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曹道衡,刘跃进
出品人:
页数:57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2
价格:39.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101041743
丛书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古典文学
  • 文学
  • 史料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目录学
  • 曹道衡
  • 文学史
  • 先秦文学
  • 汉代文学
  • 文学史料
  • 文献研究
  • 古代文学
  • 历史文献
  • 文本考据
  • 学术研究
  • 文献学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主要内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这里面就有一个对工程整体结构进行了解、分析和设计的问题。古典文学研究的结构,大体如同建筑工程,可分为基础实施处层结构的两个方面,其础实施是各类专题研究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帷有相对长期稳定的特点。

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主要涉及收集、审查、了解、运用史料问题,因此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上述的基础实施,但应当说它是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它的触及面可能还要广,举凡与作家作品朦胧 关的史书、地理、各种体裁的笔记、社会民情的记载等等,都应有所述及。这套史料丛书将是各种体裁、各种观点和文学史著作所不能替代的,不管写怎样的文学史,不管研究哪一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不管是教师和学生,都将参考这套史料书。

作者简介

曹道衡 江苏苏州人。1928年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研究会会长。著有《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台湾文津出版社)、《汉魏六朝辞赋》(上海古籍出版社)、《南北朝文学史》(与沈玉成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书。

目录信息

概说 一、史料与史学 二、先秦两汉的社会状况和文学史料 三、先秦两汉文学史料的缮写与流传 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的特点 五、先秦两汉文学史料的分类上编 第一章 五经与经部典籍 第一节 “经”的来源和流传 第二节 所谓“经学”及“今古文之争” 第三节 《周易》和历代关于《周易》的研究 第四节 《尚书》和历代关于《尚书》的研究 第五节 “三礼”和历代关于“三礼”的研究 第六节 《春秋》、《左传》和《国语》及历代关于它们的研究 第七节 《公羊传》、《谷梁传》和历代对它们的研究 第八节 《论语》、《孝经》和历代对它们的研究 第二章 先秦史籍与神话传说 第一节 “经”、“史”和其他典籍 第二节 《逸周书》 第三节 《竹书纪年》、《汲冢琐语》、《世本》和《春秋事语》 第四节 《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第五节 《山海经》 第六节 《穆天子传》 第三章 先秦诸子研究文献 第一节 百年争鸣与先秦诸子 第二节 “十家九流”及其来源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荀子》 第五节 《老子》 第六节 《庄子》 第七节 《文子》和《列子》 第八节 《墨子》 第九节 《商君书》 第十节 《韩非子》 第十一节 《管子》 第十二节 《晏子春秋》 第十三节 《吕氏春秋》 第十四节 《尹文子》、《公孙龙子》、《慎子》及《鹖冠子》 第十五节 《孙子》及兵家著作中编 第一章 两汉子书研究文献 第一节 陆贾与《新语》 第二节 贾谊与《新书》 第三节 刘安与《淮南子》 第四节 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第五节 桓宽与《盐铁论》 第六节 王充与《论衡》 第七节 班固与《白虎通义》 第八节 桓谭、王符、崔■、仲长统、荀悦 第二章 两汉史书研究文献 第一节 《史记》的编撰及历代研究 第二节 《汉书》的历史功绩 第三节 从《东观汉记》到范晔《后汉书》 第四节 有关秦汉文学研究的其他文献 第三章 秦汉乐府研究文献 第一节 乐府的名称、源流及机构 第二节 乐府的收集、分类及整理 第三节 乐府诗研究论著举要 第四节 乐府诗研究的焦点问题 第四章 秦汉诗歌研究文献 第一节 秦汉诗歌的著录 第二节 五言诗的出现及相关问题 第三节 七言诗的起源 第四节 历代汉诗研究论著举要 第五章 秦汉说部研究文献 第一节 小说的涵意 第二节 《新序》、《说苑》、《烈女传》 第撒节 旧题汉人小说的著录和真伪下编 第一章 有关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的重要选本与总集 第一节 《文选》 第二节 《玉台新咏》 第三节 《古文苑》与《古文苑续编》 第四节 《古诗纪》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第五节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二章 秦汉石刻简帛文献 第一节 秦代石刻与汉碑的价值 第二节 秦汉简帛概述 第三节 汉代画像的意义 第三章 文字、训诂之学与文学史研究 第一节 文字学、训诂学典籍 第二节 《尔雅》与《小尔雅》 第三节 《方言》 第四节 《说文解字》 第五节 《释名》与《通俗文》 第六节 《广雅》参考文献要目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先秦部分写的非常好,汉代部分就让感到很死板。刘自己的学生评价亦如此。曹先生那种触类旁通是能对通鉴非常之熟(有人说能背)后有的功力呀

评分

很方便的一本书,叙述不拖泥带水

评分

因为是合著,所以不免出现体例不一的情况,二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可能是受制于篇幅,很多书的介绍过于简单了,这在汉代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总的来说,仍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上古文学史的参考读物

评分

很方便的一本书,叙述不拖泥带水

评分

先秦部分写的非常好,汉代部分就让感到很死板。刘自己的学生评价亦如此。曹先生那种触类旁通是能对通鉴非常之熟(有人说能背)后有的功力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