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概論

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馮辛安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
出版時間:1996-08
價格:2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0221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電子技術
  • 傳統産業
  • 産業升級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互聯網
  • 智能製造
  • 技術改造
  • 創新驅動
  • 新興技術
  • 工業4
  • 0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用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是當前我國工業企業麵臨的一項重大曆史任務,這是一門涉及內容極其廣

泛的高新技術,學科跨度大。本書對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從總體上作瞭一個概括的介紹。在內容處理上,

著重介紹一些基本概念、應用技術、發展水平、實施方法和關鍵技術。

全書內容如下:第1章綜述;第二部分內容是介紹四大基礎元器件,含第2章的傳感與檢測技術及其

應用,第3章的電力電子技術及其應用和第4章的數字控製及可編程序控製器技術;第三部分內容介紹五

大係統技術,含第5章的cAD/CAM一體化技術,第6章的機器人技術,第7章的計算機過程控製技術,

第8章的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和第9章的計算機輔助生産管理係統;最後介紹傳統産業改造的

方嚮,即第10章的柔性自動化製造技術。

本書可作為機械、電子、冶金、輕工、軍工、化工、建築、醫療、儀器設備等行業的企業技術領導和

從事産品開發、製造、管理和企業技術改造的科技人員為更新知識、改變觀念、增強決策能力進行技術培

訓用,使讀者可以站在較高的位置,規劃和實施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工程。

本書也可作為各類大專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綜述
1.1 微電子技術産生的技術背景
1.2 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
1.3 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總體目標和基本內容
1.3.1 産品結構的調整和機電一體化
1.3.2 CAD/CAE/CAM技術的應用
1.3.3 對傳統落後的生産裝備的改造
1.3.4 計算機輔助管理
1.3.5 設計、工藝、生産與管理信息的一體化
1.3.6 企業職工技術素質的提高
1.4 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指導思想
第2章 傳感與檢測技術及其應用
2.1 概述
2.1.1 傳感器的定義與概念
2.1.2 傳感器在工程領域的地位與作用
2.1.3 傳感器在高新科技領域的應用
2.1.4 傳感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
2.2 機電類傳感器的基本原理與特點
2.2.1 傳感器的分類
2.2.2 幾何量傳感器
2.2.3 力學量傳感器
2.2.4 熱力學傳感器
2.2.5 光學量傳感器
2.2.6 數字式傳感器
2.3 變換電路與測試係統
2.3.1 變換電路
2.3.2 測試係統
2.4 傳感器的發展與市場預測
2.4.1 國外傳感器發展動嚮
2.4.2 國內傳感器發展現狀與90年代市場預測
第3章 電力電子技術及其應用
3.1 電力電子技術概述
3.1.1 定義
3.1.2 發展簡史
3.2 電力半導體器件
3.2.1 二極管
3.2.2 晶閘管(SCR)
3.2.3 雙極型功率晶體管(GTR)
3.2.4 新一代電力電子器件
3.3 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綫路
3.3.1 整流電路
3.3.2 晶閘管交流開關與交流調壓器
3.3.3 直流斬波器和逆變器
3.4 電力電子技術與傳統産業改造
3.4.1 概況
3.4.2 電力電子技術與節能
3.4.3 電力電子技術與節材
3.4.4 電力電子技術與機電一體化
第4章 數字控製及可編程序控製器技術
4.1 數控技術概述
4.1.1 數控技術發展曆史的迴顧
4.1.2 數控加工係統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及特點
4.1.3 數控加工幾種典型的分類方法
4.1.4 數控技術發展方嚮
4.1.5 我國數控係統及伺服係統的現狀
4.2 數控係統主要控製軟件
4.2.1 概述
4.2.2 插補運算的主要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4.2.3 進給速度控製
4.2.4 輸入數據處理
4.3 數字控製的開環控製係統
4.3.1 概述
4.3.2 步進電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
4.3.3 步進電機的選擇
4.3.4 步進電機的控製
4.3.5 步進電機的驅動電源
4.4 數字控製的閉環控製係統
4.4.1 數控係統中常用的位置檢測裝置
4.4.2 伺服電機
4.4.3 閉環伺服係統的幾種主要形式
4.5 機床數控係統實例分析
4.5.1 機床數控改造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4.5.2 JWK係列數控裝置
4.5.3 FANUC7M數控係統
4.6 可編程序控製器概述
4.6.1 概述
4.6.2 可編程序控製器的特點
4.6.3 PLC應用場閤
4.6.4 國內外PLC的發展情況
4.7 PLC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4.7.1 PLC的基本組成
4.7.2 工作原理
4.7.3 PLC的結構型式
4.7.4 幾種常用的可編程序控製器的性能
4.8 可編程序控製器編程方法及編程步驟
4.8.1 編程方法
4.8.2 編程步驟
4.9 可編程序控製器使用要點
4.9.1 如何選擇可編程序控製器的機型
4.9.2 輸入/輸齣點數量估算
4.9.3 內存容量的估算
4.9.4 抗乾擾的一些措施
第5章 CAD/CAM一體化技術
5.1 概述
5.1.1 CAD/CAM一體化技術的定義
5.1.2 傳統的生産過程
5.1.3 CAD/CAM所涉及的內容
5.1.4 CAD/CAM技術的産生、發展和現狀
5.2 CAD/CAM的硬件係統
5.2.1 CAD/CAM硬件係統的組成與特點
5.2.2 計算機
5.2.3 圖形顯示係統
5.2.4 圖形輸入裝置
5.2.5 外存儲器
5.2.6 圖形輸齣裝置
5.2.7 計算機網絡
5.2.8 CAD/CAM硬件係統正確選型的基本原則
5.3 CAD/CAM的支撐軟件係統
5.3.1 CAD/CAM軟件係統的分類
5.3.2 操作係統
5.3.3 數據庫及其管理係統
5.3.4 圖形支撐軟件係統
5.3.5 CAD/CAM支撐軟件係統選購要點
5.4 成組技術
5.4.1 成組技術的基本原理
5.4.2 零件分類成組的方法
5.5 CAD應用軟件的開發
5.5.1 開發CAD應用軟件應遵循的原則
5.5.2 參數化CAD
5.5.3 成組CAD
5.5.4 交互式CAD
5.5.5 智能化CAD
5.5.6 圖形錄入方法
5.6 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編製(CAPP)應用軟件的開發
5.6.1 檢索式CAPP
5.6.2 生成式CAPP
5.6.3 混閤式CAPP
5.7 計算機輔助質量係統(CAQ)
5.7.1 計算機輔助質量保證(CAQA)
5.7.2 計算機輔助質量控製(CAQC)
第6章 機器人技術及其應用
6.1 概述
6.1.1 機器人的定義
6.1.2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6.1.3 機器人應用可帶來的效益
6.1.4 我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6.2 機器人的組成與分類
6.2.1 機器人的組成
6.2.2 機器人的坐標係和自由度
6.2.3 機器人的分類
6.3 機器人的驅動和傳動機構
6.3.1 機器人的驅動
6.3.2 機器人的傳動機構
6.4 機器人的控製
6.4.1 “示教再現”控製方式
6.4.2 數字控製方式
6.4.3 位姿控製
6.4.4 力及順應控製
6.4.5 自適應控製
6.5 機器人的傳感器
6.5.1 機器人傳感器的分類
6.5.2 機器人的觸覺
6.5.3 機器人的視覺
6.6 機器人及其應用
6.6.1 毛坯生産
6.6.2 零件生産
6.6.3 處理作業
6.6.4 裝配作業
6.6.5 搬運作業
第7章 計算機過程控製係統
7.1 微機過程控製技術概述
7.1.1 微機過程控製的基本概念
7.1.2 微機過程控製係統的組成
7.1.3 微機控製係統的分類
7.1.4 計算機控製係統發展簡史
7.1.5 機電企業微機監測與控製係統的應用
7.2 微機控製係統設計
7.2.1 係統設計的基本要求
7.2.2 控製係統總體方案的確定
7.2.3 微型計算機的選擇
7.2.4 控製算法的選用
7.2.5 微機控製係統的硬件設計
7.2.6 微機控製係統的應用軟件設計
7.2.7 微機控製係統的調試
7.3 直接數字控製係統及控製規律
7.3.1 直接控製係統的工作原理
7.3.2 比例-積分-微分(PID)控製算法
7.3.3 專傢係統在過程控製中的應用初步
7.3.4 模糊控製原理及其在工業中的應用
7.4 集散控製係統(DCS)簡介
7.4.1 集散控製係統的概念
7.4.2 設計思想與特點
7.4.3 集散控製係統的硬件組成與功能
7.4.4 集散控製係統的軟件
7.4.5 集散控製係統的通信技術
7.4.6 集散控製係統的發展概況
第8章 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
8.1 概述
8.1.1 加強現代工業生産設備維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8.1.2 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是現代維修管理製度的基礎
8.1.3 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目的和內容
8.1.4 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過程和方法的分類
8.1.5 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應用與發展
8.2 設備狀態監測常用的基礎技術
8.2.1 振動與噪聲監測技術
8.2.2 超聲監測技術
8.2.3 聲發射(AE)診斷技術
8.2.4 紅外監測技術
8.2.5 油汙染分析監測診斷技術
8.2.6 功率監控技術
8.2.7 渦流診斷技術
8.3 設備狀態與故障的診斷與預報
8.3.1 設備狀態與故障的診斷方法
8.3.2 設備狀態與故障的預報方法
8.4 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應用
8.4.1 應用的一般情況
8.4.2 滾動軸承的監測與診斷
8.4.3 齒輪故障的診斷
8.4.4 大型鏇轉機械的監測與診斷
第9章 計算機輔助生産管理係統
9.1 生産計劃與管理
9.1.1 生産計劃與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任務
9.1.2 傳統生産計劃與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9.1.3 計算機管理信息係統(MIS)
9.2 企業生産計劃管理
9.2.1 企業生産計劃管理的層次和內容
9.2.2 物料需求計劃(MRP)
9.2.3 MRP的計算模型
9.2.4 多産品的MRP
9.2.5 MRP的批量規則
9.3 車間作業計劃的編製與實施
9.3.1 車間作業管理的要求和任務
9.3.2 作業排序的優化
9.4 製造資源計劃係統(MRP Ⅱ)
9.4.1 從MRP到MRP-Ⅱ
9.4.2 MRPⅡ係統的典型功能組成
9.4.3 MRPⅡ係統的軟硬件配置
9.4.4 MRPⅡ係統的實施
第10章 柔性自動化製造技術
10.1 概述
10.1.1 柔性自動化製造技術的基本形式
10.1.2 柔性自動化方案的選擇
10.1.3 FMS的現狀和各國的特點
10.2 柔性製造單元(FMC)和柔性製造係統(FMS)
10.2.1 FMC和FMS的組成
10.2.2 典型的柔性製造係統
10.2.3 麵嚮FMC和FMS的機床的特點
10.2.4 工件流係統
10.2.5 刀具流係統
10.2.6 FMS的信息流
10.2.7 作業計劃管理與控製
10.2.8 製造過程的協調控製
10.2.9 加工過程監控和故障診斷
10.3 獨立製造島
10.3.1 技術構思
10.3.2 係統的功能和結構
10.3.3 生産組織原則的變革
10.4 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CIMS)
10.4.1 CIMS的提齣
10.4.2 CIMS的定義
10.4.3 CIMS的基本構成
10.4.4 CIMS的效益及應用對象
10.4.5 CIMS的實施
10.4.6 我國CIMS的發展策略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