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術

通信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晨光齣版社
作者:中國科普研究所組織
出品人:
頁數:160
译者:
出版時間:1992-10
價格:1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140726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普
  • 通信原理
  • 無綫通信
  • 移動通信
  • 信號處理
  • 信息論
  • 通信係統
  • 網絡通信
  • 5G
  • 物聯網
  • 雷達通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本捲主編簡曆

陳芳烈1938年生,浙江黃岩縣路橋鎮人。

1962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30年來,一直從

事編輯齣版工作,曾主編過《電信技術》、《電信

科學》等電信期刊和《國際新技術》等有影響的

社會性科普刊物。現任人民郵電齣版社總編輯

(編審)。

多年來,他筆耕不輟,緻力於通信科普創

作。先後著譯圖書7種,發錶文章200餘篇,在

報刊、廣播和影視等各個領域都留下瞭辛勤的

足跡。1990年,他被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確認為建

國以來有突齣成績的科普作傢,1992年被推選

為中國科普作協工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並

任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王若玨 1940年生,浙江慈城人。1962年

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先後從事科學研究和編

輯齣版工作。現任人民郵電齣版社副編審。

1983年,曾翻譯齣版瞭《數據通信入門》一

書。先後發錶學術論文和科普作品十餘篇,其中

《數據通信的自述》一文獲科普徵文二等奬。

繪畫作者簡曆

範惠民1950年齣生於河北省大名縣,

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汕畫係。現為科學

普及齣版社美術編輯。

自幼對繪畫有濃厚興趣,廣涉各種繪畫藝

術,力圖從中求得藝術真知,近年更熱衷於中西

繪畫的交融探索。1968年開始發錶作品。

81年後創作不少科普美術作品,發錶於各

種報刊、雜誌,部分作品參加瞭各級展覽。科普

圖書裝幀,插圖廣為選用,齣版。現為中國齣版

者協會,裝幀藝術研究會會員。

圖書目錄

目 錄
神話與傳說
烽火颱的啓示
古老的郵政通信
查佩兄弟的貢獻
電信時代的序幕
貝爾與電話
電話機的足跡
帶搖把的電話機
共電式電話機
裝有撥號盤的電話機
用按鍵代替撥號的電話機
能錄音和放音的電話機
能增音或揚聲的電話機
投幣式電話機和磁卡電話機
無繩電話機
從書寫電話機到寫畫電話機
電視電話機
形形色色的福利電話
倍受青睞的程控電話
程控電話的新服務功能
話音信箱的魅力
長途直撥電話
是誰敲開電磁波的“大門”
發明無綫電報的年輕人
無綫電廣播的開始
收音機的變遷
短波通信的“長”和“短”
微波通信與微波武器
利用流星餘跡的通信
裝在汽車裏的電話
列主電話
船舶電話與飛機電話
“BB”機的神通
電視時代的報春人
電視王國的“巨人”和“侏儒”
“衝齣”屏幕的圖像
能與電影媲美的電視
不怕乾擾的電視
拓展觀眾視野的有綫電視
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嗎?
掛在牆上的電視
電視的妙用
韆裏傳真跡
傳真廣播
從莫爾斯電報到智能用戶電報
剋拉剋的預言及其證實
太空“電視颱”
從“SOS”到海事衛星
海底通衢――海纜
古老而又年輕的光通信
“頭發絲”裏的大市麵
相聚在屏幕內外
郵政編碼和信函自動分揀
“EMS”――世界上最快的郵政業務之一
貴在神速――“電子郵政”
一種新的通信方式――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的用途
電子“百科全書”
下一代電話機――IC卡電話機
電子查號業務的興起
多媒體和多媒體通信
無紙辦公與無紙貿易
未來的信息化傢庭
“不響鈴”的電話業務
文字多路廣播和電子報紙
個人計算機通信
神奇的卡片
傳送給宇宙的信息
奇妙的“人體語言”
人能與機器對話嗎?
竊聽與反竊聽
密碼的故事
現代電子戰
智能大樓
數字化移動電話
第二代無繩電話
現代遙感技術
音響領域裏的後起之秀
未來的“神經”――ISDN
當代“土行孫”――中微子通信
電子衛士
電話的新潮流
星際通信
第五次信息革命
迎接全球個人通信的新時代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