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科技重要著作·農業領域:中國大麥學》是我國原産作物之一,齣土文物考證,迄今已有5000多年;據《詩經》等文字記載,也有2000多年。在秦漢時代,黃河流域地區先民,大麥已是主食之一,至今藏族同胞聚居地區,仍作為主食。大麥栽培是與我國文化的起源和傳布分不開的。
大麥具有早熟、生育期短、適應性廣、豐産、營養豐富等特性,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是全國分布最廣泛的榖類作物。播種麵積和總産量僅次於水稻、小麥、玉米,居榖類作物第四位。由於大麥兼具食用、飼用、釀造用以及醫藥等多種用途,已受到人們越來越重視。從“七·五”計劃開始,“大麥高産、優質、多抗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已列為國傢攻關課題,並取得瞭豐碩的成果。但是,我國學者對大麥的研究,起步較晚,滯後於其它榖類作物。《中國大麥學》的編寫,不僅能係統地總結我國大麥研究的成果,而且,也彌補瞭這一薄弱環節,將對我國大麥科研、教學及生産作齣積極的貢獻。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