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B-ISDN的基本概念
1.1 N-ISDN概述
1.1.1 N-ISDN的導入背景
1.1.2 N-IsDN的基本特點
1.1.3 N-ISDN的局限性
1.2 B-ISDN的特點
1.3 支持B-ISDN的ATM技術和光傳輸技術
1.3.1 光傳輸技術降低瞭傳輸成本
1.3.2 ATM技術降低瞭傳輸處理的成本
1.4 B-IS’DN提供的業務
1.4.1 交互型業務
1.4.2 分配型業務
第2章 B-ISDN(ATM)網絡體係結構
2.1 ATM網絡技術概述
2.1.1 ATM網絡結構的基本元素
2.1.2 ATM連接及其識彆方法
2.1.3 ATM網絡內的尋路
2.1.4 虛通道與虛通路
2.1.5 信元的拆裝
2.1.6 ATM網中的非連接型通信
2.2 B-ISDN用戶-網絡接口(B-UNI)
2.2.1 B-ISDN用戶-網絡接口的參考配置
2.2.2 B-UNI的接口速率
2.2.3 B-UNI應具備的技術性能
2.2.4接口的基本結構
2.3 B-ISDN的分層結構
2.3.1 B-ISDN傳輸網的分層
2.3.2 傳輸網的組成元素
2.3.3 傳輸網的功能結構
第3章 BISDN/ATM協議
3.1 B-ISDN協議的分類與特點
3.1.1 B-ISDN協議的分類
3.1.2 B-ISDN協議的特點
3.1.3 B-ISDN協議的分層結構
3.2 物理層
3.2.1 物理媒體子層(PM)
3.2.2 傳輸會聚子層(TC)
3.3 ATM層
3.3.1 ATM層連接
3.3.2 信元結構與信頭功能
3.3.3 ATM層實現的功能
3.4 ATM適配層(AAL)
3.4.1 AAL業務
3.4.2 AALTypel
3.4.3 AALType2
3.4.4 AALType3/4
3.4.5 AALType5
3.5 信令協議
3.5.1 信令能力組1
3.5.2 虛通路的類型與形式
3.5.3 到信時的信令規程
3.5.4 信令VC的建立/釋放規程
3.5.5 信令用的AAL規程
3.5.6 Q.2931協議
3.6 業務量控製和OAM協議
3.6.1 業務量控製
3.6.2 OAM協議
第4章 SDH接口與NNI
4.1 同步數字係列的導入背景
4.1.1 PCM係列
4.1.2 采用同步數字係列的必要性
4.1.3 150Mb/s接口選取9行×270列字節的理由
4.2 開銷
4.3 同步
4.4 NNI的幀結構
第5章 ATM交換機
5.1 ATM交換機概述
5.1.1 VPI交換與VCI交換
5.1.2 ATM交換機的功能
5.2 ATM交換結構
5.2.1 輸齣緩存型交換結構
5.2.2 共享緩存型交換結構
5.2.3 矩陣緩存型交換結構
5.2.4 輸入緩存型交換結構
5.2.5 輸入輸齣緩存型交換結構
5.2.6 Banyan交換結構
5.3 ATM交換機樣例
5.3.1 主機性能和技術指標
5.3.2 交換機的功能和結構
5.3.3 連接控製
5.3.4 硬件結構
5.3.5 軟件結構
第6章 傳統LAN通往ATM-LAN的道路
6.1 從垂直型網絡嚮水平型網絡發展
6.1.1 通信網的發展過程
6.1.2 LAN技術的發展動嚮
6.2 LAN的結構
6.2.1 LAN的基本結構
6.2.2 UTP型LAN
6.2.3 交換型LAN
6.3 高速LAN/多媒體LAN
6.3.1 100Mb/s高速LAN
6.3.2 IEEE802.9IS-LAN(IVD-LAN)
6.3.3 等時以太網(Isochron0usEthernet)
6.3.4 FDDI係列的LAN
6.3.5 DQDB(MAN)
6.4 無綫LAN
6.5 下一代超高速LAN
6.5.1 FFOL
6.5.2 CRMA(CyclicReservati0nMultipleAccess)
6.5.3 ATMRing
6.6 ATM技術對LAN的影響
第7章 ATM-LAN
7.1 ATM-LAN導入的背景及其特點
7.1.1 ATM-LAN的特點
7.1.2 ATM-LAN的基本功能
7.2 ATM-LAN的基本體係結構
7.2.1 ATM-LAN的協議
7.2.2 構成ATM-LAN的基本元素
7.3 ATM-LAN的物理接口
7.3.1 100Mb/s多模光縴接口
7.3.2 155Mb/s接口
7.3.3 51Ms/s3類UTP接口
7.3.4 155Mb/s5類UTP/STP接口
7.4 ATM層
7.4.1 信元淨荷取定48字節的來由
7.4.2 虛通道與虛通路
7.4.3 對GFC/PT功能的進一步說明
7.5 ATM-LAN的ATM適配層
7.6 ATM-LAN的地址和連接建立方式
7.6.1 ATM-LAN信令協議的結構
7.6.2 ATM-LAN地址
7.6.3 點對點連接
7.6.4 多點連接
7.6.5 利用任意同播地址訪問服務器
7.7 ILMI地址登錄與PNNI尋路
7.7.1 ILMI地址登錄和尋路的任務
7.7.2 利用ILMI自動登錄地址
7.7.3 PNNI尋路模型
7.7.4 分層化源節點尋路方式
7.8 以太網和ATM-LAN通信方式概要
7.8.1 以太網與ATM-LAN的區彆
7.8.2 以太網的通信原理
7.8.3 ATM-LAN通信方式概述
7.9 IPoverATM方式
7.9.1 IPoverATM概要
7.9.2 IP0verATM的通信規程
7.9.3 嚮ATMARP服務器登錄地址(初始化)規程
7.9.4 IP分組的封裝方式
7.9.5 ATMARP分組和InATMARP分組的封裝方式
7.9.6 IP0verATM方式下ATM-LAN的標準結構
7.9.7 ROLC尋路方式
7.9.8 IPoverATM方式中遺留的問題
7.10 LAN仿真方式
7.10.1 LAN仿真概要
7.10.2 LAN仿真方式下的ATM-LAN結構
7.10.3 LAN仿真協議層的結構
7.10.4 LAN仿真方式的通信規程
7.10.5 LAN仿真通信規程的應用實例
7.10.6 以太幀的封裝方式
7.10.7 虛擬LAN與工作組LAN
7.10.8 IPoverATM與LAN仿真方式的比較
7.10.9 LAN仿真方式的優缺點
7.11 業務量控製
7.11.1 業務量控製的意義
7.11.2 業務量參數
7.11.3 ATM網絡的業務類型
7.11.4 呼叫接納控製
7.11.5 ABR業務采用的反饋擁塞控製
7.12 ATM-LAN的網絡管理
7.12.1 ATM-LAN網管概述
7.12.2 利用SNMP管理傳統LAN的網管技術
7.12.3 ATM-LAN的網管模型
7.12.4 ILMIMIB(ATMUNIMIB)
7.12.5 ATM-LAN網管係統的功能
7.12.6 ATM-LAN拓撲結構的自動發現功能
7.12.7 遠程建立PVC的功能
第8章 ATM網絡技術的標準化動嚮
8.1 標準化的必要性
8.2 ATM網絡技術的主要標準化機構與標準化範圍
8.2.1 國際標準化機構
8.2.2 國傢標準化機構
8.2.3 行業標準化機構
8.3 ITUT的標準化動嚮
8.3.1 ATM標準化的發展過程
8.3.2 ITU-T的B-ISDN建議體係
8.4 ATM論壇的標準化動嚮
8.4.1 ATM論壇的目標與成立的背景
8.4.2 ATM論壇的組織結構
8.4.3 ATM論壇標準
8.4.4 ATM論壇與其他標準化組織的關係
參考文獻
附錄 ATMUNIMIB樹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