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工程手冊

電機工程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機械工程手冊
出品人:
頁數:980
译者:
出版時間:1997-06
價格:143.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1104526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電氣工具書
  • 考試用書
  • 電氣
  • 注冊電氣工程師
  • 電機工程
  • 電力係統
  • 電氣工程
  • 電機控製
  • 電機設計
  • 電機應用
  • 電力電子
  • 變壓器
  • 電感
  • 電機維修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電機工程手冊(第二版)共有8捲58篇,分為基礎、設備、電力係統、

應用、自動化與通信等5大部分。本捲為自動化與通信捲,內容包括:電氣

傳動控製係統、數控技術與加工自動化、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工業自動化

儀錶和裝置、連續性生産過程控製係統、計算機應用和電氣通信等7篇。由

於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製及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改變著工業自

動化的麵貌。在電氣傳動控製係統篇中,反映瞭由於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

技術的發展而引起的直流調速、交流調速及數字化控製的發展內容。在生産

過程自動化方麵,介紹瞭兩類係統,即以數控技術、機械加工自動化直至計

算機集成製造為代錶的離散型控製係統和以工業自動化儀錶和裝置及其對

象組成的連續生産過程自動控製係統,以及與這些現代化自動控製係統緊

密相關的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

本手冊主要供具有中等技術水平以上的廣大電機工程技術人員在綜閤

研究和處理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各種技術問題時,起備查、提示、啓發的作

用,也可供高等學校師生及其他有關人員參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編輯說明
第1篇 電氣傳動控製係統
第1章 概 論
1電氣傳動的組成
2電氣傳動的分類與比較
3電氣傳動的發展方嚮
第2章 傳動電動機的選擇
1電動機的類型選擇
1・1選擇電動機的步驟和原則
1・2根據環境條件選擇電動機的類型
1・3根據負載性質選擇電動機的類型
1・4電動機轉速的選擇
2電氣傳動的計算公式和機械參數
2・1電氣傳動的基本計算公式
2・2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和參數
2・3飛輪力矩的計算
2・4機械參數
2・5一般工業機械的功率計算
2・6根據打滑條件允許的最大加速度
3電動機的容量校驗
3・1恒定負載連續工作製下電動
機的容量校驗
3・2短時工作製下電動機的容量校驗
3・3變動負載連續周期工作製下電動機的
容量校驗
3・4斷續周期工作製下電動機的容
量校驗
第3章 電器控製綫路
1基本要求
2綫路設計要點
2・1控製綫路電源電壓
2・2控製綫路的聯鎖
2・3綫路設計與電器的配閤
2・4直流電動機勵磁迴路
3主要電器的選擇原則
3・1隔離器的選擇
3・2斷路器的選擇
3・3熔斷器的選擇
3・4接觸器的選擇
3・5保護繼電器的選擇
4各種控製方式電路的構成特點和
功能
4・1電動機的起動
4・2電動機的製動
4・3典型的控製綫路及功能
4・4通用的電器控製設備
5可編程序控製器在電器控製中的
應用
5・1采用可編程序控製器控製的特點
5・2PLC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5・3編程語言
5・4PLC在工業過程控製中的應用
第4章 直流調速係統
1調速係統的靜態特性
1・1調速的分類
1・2調速係統的靜態指標
2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方案
2・1直流電動機的調速原理
2・2電動機發電機組調速係統
2・3斬波器調速係統
2・4晶閘管變流器調壓調速係統
2・5調壓調磁控製係統
2・6晶閘管供電可逆調速係統
3直流晶閘管調速裝置參數計算
3・1主迴路選擇和變流器的基本參數
3・2變流變壓器的計算
3・3交流進綫電抗器的選擇
3・4晶閘管的選擇方法
3・5直流迴路電抗器的選擇和計算
3・6晶閘管變流裝置的保護
4直流傳動係統的動態校正與特性
4・1動態特性與指標
4・2係統各主要環節的特性和傳遞函數
4・3係統簡化
4・4工程實際校正方法
5直流調速係統的數字化
5・1數字調速係統概述
5・2緊湊式數字調速係統
5・3模塊式數字調速係統
6直流調速係統設計舉例
6・1變流變壓器選擇計算
6・2晶閘管選擇計算
6・3交流側過電壓抑製迴路計算
6・4調節係統校正裝置參數計算
第5章 交流調速係統
1交流調速係統方案
1・1變極調速
1・2轉子串電阻調速
1・3串級調速
1・4調壓調速
1・5電磁調速異步電動機
1・6變頻調速
1・7無換嚮器電動機調速
2變頻調速的控製方式
2・1基本控製方式
2・2異步電動機在電壓、頻率協調控製
下的機械特性
2・3轉差頻率控製
2・4矢量控製原則與坐標變換
3交流調速係統的數字化
3・1數字化係統的硬件組成
3・2數字化係統的軟件組成
3・3自調試功能
3・4故障自診斷
3・5異步電動機的數字化模型
4脈衝調製式變頻調速
4・1逆變器的諧波分析
4・2PWM逆變器工作原理
4・3PWM逆變器輸齣電壓的幅頻
控製
4・4功率器件的選擇
4・5PWM波形的生成
5異步電動機交-直-交變頻調速
係統
5・1交-直-交電壓型變頻器
5・2交-直-交電壓型變頻調速係統
5・3交直-交電流型變頻器
5・4交-直-交電流型變頻調速係統
6無換嚮器電動機變頻調速係統
6・1無換嚮器電動機的基本構成
6・2無換嚮器電動機的換相
6・3不同γ0角時的運行狀況
6・4增加換相極限,提高過載能力的基本
方法
6・5無換嚮器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6・6無換嚮器電動機調速係統
6・7無換嚮器電動機的適用範圍
7交交變頻調速係統
7・1交-交變頻器
7・2交-交變頻傳動係統
8晶閘管串級調速係統
8・1串級調速的主迴路方案
8・2低同步串級調速係統
8・3串級調速係統設計中的幾個
問題
9交流調速係統設計舉例
9・1風機的基本參數
9・2風機的變頻調速
9・3風機交流變頻調速係統設計
9・4風機變頻調速運行
第6章 各類機械的電氣傳動與控製
1風機與泵
1・1風機的參數和特性
1・2風機的調速控製
1・3泵的調速控製
2起重機械
2・1起重機械的分類
2・2起重電動機容量計算
2・3常用電氣傳動係統
3電梯
3・1電梯對電氣傳動與控製的要求
3・2電梯的分類
3・3電梯的電氣安全保護
3・4電氣傳動係統的方案選擇
3・5電梯電氣控製係統的功能
3・6電梯的速度給定麯綫及減速、平層
控製
4礦井提升機
4・1概述
4・2立井提升機的速度圖和力圖
4・3礦井提升機的傳動係統
4・4提升機的安全保護及操作控製
5軋鋼機
5・1軋製力、軋鋼用電動機功率的計算
5・2可逆熱軋機
5・3熱連軋機
5・4帶鋼冷連軋機
6機床
6・1切削功率計算
6・2傳動與控製方式
6・3主軸傳動係統
6・4進給傳動係統
第7章 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設計
調試和使用維護
1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設計
1・1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設計
內容
1・2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産品設計的內容與
設計程序
1・3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産品設計要考慮的
因素
1・4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布置原則
1・5操作件的操作方嚮
1・6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導綫顔色與導綫
選擇
1・7電氣傳動控製設備指示燈和按鈕
顔色
1・8晶體管散熱器的選用
1・9風道及風機的選擇
2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結構與
防護
2・1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常用結構
2・2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防護等級
3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抗乾擾
技術
3・1抗乾擾設計的基本原則
3・2噪聲的定義和分類
3・3抗乾擾的基本措施
3・4電網噪聲的抑製
3・5模擬電路的噪聲抑製
3・6數字電路的噪聲抑製
3・7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接地技術
4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調試
4・1一般檢查及綫路檢查
4・2絕緣檢查
4・3操作(控製)迴路調試
4・4控製單元調試
4・5故障檢測元器件動作值的整定
4・6晶閘管整流裝置的調試
4・7係統調試
5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使用與
維護
5・1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正常使用環境
條件
5・2安裝配綫時的注意事項
5・3電氣傳動控製設備的使用維護要

參考文獻
第2篇 數控技術與加工自動化
第1章 概 論
1數控機床的組成和特點
2數控機床典型加工的運動分析
3數控機床的分類
4數控機床的輔助裝置
5數控機床的基本功能
6數控機床的經濟分析和應用
6・1數控機床的經濟分析
6・2數控機床的應用
第2章 數控加工控製原理
1控製運動軌跡插補原理
1・1逐點比較法
1・2數字積分法
1・3數據采樣法
2刀具補償
2・1刀具補償概念
2・2刀具半徑補償計算
2・3C功能刀具補償
3進給速度的控製
3・1進給速度的控製方法
3・2加減速控製
第3章 數控加工的程序編製
1概述
2平麵輪廓的程編
3自由麯麵的程編
3・1自由麯麵的擬閤
3・2自由麯麵數控加工NC代碼的産生
4圖形顯示和人機對話
4・1CNC裝置的圖形顯示功能
4・2CNC裝置的對話式程編功能
5藍圖程編
5・1藍圖程編的特點
5・2藍圖程編的過程
第4章 伺服係統
1概述
1・1伺服係統的組成
1・2伺服係統的分類
2步進電動機及其驅動係統
2・1步進電動機的調速原理
2・2步進電動機伺服係統的構成與特點
2・3功率驅動器的典型電路
3直流伺服及其驅動係統
3・1直流電動機的調速原理
3・2直流電動機伺服係統的構成與特點
3・3直流伺服係統典型的驅動電路
4交流伺服及其驅動係統
4・1交流伺服電動機的調速原理
4・2交流電動機伺服係統的構成與特點
4・3交流伺服係統的典型電路
5伺服係統與機床
5・1伺服係統與機床的關係
5・2伺服係統的參數匹配
5・3影響伺服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精度的
措施
6進給伺服係統的參數設計
6・1伺服係統的工程計算
6・2傳動參數的計算
6・3機械傳動機構的參數計算
7伺服電動機的選擇
7・1核算傳動機械參數
7・2伺服電動機型號規格的選擇
7・3各種伺服電動機的比較
第5章 數控機床位置檢測元件
1概述
2鏇轉變壓器
2・1鏇轉變壓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2鏇轉變壓器的應用
3感應同步器
3・1感應同步器的結構和特點
3・2感應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4脈衝編碼器
4・1增量式脈衝編碼器
4・2絕對式脈衝編碼器
5光柵
5・1光柵的結構和類型
5・2光柵測量的工作原理
5・3光柵測量係統的構成
5・4光柵讀數頭
6磁尺
6・1磁尺的結構和類型
6・2磁尺的工作原理
7激光乾涉傳感器
7・1激光測距的特點
7・2激光乾涉法測距原理
7・3單頻激光乾涉傳感器測量係統
7・4雙頻激光乾涉傳感器測量係統
8常用檢測元件應用比較
第6章 數控係統的可靠性
1概述
2數控係統可靠性的特徵量及度量
指標
2・1數控係統可靠性的特徵量
2・2數控係統可靠性的度量指標
3數控係統中的故障類型
4數控係統的可靠性技術
4・1避錯技術
4・2容錯技術
4・3維修技術
5數控係統的可靠性設計
5・1可靠性設計的基本方法
5・2可靠性預測
6數控係統可靠性的試驗評定
6・1數控係統的可靠性試驗
6・2數控係統的可靠性評定
第7章 切削過程的監測與控製
1概述
2刀具監測與控製
2・1刀具實時監控係統
2・2刀具磨損與破損的檢測方法
2・3刀具壽命管理
2・4刀具長度監控
2・5切削力監控
2・6功率(電流)監控
2・7聲發射監控
3精度監測與誤差補償技術
3・1數控機床加工誤差的組成
3・2觸發式測頭測量係統
3・3空間誤差補償技術
3・4加工誤差補償技術
4監控係統的關鍵技術
5數控機床的適應控製
5・1適應控製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5・2約束適應控製
5・3最佳適應控製
5・4神經網絡最優適應控製
第8章 數控技術的發展
1概述
2CAD/CAM與數控技術
3直接數控
3・1直接數控係統及構成
3・2直接數控係統的分類
3・3直接數控係統的特點和應用
4柔性製造單元
4・1柔性製造單元的功能和構成
4・2柔性製造單元中的工業機器人
4・3規劃柔性製造單元的基礎 ――成組
技術
5柔性製造係統
5・1柔性製造係統的定義與構成
5・2柔性製造係統的加工係統
5・3柔性製造係統的物流係統
5・4柔性製造係統的刀具管理
5・5柔性製造係統的監控與管理
5・6柔性製造係統的聯網技術
6現代高性能數控技術的發展
6・1高性能數控係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6・2實現高性能數控的關鍵技術
參考文獻
第3篇 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
第1章 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概論
1計算機集成製造定義
2CIM産生和發展的決定因素
3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定義
4CIMS的集成概念和層次
4・1CIMS集成的重要性
4・2CIMS集成的特徵
4・3CIMS集成的層次和分類
4・4實現CIMS集成的步驟和方法
5CIMS的進展和基本經驗
6實現CIMS的主要問題和發展
趨勢
6・1實現CIMS的主要問題
6・2CIMS的發展趨勢
7CIMS在我國的發展
8CIMS的效益
第2章 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的體
係結構和技術方案
1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的體係結構
1・1麵嚮CIMS生命周期的體係結構
1・2麵嚮CIMS功能構成和控製結構的體係
結構
1・3麵嚮CIMS集成平颱的體係結構
2總體CIMS功能模型
3總體CIMS信息模型
3・1CIMS信息的分類
3・2CIMS全局信息交換
3・3CIMS的信息模型說明
4CIMS技術方案
4・1CIMS邏輯方案
4・2CIMS物理方案
5CIMS實施策略
第3章 管理信息係統
1概述
1・1管理信息係統在CIMS中的作用
1・2建立管理信息係統的必要性
1・3管理信息係統發展概況
2管理信息係統功能描述
2・1管理信息係統的目標
2・2管理信息係統的總體結構
2・3子係統功能描述
3管理信息係統的信息建模
3・1管理信息係統的信息概念模型
3・2管理信息係統的集成接口
4管理信息係統的計算機係統方案
選擇
4・1計算機係統結構的選擇
4・2計算機係統硬件的選擇
4・3計算機係統軟件的選擇
第4章 技術信息係統
1概述
1・1協同工程
1・2設計自動化手段――信息技術的
發展
2技術信息係統的功能
2・1計算機輔助産品設計
2・2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
2・3數控編程
2・4測試
2・5工程數據管理
2・6文檔管理
2・7TIS的IDEF0功能模型
3技術信息係統的信息流
3・1信息描述
3・2信息運行模式
3・3信息集成
3・4信息模型
4技術信息係統的技術方案
4・1係統結構
4・2關鍵技術
4・3係統配置
第5章 製造自動化係統
1概述
2製造自動化係統的結構及功能
3製造係統
4控製係統
4・1車間管理和控製
4・2單元控製
4・3工作站控製
4・4物流控製
5物流自動化係統
5・1製造過程物流的功能需求
5・2物料輸送
5・3物料存儲
5・4物料裝卸
5・5物料自動標識
6監測係統
6・1自動監測的作用
6・2自動監測的功能
7機器人在製造過程中的應用
8製造自動化係統的不同模式
9製造自動化係統的建立及集成
技術
9・1建立過程及方法
9・2係統集成技術
第6章 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
1概述
1・1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功能
層次
1・2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係統
層次
1・3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與CIMS其他
分係統的關係
2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功能
2・1質量決策與計劃
2・2質量數據采集、處理和管理
2・3質量分析與評價
2・4生産過程質量控製
3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信
息流
3・1信息描述
3・2信息運行模式
3・3信息集成
4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結構
5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關鍵
技術
5・1質量決策與計劃中的關鍵技術
5・2質量數據采集、處理和管理中的關鍵
技術
5・3質量分析與評價中的關鍵技術
5・4生産過程質量控製中的關鍵技術
6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係統的設備
配置
第7章 CIMS計算機通信網絡係統
1概述
1・1CIMS計算機通信網絡的特點
1・2CIMS網絡的類型
1・3CIMS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標準化
1・4CIMS網絡係統的功能
2CIMS計算機通信網絡的主要技術
手段
2・1傳輸介質
2・2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2・3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傳輸和交換方式
2・4局域網(低層)協議標準――IEEE802
協議
2・5現場總綫網
2・6光縴分布數據接口
3製造自動化協議和技術辦公協議
3・1製造自動化協議
3・2技術辦公協議
3・3局域網絡的網間連接
3・4傳輸控製協議與網際協議及其對
MAP/TOP的作用
4CIMS計算機通信網絡係統的典型
應用
4・1電子郵件係統
4・2電子數據交換係統
4・3客戶機/服務器
4・4網絡的實際應用
第8章 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
的數據管理係統
1概述
2數據管理係統的功能
2・1數據控製
2・2全局數據管理
2・3分布數據管理及分布式數據庫
3數據管理係統的結構
3・1全局型分布式數據庫係統
3・2聯邦型分布式數據庫係統
3・3層次型數據係統
4數據管理係統的關鍵技術
4・1工程數據庫技術
4・2異種分布數據庫技術
4・3麵嚮對象數據庫技術
5數據管理係統的配置和選擇
參考文獻
第4篇 工業自動化儀錶和裝置
第1章 概 論
1概述
2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的分類
3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的發展
趨勢
4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的常用術語和
定義
第2章 檢測儀錶
1概述
2溫度檢測儀錶
2・1溫度檢測儀錶概述
2・21990年國際溫標
2・3膨脹類溫度計
2・4熱電偶
2・5熱電阻與熱敏電阻
2・6接觸式測溫儀錶的選用原則
2・7輻射測溫儀錶
2・8溫度開關
3壓力檢測儀錶
3・1壓力檢測儀錶概述
3・2液柱式壓力計
3・3彈性式壓力錶
3・4負荷式壓力計
3・5數字式壓力計
3・6壓力傳感器
3・7壓力開關
4流量檢測儀錶
4・1流量檢測儀錶概述
4・2差壓式流量計
4・3浮子流量計
4・4容積式流量計
4・5水錶
4・6渦輪流量計
4・7電磁流量計
4・8靶式流量計
4・9鏇渦流量計
4・10超聲流量計
4・11衝量式流量計
4・12科裏奧利流量計
4・13熱式流量計
4・14推導式質量流量計
4・15流量開關
5物位檢測儀錶
5・1物位檢測儀錶概述
5・2直讀式液位計
5・3壓力、差壓式液位計
5・4浮力式液位計
5・5機械接觸式料位計
5・6電容式物位計
5・7超聲波式物位計
5・8微波式液位計
5・9核輻射式物位計
5・10物位開關
6機械量檢測儀錶
6・1機械量檢測儀錶概述
6・2力、重量檢測儀錶
6・3轉矩檢測儀錶
6・4位移檢測儀錶
6・5速度檢測儀錶
6・6尺度檢測儀錶
6・7機械振動檢測儀錶
7在綫分析儀
7・1在綫分析儀概述
7・2在綫物性分析儀
7・3在綫液體分析儀
7・4在綫氣體分析儀
7・5在綫分析儀取樣係統
8靈巧型變送器
8・1靈巧型變送器概述
8・2靈巧型差壓變送器
8・3靈巧型溫度變送器
8・4現場通信器
8・5靈巧型變送器的應用
第3章 顯示儀錶
1概述
1・1顯示儀錶的用途與分類
1・2顯示儀錶的基本功能與性能
1・3顯示儀錶的發展趨勢
2指示型顯示儀錶
2・1指示型顯示儀錶的分類與特點
2・2動圈型指示顯示儀錶
2・3光柱型指示顯示儀錶
3記錄型顯示儀錶
3・1記錄型顯示儀錶的分類與特點
3・2自動平衡顯示記錄儀
3・3微機型顯示記錄儀
4數字型顯示儀錶
4・1數字型顯示儀錶的分類與特點
4・2簡易型數字顯示儀
4・3微機型數字顯示儀
4・4主要功能部件
5閃光報警顯示儀
5・1閃光報警顯示儀的分類與特點
5・2常規型閃光報警顯示儀
5・3微機型閃光報警顯示儀
5・4閃光報警顯示儀的工作狀態
5・5閃光報警顯示儀的性能比較與配套
應用
第4章 控製儀錶
1概述
2基地式控製儀錶
2・1基地式控製儀錶概述
2・2基地式控製儀錶的特點
2・3基地式控製儀錶的主要性能指標
2・4基地式控製儀錶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2・5基地式控製儀錶的選用原則
3氣動單元組閤儀錶
3・1氣動單元組閤儀錶概述
3・2氣動單元組閤儀錶的組成
3・3氣動單元組閤儀錶的特點
3・4氣動單元組閤儀錶的主要技術
性能
3・5變送單元
3・6調節單元
3・7顯示單元
3・8計算單元
3・9給定單元
3・10轉換單元
3・11輔助單元
4電動單元組閤儀錶
4・1電動單元組閤儀錶概述
4・2DDZ-Ⅱ與DDZⅢ係列儀錶的組成與
比較
4・3變送單元
4・4轉換單元
4・5計算單元
4・6顯示單元
4・7給定單元
4・8調節單元
4・9執行單元
4・10輔助單元
4・11電動單元組閤儀錶正常工作條件
4・12電動單元組閤儀錶應用舉例
5DDZ-S係列儀錶
5・1DDZ-S係列儀錶概述
5・2S係列儀錶的分類與組成
5・3S係列儀錶的基本品種和性能
5・4S係列儀錶的通用技術要求
5・5S係列儀錶的特點
6單(多)迴路調節儀錶
6・1單(多)迴路調節儀錶概述
6・2單(多)迴路調節器的主要技術
指標
6・3單(多)迴路調節器的特點
6・4硬件、軟件係統及其工作過程
6・5功能模塊與組態方法
6・6單(多)迴路調節器的應用舉例
7組裝式控製儀錶
7・1組裝式控製儀錶概述
7・2組裝式控製儀錶的組成
7・3組裝式控製儀錶的總體技術指標
7・4組裝式控製儀錶的應用
第5章 工業控製計算機係統
1概述
2可編程序控製器
2・1可編程序控製器概述
2・2可編程序控製器的工作原理
2・3可編程序控製器的係統結構
2・4微處理器與存儲區
2・5輸入輸齣模塊
2・6可編程序控製器的電源
2・7可編程序控製器的外圍設備
3分散型控製係統
3・1分散型控製係統概述
3・2分散型控製係統的組成
3・3典型配置與可靠性措施
3・4體係結構的開放性
3・5係統的主要功能
3・6過程級設備
3・7監控級設備
3・8數據通信係統
第6章 執 行 器
1概述
1・1執行器的基本要求
1・2執行器的特點
2執行機構
2・1氣動執行機構
2・2電動執行機構
2・3液動執行機構
3調節閥
3・1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3・2閥的類型
4電磁閥
4・1電磁閥的分類與特點
4・2電磁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5自力式調節閥
5・1自力式調節閥的分類與特點
5・2自力式調節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第7章 工業自動化儀錶與
裝置的應用
1概述
1・1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的作用
1・2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的應用
領域
1・3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的選用
原則
2大型火電機組的儀錶與控製係統
2・1大型火電機組的儀錶與控製係統的
作用
2・2大型火電機組的儀錶與控製係統的發展
過程與趨勢
2・3組裝儀錶模式控製係統
2・4DCS模式控製係統
3控製係統的現場安裝、調試與
投運
3・1控製係統的現場安裝
3・2控製係統的調試
3・3控製係統的投運
參考文獻
第5篇 連續性生産過程控製係統
第1章 概 論
1過程控製的發展概況
2過程控製係統的組成和分類
2・1過程控製係統的組成
2・2過程控製係統的分類
3過程控製係統的品質指標
3・1常用的控製係統品質指標
3・2控製係統品質指標的確定
第2章 被控對象的數學模型
及辨識方法
1概述
1・1數學模型的作用
1・2對數學模型的要求
1・3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
2被控對象動態模型的數學描述
2・1連續係統
2・2離散時間係統
3基於機理分析的建模方法
3・1機理分析的一般方法
3・2機理建模的基本方程
4對象動態特性的經典測試法
4・1測試注意事項
4・2響應麯綫測定法
4・3頻率法
4・4工程估算方法
5獲取對象動態特性的辨識方法
5・1一般概念
5・2輸入信號設計
5・3脈衝響應辨識的相關分析方法
5・4最小二乘法
5・5輔助變量法
5・6其他辨識方法
5・7數學模型結構的確定
6數學模型的簡化
6・1非綫性模型的綫性化
6・2保留主特徵值的降階方法
6・3其他簡化方法
第3章 常規實用控製係統
1單迴路控製係統
1・1單迴路控製係統的基本原理
1・2控製方案的確定
1・3控製規律的選擇
1・4單迴路控製係統的若乾問題
2串級控製係統
2・1串級控製係統概述
2・2串級控製係統采用的原則和適用
場閤
2・3串級控製係統的效果分析
2・4串級控製係統的設計要點
3前饋控製係統
3・1前饋控製係統的概念
3・2前饋控製係統的分析
3・3前饋控製係統的應用場閤和實施
要點
4 比值控製係統
4・1比值控製係統的基本方案
4・2比值控製係統的分析
4・3比值控製係統的實施要點
5均勻控製係統
5・1均勻控製的目的與要求
5・2均勻控製係統的幾種常用方案
5・3均勻控製係統的控製器選型和參數
整定
6分程控製係統
6・1分程控製係統的作用
6・2實施分程控製的幾個問題
7多衝量控製係統
7・1多衝量控製係統的典型例子
7・2多衝量控製係統的基本形式
8選擇性控製係統
8・1選擇性控製係統簡介
8・2若乾應用實例
8・3選擇性控製係統的設計要點
9程序控製係統
9・1程序控製係統的概念
9・2程序控製係統的例子
9・3實現程序可變的技術工具
10順序控製係統
10・1順序控製係統的概念
10・2順序控製的基本裝置
10・3常見的幾種順序控製係統
第4章 高等過程控製
1大時延對象的控製
1・1大時延對象的控製概述
1・2史密斯補償控製
2多變量控製
2・1多變量係統的數學模型
2・2多變量係統的互聯分析
2・3解耦控製
2・4逆奈氏陣列方法
3預測控製
3・1基於非參數模型的預測控製
3・2廣義預測控製
4推理控製
4・1推理控製係統的組成
4・2推理控製器的設計
4・3輸齣可測條件下的推理控製
4・4應用舉例
5自適應控製
5・1自適應控製的基本概念
5・2模型參考自適應控製係統
5・3自校正控製
6動態係統故障診斷
6・1動態係統故障診斷的基本概

6・2基於狀態估計的故障診斷方法
6・3基於時序分析的故障診斷方法
6・4基於專傢係統的故障診斷方法
7模糊控製
7・1模糊控製的基本原理
7・2控製規則可調整的模糊控製

7・3模糊係統辨識
7・4自適應模糊控製器
第5章 控製係統的投運和控
製器參數的工程整定
1控製係統的投運
1・1控製係統投運前的準備工作
1・2控製係統的現場調試
2控製器參數的整定
2・1控製器的整定參數
2・2控製器整定參數對控製過程的影響
2・3單迴路控製係統的整定方法
2・4串級控製係統的整定方法
2・5控製器參數整定時應注意的問題
32自由度PID控製器的原理及
整定
3・1一般PID控製器整定的缺點
3・22自由度PID控製器的整定
4控製器參數的自整定
4・1自整定控製器概述
4・2自整定控製器的一般結構和基本
原理
第6章 工業過程的優化操作和
優化控製
1概述
1・1生産過程優化的目的與意義
1・2實現優化的條件
2過程數學模型
2・1模型的基本類型
2・2模型建立的方法
3生産過程優化操作
3・1目標函數
3・2約束條件
3・3優化模型
4優化方法
4・1優化方法的分類
4・2優化計算的方法
5生産過程優化控製
5・1優化控製策略
5・2優化控製的實現
第7章 工業過程計算機控製係統
1概述
1・1計算機控製係統的組成
1・2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分類
1・3計算機控製係統的發展
1・4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實施
2直接數字控製係統
2・1直接數字控製係統的構成
2・2直接數字控製係統的基本算法
2・3數字PID控製器的工程實現
2・4直接數字控製係統的設計
3監督計算機控製係統
3・1監督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構成
3・2監督計算機控製係統的設計
4分散控製係統
4・1分散控製係統的構成
4・2分散控製係統的特點
4・3DJK-7500型DCS及其應用
5計算機集成過程係統
5・1計算機集成過程係統的概念
5・2計算機集成過程係統的內容
5・3計算機集成過程係統的技術
第8章 過程控製係統的可靠性
1概述
1・1控製係統可靠性研究的內容
1・2控製係統可靠性研究的意義
1・3控製係統的可靠性計劃
2控製係統的可靠性分析
2・1可靠性邏輯框圖
2・2控製對象的可靠性分析
2・3常規控製係統的可靠性分析
2・4微機控製係統的可靠性評審
2・5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監控係統的可靠性
評審
3控製係統的可靠性設計
3・1常規控製係統的廣義質量估值
3・2以可靠性為準則的控製係統設計
3・3提高控製係統可靠性的綜閤措施
參考文獻
第6篇 計算機應用
第1章 概 論
1管理上的應用
2工程上的應用
3科學研究方麵的應用
4其他領域的應用
第2章 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
信息管理
1數據庫技術
1・1數據管理方法的發展
1・2數據庫係統的結構
1・3數據模型
1・4數據庫管理係統的實例
1・5數據庫設計
1・6關係數據庫設計理論
2計算機信息管理
2・1計算機信息係統的發展
2・2管理信息係統的結構
2・3決策支持係統的結構
2・4計算機信息係統開發方法
3信息檢索
3・1計算機文獻檢索係統
3・2文獻信息的構成
3・3主題詞錶及其內在關係
3・4壓縮技術
3・5檢索技術
第3章 信息 處理
1概述
2模式識彆
2・1模式識彆概述
2・2統計模式識彆
2・3句法模式識彆
2・4模式識彆係統的設計方法與應用
舉例
3圖象處理
3・1圖象處理概述
3・2數字圖象的獲取與圖象處理係統
3・3圖象的正交變換
3・4圖象復原
3・5圖象增強
3・6圖象編碼
3・7圖象分析技術
3・8圖象處理的應用
4人工神經網絡及其在模式識彆中的
應用
4・1人工神經網絡概述
4・2人工神經網絡的典型模型及其在模式
識彆中的應用
4・3人工神經網絡的實現
5計算機視覺
5・1計算機視覺概述
5・2計算機視覺的基本技術
5・3計算機視覺的應用
6語音信號處理
6・1語音信號處理概述
6・2語音識彆
6・3語音閤成
7文字識彆
7・1文字識彆概述
7・2聯機手寫漢字識彆
7・3印刷體漢字識彆
7・4脫機手寫漢字識彆
8多媒體技術
8・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
8・2支持多媒體發展的關鍵技術
8・3多媒體係統
8・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展望
第4章 計算機輔助設計
1概述
1・1CAD的發展過程
1・2CAD的應用領域
1・3應用CAD技術的優缺點
2CAD硬件
2・1圖形輸入設備
2・2圖形顯示設備
2・3繪圖輸齣設備
2・4工作站及CAD係統
3CAD支撐軟件
3・1圖形標準
3・2窗口係統
3・3用戶接口
3・4幾何造型
3・5真實圖形輸齣
3・6三維場的可視化
4CAD的應用
4・1機械CAD
4・2電子CAD
4・3計算機輔助教學
第5章 人工智能
1概述
1・1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標
1・2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史
1・3人工智能的研究內容
2人工智能搜索策略
2・1人工智能係統的基本結構
2・2一般問題求解的搜索策略
2・3“與或”問題求解的搜索策略
2・4博弈問題求解的搜索策略
3基於知識的人工智能係統
3・1專傢係統、知識工程的定義
3・2專傢係統的結構、類型和設計方法
3・3專傢係統的基本技術
3・4基於知識的係統應用簡介
3・5知識庫技術
4智能機器人的人工智能應用
技術
4・1智能機器人係統
4・2感知技術
4・3規劃技術
4・4控製技術
5自然語言理解和機器翻譯係統的人
工智能應用技術
5・1文法和語言
5・2語法分析技術
5・3語義分析技術
5・4文本生成技術
6人工智能語言
6・1LISP語言
6・2PROLOG語言
6・3專傢係統開發工具
7人工智能的展望
7・1智能計算機
7・2智能設計係統
7・3智能管理係統
7・4智能控製係統
7・5智能教學係統
7・6人工神經元網絡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7篇 電 氣 通 信
第1章 通信理論基礎
1通信係統模型
1・1通信係統的基本模型
1・2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
1・3數字通信係統的模型
2通信係統主要性能指標
2・1有效性
2・2可靠性
3信息論概述
3・1信息度量
3・2平均信息量
3・3信道容量
4編碼理論概述
4・1信源編碼
4・2信道編碼
5基本調製方式
5・1模擬調製
5・2數字調製
5・3多路復用
第2章 電話、電報和傳真
1電話
1・1電話機的工作原理
1・2各種新型電話機
2電報
2・1公眾電報與用戶電報
2・2用戶電報網
2・3常用電碼
2・4電報傳輸
2・5電報畸變
2・6電報終端
2・7智能用戶電報
3傳真
3・1傳真通信係統的組成
3・2滾筒掃描的原理
3・3傳真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4傳真機的分類
3・5發送掃描與光電變換
3・6接收記錄
3・7頻帶壓縮
3・8傳真的發展趨勢
第3章 電話交換與綜閤業務數字網
1概述
2電話通信網
3電話交換機
3・1電話交換機的基本功能
3・2人工交換機
3・3步進製自動電話交換機
3・4縱橫製自動電話交換機
3・5程控空分製電子交換機
3・6程控數字交換機
3・7用戶交換機
4局間中繼綫上話音信號的多路
傳輸
4・1頻分多路傳輸
4・2時分多路傳輸
5公用電話網中采用的編碼體製
6數字交換原理
6・1時隙交換
6・2空分交換
6・3數字交換部件
6・4數字交換網
6・5數字交換係統的控製部分
6・6數字交換係統的接口模塊
6・7現代數字交換係統舉例
6・8綜閤數字網
7電話網的信令係統
7・1用戶-網路信令係統
7・2局間信令係統
8綜閤業務數字網
8・1CCITT對ISDN的定義
8・2ISDN業務的帶寬
8・3ISDN中的信道類型和用途
84電路交換、信息交換和分組交換
8・5三種交換方式的比較
86ISDN用戶-網路接口的參考配置
模型
8・7ISDN終端設備在用戶住所內的
配置
8・8 寬帶綜閤業務數字網
9新電話業務
9・1新電話業務的主要內容
9・2新電話業務的操作
10智能網
10・1智能網的基本結構
10・2典型的智能網呼叫過程
10・3智能網業務
第4章 數據通信
1概述
2數據通信係統的質量指標
2・1通信方式
2・2數據傳輸速率
2・3差錯率
2・4可靠度
2・5帶寬及頻帶利用率
3數據傳輸
3・1數據傳輸信道
3・2基帶信號傳輸
3・3頻帶傳輸
3・4多路復用技術
4差錯控製
4・1差錯控製的基本方式
4・2簡單差錯控製碼
4・3循環碼
5數據通信網
5・1網絡結構
5・2數據鏈路傳輸控製規程
5・3多路訪問鏈路控製
5・4數據交換網
第5章 微波通信與衛星通信
1概述
2微波接力通信
2・1微波通信的特點
2・2微波信號的傳播
3模擬微波通信的調製與解調
3・1調頻信號的數學錶達式和波形
3・2調頻信號的頻譜和頻帶寬度
3・3調頻信號的傳輸特性
3・4發信用中頻調製器與解調器
4數字微波通信的調製與解調
4・1數字信號的微波傳輸
4・2數字信號的幅度調製與解調
4・3數字信號的相位調製與解調
4・4數字信號的頻率調製與解調
4・5誤碼率
4・6微波接力通信的實際應用
4・7微波通信的主要設備
4・8微波接力通信的阻斷與維護
4・9微波接力通信的設計
5通信衛星
5・1衛星軌道
5・2衛星運動規律
5・3攝動
5・4宇宙環境
5・5衛星姿態穩定方式
5・6通信衛星的結構
5・7靜止軌道衛星的發射
5・8靜止衛星製
6地球站技術
6・1天綫饋源係統
6・2發送係統
6・3接收係統
7多址聯接
7・1頻分多址方式
7・2時分多址方式
7・3空分多址方式
7・4碼分多址方式
7・5國際電信衛星組織商用業務
8移動衛星通信
9衛星的其他應用及發展
9・1衛星的其他應用
9・2衛星通信的展望
第6章 光縴通信
1概述
1・1光縴通信的發展概況
1・2光縴通信的優越性
1・3 光縴通信的應用
2光縴和光電子器件
2・1光縴中的導波傳播
2・2光縴的損耗和色散
2・3光縴的摺射率分布
2・4光縴通信用的光電子器件
3光縴通信係統
3・1常規光縴數字通信係統
3・2常規光縴模擬電視係統
3・3相乾光縴通信係統
3・4多路載波光縴通信係統
3・5全光傳輸長途光縴通信係統
第7章 移動通信
1移動通信技術
1・1概述
1・2移動通信的通信方式和工作方式
1・3移動通信係統
1・4移動通信係統信號電平估算
1・5移動通信係統的電颱乾擾與抗電颱乾擾
的一般方法
1・6移動通信傳輸設備
2移動通信網
2・1公用網
2・2專用業務移動通信網與集群移動無綫通
信係統
2・3無綫電尋呼係統
2・4無中心選址移動通信係統
2・5無繩電話
3個人通信網
第8章 擴頻通信
1概述
1・1擴頻通信簡介
1・2僞隨機碼序列的産生、特性和用途
2各種擴頻通信係統的原理和特點
2・1直接碼調製擴頻係統
2・2跳頻係統
2・3跳時係統
2・4綫性調頻脈衝係統
2・5混閤型擴頻係統
3典型係統簡介
3・1空間係統
3・2航空電子係統
第9章 電波傳播與天綫
1電波傳播
1・1電波傳播的基本類型
1・2電波傳播工程的計算
2天綫的電性能指標
3通信天綫中的綫天綫
3・1振子天綫
3・2環天綫
3・3天綫陣
3・4引嚮天綫
3・5行波天綫
3・6對數周期天綫
3・7螺鏇天綫
3・8微帶天綫
4通信天綫中的麵天綫
4・1喇叭天綫
4・2反射麵天綫
第10章 電視和廣播
1 電視技術
1・1電視原理
1・2黑白電視
1・3彩色電視製式
1・4可視圖文
1・5廣播圖文電視
1・6數字電視
1・7高清晰度電視
1・8電視測量
1・9我國電視頻道的劃分
2廣播係統
2・1調幅係統
2・2調頻係統
2・3衛星電視廣播係統
2・4共用天綫電視係統
2・5電視差轉係統
第11章 雷達與導航
1概述
1・1雷達的任務
1・2雷達的性能
1・3雷達的工作原理
1・4雷達方程
1・5雷達信號的傳播因素
2連續波雷達和脈衝調頻雷達
2・1連續波雷達
2・2調頻/連續波雷達
2・3動目標雷達係統
2・4脈衝壓縮雷達
3現代雷達體製
3・1單脈衝跟蹤雷達
3・2相控陣雷達
3・3閤成孔徑雷達
3・4超視距雷達
3・5雙基地雷達
3・6氣象雷達
4雷達部件
4・1發射機
4・2接收機
4・3收發開關
4・4天綫
4・5顯示器
5無綫電導航
5・1無綫電測嚮儀
5・2雙麯綫定位儀
5・3全球定位係統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