5.3.1鐵,含鐵建造
5.3.2錳曠
5.3.3銅礦
5.3.4鋅和鉛,“晚於”銅的金屬
5.4金屬的垂嚮分布和分帶性,金屬的繼承性和常存性
5.4.1同一種金屬的垂嚮分布
5.4.2金屬上升時的分布和貧化,富集的“廣度”和“強度”的矛盾,從地球化學觀點
看礦床的親緣性或非親緣性
5.4.3幾種金屬的垂嚮分帶和生成順序規律
5.5各大陸“岩石-成礦作用成熟度”規律
5.5.1各種金屬初始大量堆積的順序並非是隨意的
5.5.2區域之間的時距
第六章 區域成礦規律和現象成礦規律的一緻性
6.1鹹水,地殼活動的“漿液”
6.1.1水是物質遷移的載體或介質
6.1.2礦物包體的一些資料以及對這些“資料”的評述
6.1.3對沉積盆地水中所含金屬的看法及一些沉積盆地的情況
6.1.4溶解金屬的鹹水,金屬的沉澱,實驗資料
6.2外層大氣圈的成礦規律,從陸地到盆地,從盆地到陸緣
6.2.1從大陸到盆地
6.2.2金屬後來的“歸宿”
6.2.3成岩作用的運移
6.2.4成岩後的運移;大氣水的強烈參與作用和大陸古水文地質
6.2.5結語。金屬省在地錶上的空間常存性
6.3內圈成礦規律,金屬的上移
6.3.1地熱田,現代熱泉的資料
6.3.2與岩漿明顯有關或可能有關的礦床
結語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